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隧道的几何设计

隧道的几何设计

时间:2023-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隧道的几何设计主要研究车辆行驶与隧道各个几何元素的关系,在设计速度、预计交通量、通风、照明、安全设施等条件下,确保行驶安全、经济、旅客舒适以及隧道美观等。纵坡变更处应根据视距要求设置竖曲线,其半径和竖曲线最小长度应符合工程设计标准的规定。为了提高视线的诱导作用,在隧道中只能选择较大的竖曲线长度。在洞口附近设置平面曲线或竖曲线的变更点时,应以不妨碍观察隧道且有足够的注视时间为最低限度。

2.隧道的几何设计

隧道的几何设计主要研究车辆行驶与隧道各个几何元素的关系,在设计速度、预计交通量、通风、照明、安全设施等条件下,确保行驶安全、经济、旅客舒适以及隧道美观等。因此,隧道几何设计把隧道中心线剖分为隧道平面、纵断面和净空断面来分别研究处理。

隧道平面线形除了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外,还应考虑到隧道运营和养护条件比洞外明线差的特点。隧道平面线形原则上采用直线,避免曲线。当必须设置曲线时,其半径也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平面曲线半径。如果采用小半径曲线,则会产生视距问题,为确保视距,势必要加宽断面,从而增加工程费用。断面加宽,断面不统一,导致施工困难。设置超高时,也会导致断面加宽。一般在隧道内禁止超车,所以只能采用停车视距,根据停车视距可以计算处设置曲线时不加宽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即使曲线隧道不加宽,在测量、衬砌、内装饰、吊顶等工作也很复杂。另外,曲线隧道对通风很不利。从上述方面考虑一般不推荐采用曲线隧道。不过,是否采用曲线,应根据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条件和引道线形等综合考虑。如沿河线的傍山隧道穿越山嘴时,就必须出现如图3.43所示的曲线隧道。再如原设计为直线的隧道,施工中如遇到溶洞,不得不改线绕行时也会出现部分曲线隧道。由隧道和前后引道组成的路段应线形平顺、连续,行车安全舒适,并于环境景观协调一致。

img64

图3.43 曲线隧道示意图

隧道纵断面是隧道中心线展直后在垂直面上的投影。隧道内线路坡度可设置为单面坡或人字坡两种,如图3.44所示。一般单向坡设置在越岭线路的展线及沿河线隧道中,单向坡隧道在运行时通风和排水较好,但施工时存在一些困难;人字坡长出现在越岭隧道中,施工时有利于从两端出渣和排水,但对运营通风不利。

img65

图3.44 单面坡和人字坡

隧道控制坡度的主要因素是通风问题。随着纵坡增大,汽车排出的有害物质也急剧增多,一般把纵坡控制在2%以下较好。采用人字坡从两个洞口开挖隧道时,容易排出施工涌水,但通风条件稍差,为便于控制和排放有害气体,纵坡控制在1%以下为宜。考虑到隧道施工和建成后洞内排水需要,隧道内的纵坡也不应小于0.3%。在高寒地区,为减少冬季排水沟产生冻害,应适当加大纵坡,增加水流动能,从而有利于排水。

隧道纵坡会影响施工作业安全和工程费用。纵坡变更处应根据视距要求设置竖曲线,其半径和竖曲线最小长度应符合工程设计标准的规定。为了提高视线的诱导作用,在隧道中只能选择较大的竖曲线长度。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特长隧道和长隧道,发生事故时,为了应急抢险,疏导车辆,迅速消除交通拥挤,减少损失,应设置紧急停车带。根据国际道路常设委员会隧道委员会的建议,长度超过2km以上的隧道必须设置宽2.5m、长25~40m的紧急停车带,间距为750m。1km以上的特长隧道应设置供大型车辆使用的U形回车场。单车道隧道,为保证运输安全,除了在两端洞外设置错车道外,洞内根据隧道长度也应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的错车道。隧道内排水边沟设计应根据人行道、检修道或余宽等因素考虑。

隧道净空是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建筑界限、通风、照明、防灾设备、监控设备、运行管理设备及其他方面所需要的断面积,如图3.45所示。应根据围岩压力求得断面形状和尺寸的最佳经济值。隧道建筑界限是为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正常运行与安全,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界限,包括车道、路肩、路缘带、人行道等宽度和车道、人行道的净高。在设计中,应充分研究各种车道与公路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任何部件均不得侵入隧道建筑界限之内。

img66

图3.45 隧道净空

为了消除或减少隧道边墙对驾驶员造成恐慌心理,保证一定车速的安全通信,应在行车道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路缘带、余宽或人行道,以满足侧向净空的需要。隧道的净空除了应符合隧道建筑界限规定外,还应考虑洞内排水、通风、照明、防火、监控、营运管理等附属设施所需要的空间,并考虑土压力及施工等影响,使确定的断面形式和尺寸安全、经济、合理。应尽量选择净断面利用率高、结构受力合理的衬砌形式。

受地质条件影响,隧道宽度过大不经济,也增加施工难度,因此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一般设计为上下行分离的两个独立隧道。两个相邻隧道的最小净距根据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施工方法、爆破震动影响等因素确定。从理论上说,两个相邻隧道应分别设置在围岩压力相互影响和施工影响范围之外,或者说其间岩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致于危及相邻隧道的施工和结构的安全,保证车辆安全运行。但是由于影响两个相邻隧道间距的因素较多,且这些因素难以定量确定,因此一般根据经验和工程类比分析方法确定。

隧道洞口连接线的平面和纵断面线形应于隧道线形相配合,应有足够视距和行驶安全。尤其在进口一侧,需要在足够距离外能够识别处隧道洞口。为了使车辆顺利驶入隧道,驾驶员应提前知道前方有隧道。通常当车辆驶进隧道但还有一段距离时,驾驶员为了集中精力观察洞口附近情况,及时察觉障碍物,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就需要有足够的安全视距。把开始注视的点成为注视点,从注视点到安全视距点所需要的时间成为注视时间,从注视点到洞口采用通视线形极为重要。在洞口附近设置平面曲线或竖曲线的变更点时,应以不妨碍观察隧道且有足够的注视时间为最低限度。

为设置竖曲线,保证各级公路停车,确保有一定的会车视距,隧道两端的接线纵坡应有一段距离与隧道纵坡保持一致。如果洞口前为陡坡,车速会降低,进入隧道后车辆加速行驶,必然增加排气量,所需要的通风设备也相应增加。另外,设计接线时还应考虑洞口附近的桥梁和路堤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