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固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

固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固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如图1.7所示,其中软交换、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AAA服务器、媒体服务器、信令网关、中继网关、网络边界点、接入边界点属于网络侧设备,当接入网关可信任时可以放置在网络侧。软交换网络中的这些终端也可以通过Internet由NBP接入到软交换。ABP作为软交换代理,屏蔽软交换网络,终端设备和软交换网络之间控制信息的交互须经由ABP进行转接。

1.5.4 固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

固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如图1.7所示,其中软交换、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AAA服务器、媒体服务器、信令网关、中继网关、网络边界点、接入边界点属于网络侧设备,当接入网关可信任时可以放置在网络侧。Web服务器一般放置在Internet中并通过NBP接入软交换网络。软交换网络通过信令网关和智能网进行互通,通过信令网关和中继网关与No.7信令网和PSTN网络进行互通,通过NBP与Internet和其他运营商基于IP的网络进行互通,如其他运营商的软交换网络。软交换网络中的终端(包括IAD、SIP终端、H.323终端和软终端(软终端指采用SIP运行在PC上的终端))以及不可信任的接入网关,可以通过第二层接入网络由ABP接入到软交换;另外,可以将放置在企业或集团内部的大端口IAD或接入网关采用Internet隧道方式通过ABP接入到软交换。软交换网络中的这些终端也可以通过Internet由NBP接入到软交换。

img8

图1.7 固定软交换网络的结构

1.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是在软交换网络中向用户提供各类增值业务的设备,负责增值业务逻辑的执行、业务数据和用户数据的访问、业务的计费和管理等。应用服务器应能够通过SIP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请求,通过SIP/H.248(可选)/MGCP(可选)协议控制媒体服务器设备提供各种媒体资源。

2.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是软交换网络中提供专用媒体资源功能的设备,为各种业务提供媒体资源和资源处理,包括DTMF信号的采集与译码、信号音的产生与传送、录音通知的发送、不同编译码算法间的转换等各种资源功能。

3.应用网关

应用网关向应用服务器提供开放的、标准的接口,以方便第三方业务的引入,并应提供统一的业务执行平台。软交换可以通过应用网关访问应用服务器。

4.AAA服务器

AAA服务器对软交换用户进行鉴权和认证,同时提供计费功能。

5.Web服务器

用户可通过Web服务器提供的浏览页面对业务进行定制。

6.软交换设备

软交换设备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控制设备,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

7.信令网关

信令网关(SG)跨接在No.7信令网与IP网之间的功能实体,负责对No.7信令消息进行转接、翻译或终结处理。根据应用与服务情况,信令网关可独立设置也可与中继网关合设。

8.中继网关

中继网关(TG)跨接在PSTN网络和软交换网络之间,负责TDM中继电路和分组网络媒体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此外中继网关也可以接入基群接口(PRI)。

9.接入网关

接入网关(AG)能够实现用户侧话音、传真信号到分组网络媒体信息的转换。接入网关在用户侧提供的接口有模拟电话POTS接口、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基本接口(BRI)和基群接口(PRI)、接入网V5接口、xDSL接口、局域网(LAN)接口和专线接入。

10.接入边界点

接入边界点(ABP)可以看作是软交换网络的边缘汇聚设备,用于接入软交换网络中的不可信任设备,对通过不可信任设备接入到软交换网络中的用户进行接入和业务控制,并具有安全防护、媒体管理、地址转换、私网穿越等功能。配合软交换核心设备实现用户管理、业务管理,配合承载网实现QoS管理。

ABP的主要功能如下:

(1)ABP作为软交换代理,屏蔽软交换网络,终端设备和软交换网络之间控制信息的交互须经由ABP进行转接。

(2)ABP保存终端设备的呼叫状态,分析入局的信令是否为合法的信令,如合法,则记录呼叫状态、业务类别等,并根据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List,ACL)传送信令到指定的服务器(例如软交换);否则丢弃信令。

(3)地址转换和私网穿越功能。终端设备的所有媒体信息都经由ABP再经软交换网络进行传送,这需要在媒体连接建立阶段,分析终端设备和软交换之间的媒体连接建立信息,将与ABP所负责控制的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改为ABP地址以及ABP为此次媒体交互所分配的端口信息。这需要ABP能够同时支持对H.248、MGCP、SIP和H.323的协议分析。

(4)ABP应能够对媒体流进行转接控制、统计、分析、过滤、带宽控制等。

(5)业务质量保证功能。对业务流进行TOS/COS的标记或重标记,使网络能够根据标记的优先级进行QoS处理。

(6)接入控制功能。具有访问控制列表(ACL),当ACL控制用户发起呼叫时,信令流只能访问软交换(或规定的服务器)。

(7)网络隔离功能。屏蔽软交换网络核心设备,保护重要的网络设备,具备过滤型防火墙的功能,包括应用层(例如MGCP、H.323、SIP等)的防火墙功能。

11.网络边界点

网络边界点(NBP)跨接在软交换网络和Internet之间以及软交换网络和其他运营商基于IP的网络之间,可以看作是软交换网络与其他基于IP的网络之间的互通网关。NBP进行网络隔离,提供用户的代理功能、用户业务的接入控制功能,并具有安全防护、媒体管理、地址转换、媒体交换(类似私网穿越功能)等功能,使软交换网络成为可管理可控制的安全网络。NBP可以用作软交换网络的代理,由Internet接入到软交换网络的用户需通过NBP再接入到软交换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