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净化空调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控制项目及验收方法
1.主控项目
(1)“通风机安装”与通风机安装分项工程“主控项目”(1)同。
(2)“通风机安全措施”与通风机安装分项工程“主控项目”(2)同。
(3)“空调机组的安装”与通风机安装分项工程“主控项目”(3)同。
(4)净化空调设备的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净化空调设备与洁净室围护结构相连的接缝必须密封。
②风机过滤器单元(FFU与FM U空气净化装置)应在清洁的现场进行外观检查,目测不得有变形、锈蚀、漆膜脱落、拼接板破损等现象;在系统试运转时,必须在进风口处加装临时中效过滤器作为保护。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按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
(5)高效过滤器应在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清扫和系统连续试车12 h以上后,在现场拆开包装并进行安装。安装前需进行外观检查和仪器检漏。目测不得有变形、脱落、断裂等破损现象;仪器抽检检漏应符合产品质量文件规定要求。
合格后立即安装,其方向必须正确,安装后的高效过滤器四周及接口,应严密不漏;在调试前应进行扫描检漏。
检验数量:高效过滤器的仪器抽检检漏按批抽5%,不得少于1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按“洁净室测试方法”扫描检测或查看检测记录。
(6)“静电空气过滤器安装”与通风与除尘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主控项目”(5)同。
(7)“电加热器的安装”与通风与除尘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主控项目”(6)同。
(8)“干蒸汽加湿器的安装”与空调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主控项目”(6)同。
2.一般项目
(1)“通风机的安装”与通风机安装分项工程“一般项目”(1)、(2)、(3)同。
(2)“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的安装”与空调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一般项目”(2)同。
(3)洁净室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带有通风机的气闸室、吹淋室与地面间应有隔振垫。
②机械式余压阀的阀体、阀板的转轴均应水平,允许偏差为2‰。余压阀的安装位置应在室内气流的下风侧,并不应在工作面高度范围内。
③传递窗的安装应牢固、垂直,与墙体的连接处应密封。
检验数量:按总数抽查20%,不得少于1件。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4)装配式洁净室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洁净室的顶板和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应为不燃材料。
②洁净室的地面应干燥、平整,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
③壁板的构配件和辅助材料的开箱,应在清洁的室内进行,安装前应严格检查其规格和质量。壁板应垂直安装,底部宜采用圆弧或钝角交接;安装后的壁板之间、壁板与顶板间的拼缝,应平整严密,墙板的垂直允许偏差为2‰,顶板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及每个单间的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均为2‰。
④洁净室吊顶在受荷载后应保持平直,压条全部紧贴。洁净室壁板若为上、下槽形板时,其接头应平整、严密;组装完毕的洁净室所有拼接缝,包括与建筑的接缝,均应采取密封措施,做到不脱落,密封良好。
检验数量:按总数抽查20%,不得少于5处。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及检查施工记录。
(5)洁净室层流罩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设独立的吊杆,并有防晃动的固定措施。
②层流罩安装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1‰,高度的允许偏差为±1 mm。
③层流罩安装在吊顶上,其四周与顶板之间应设有密封及隔振措施。
检验数量:按总数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件。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及检查施工记录。
(6)风机过滤器单元(FFU、FM U)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风机过滤器单元的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应检漏,仪器抽检检漏应符合产品质量文件的规定,合格后进行安装,方向必须正确;安装后的FFU或FM U机组应便于检修。
②安装后的FFU风机过滤器单元,应保持整体平整,与吊顶衔接良好。风机箱与过滤器之间的连接、过滤器单元与吊顶框架间连接应有可靠的密封措施。
检验数量:按总数抽查20%,且不得少于2个。
检验方法:尺量、观察检查及检查施工记录。
(7)“粗、中效空气过滤器的安装”与通风与除尘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一般项目”(6)同。
(8)高效过滤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高效过滤器采用机械密封时,须采用密封垫料,其厚度为6~8 mm,并定位贴在过滤器边框上,安装后垫料的压缩应均匀,压缩率为25%~50%。
②采用液槽密封时,槽架安装应水平,不得有渗漏现象,槽内无污物和水分,槽内密封液高度宜为2/3槽深。密封液的熔点宜高于50℃。
检查数量:按总数抽查20%,且不得少于5个。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9)“消声器安装”与通风与除尘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一般项目”(5)同。
(10)“蒸汽加湿器安装”与通风与除尘系统设备安装分项工程“一般项目”(7)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