个性强烈的屋顶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艺术造型最富特色并构成中国建筑最强烈的个性。屋顶造型的具体式样更是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故宫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多用于宫殿。这种屋顶形式在商代甲骨文、周代铜器、汉代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已有展示。实物则以诸汉阙和唐佛光寺大殿为早。
庑殿顶实例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初见于汉画像石和明器,多用于民间建筑。
悬山顶实例
硬山顶。与悬山顶略同,但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它的出现可能与砖的大量生产有关。明清以来,广泛应用于我国南北民居建筑中。
硬山顶实例
歇山顶。它是硬山、庑殿式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垂脊下端处折向的戗脊(“戗”是斜对墙角的屋架),故又称九脊顶,歇山顶见于汉代明器、北朝石窟壁画中。
歇山顶实例
攒尖顶。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圆形则无)交合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平面有方、圆、三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多用于面积较小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最早见于北魏石窟的石塔雕刻,实物则有北魏嵩岳寺塔、隋神通寺四门塔等。
圆攒尖顶实例
卷棚顶。双坡屋顶形式的一种,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面砌成弧形曲面。有卷棚歇山顶、卷棚悬山顶、卷棚硬山顶等形式。
卷棚顶实例
穹隆顶。屋盖为球形或多边形,通称圆顶。另外,用砖砌的无梁殿、清真寺的天房,其室内顶部呈半圆形,也称穹隆顶。
穹隆顶实例
盝顶。其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八角形屋顶,顶部在平顶四周加上一圈外檐。初见于宋画。
盝顶实例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有单坡顶、平顶、扇面顶、拱顶等多种形式。
多姿多彩的屋顶形式不仅使中国古代建筑倍添风姿神韵,而且也体现了它们的森严等级。第一等级是重檐庑殿顶。所谓重檐,即房顶上下两重出檐,又称双檐,而一重的叫单檐。重檐庑殿顶用于皇宫、庙宇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乾清宫等。第二等级是重檐歇山顶,如天安门、故宫保和殿等。第三等级是单檐庑殿顶,如故宫弘义阁、英华殿等。第四等级是单檐歇山顶,如故宫东西六宫(除景阳宫、咸福宫外)。第五等级是悬山顶,如北京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神厨、神库之中的房舍。第六等级是硬山顶,如故宫保和殿两庑等。第七等级是四角攒尖顶,如故宫中和殿等。第八等级是盝顶,如北京太庙六角井亭、故宫御花园内钦安殿等。第九等级是卷棚顶,如故宫内华轩等。
太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