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的艺术风采

建筑的艺术风采

时间:2024-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建筑经过长期探索并吸收其他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的养分,创造了自己独特而丰满的艺术形象。至于屋顶,其艺术造型最富特色并构成中国建筑最强烈的个性。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主要在于它整体的神韵风采。除此之外,雕塑、书画、室内装饰、家具陈设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建筑物本身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建筑艺术风采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尔维认为:“建筑是,而且必须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正如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所言:“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的艺术。”中国建筑经过长期探索并吸收其他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的养分,创造了自己独特而丰满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座建筑造型上将理性精神与审美情趣、浪漫情调相结合,从而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造型,外观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个部分。台基是建筑物的下部基础,高大的台基不仅可以增强房屋外观的稳定感并使上部建筑华丽壮观,而且也有防潮去湿的作用。屋身是建筑物的主体部分,以柱子、墙壁构成各种形式的室内空间。至于屋顶,其艺术造型最富特色并构成中国建筑最强烈的个性。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家们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意思是说周王宫室造型舒展如鸟翼(革),动态如雉(翚)飞。汉唐时期,描绘建筑屋顶的诗赋就更多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阿房宫赋》中“檐牙高啄……钩心斗角”的名句了。汉代时,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庑殿顶、攒尖顶、硬山顶、悬山顶和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古人充分运用木结构特点,创造了十分柔和好看的反凹曲线屋面和翼角的起翘、出翘。宋代建筑屋顶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一个屋顶上几乎找不到一条直线,这种飞动轻快、如鸟展翼的造型,配以宽厚的屋身和阔大的台基,使建筑物稳固踏实而毫无头重脚轻之感,富有一种情理协调、舒展轻快的韵律美;再加上色彩艳丽并具有光泽的琉璃瓦以及各种精美的动物装饰和图案花纹,更使屋顶艺术造型给人以美的愉悦。

第二,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中国古代建筑特别重视组群布局,如宫殿、坛庙等高级建筑多以各种附属建筑来衬托主体建筑。大型建筑群入口处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就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性附属建筑物。可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更多地致力于群体序列设计和经营而不是单体建筑的造型。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主要在于它整体的神韵风采。

第三,色彩的运用。中国古代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敢于使用色彩也善于使用色彩。宫殿、坛庙、官衙等建筑,多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白石台基,红色的墙、柱、门、窗及黄、绿、蓝各色琉璃屋顶以及屋檐下描有金、青、绿等色的彩画,其色彩艺术效果极其动人。在山明水秀、四季常绿的南方,房屋色彩一方面为建筑等级制度所限,另一方面为了使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色彩是古代建筑等级和个性的表现手段。屋顶的色彩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如黄色琉璃瓦为帝王及其特许的建筑所用;宫殿以下,寺庙、王府按等级用黄绿混合色、绿色、绿灰混合色;民居、私家园林则用红、绿、黑、棕等色。古建筑梁枋、斗拱、椽子等多有彩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除此之外,雕塑、书画室内装饰家具陈设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建筑物本身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