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混合机装置状态维护与检修技术

混合机装置状态维护与检修技术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混合机主体形状是圆筒形,卧式安装,混合机主要组成部分有:筒体、搅拌装置、铲料刮刀、传动装置。装配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手动盘车应无明显卡阻、应手感合适;随机试车轴承的温度不大于70℃,并无异常声响和异常振动现象。泵轮与涡轮对称布置,轮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叶片。所配置的易熔塞等安全保护装置,能确保耦合器在超载时不发生事故。将螺套旋入耦合器拆卸螺孔内,但不要旋入过长。液力耦合器检修的装配。

3.2 混合机装置状态维护与检修技术

3.2.1 混合机装置主要结构及功能

混合机主体形状是圆筒形,卧式安装,混合机主要组成部分有:筒体、搅拌装置、铲料刮刀、传动装置。混合机外部结构如图3-1所示,主要由原动机13、液力耦合器7、齿轮减速机12、挠性联轴器11、输入轴支承端10、卸料槽6、检修门4和9、筒体8、入料口3、输出轴止推端1、料槽阀兰2、筒体加强筋5等组成。筒体内部安装有耐磨橡胶衬板、转子(由转轴系统和搅拌耙齿组成)。

img57

图3-1 卧式强力混合机结构

1-转子轴止推端;2-料槽法兰;3-入料口;4、9-检修门;5-筒体加强筋;6-卸料槽;7-液力耦合器;8-筒体;10-转子轴支承端;11-挠性联轴器;12-齿轮减速机;13-原动机

混合机有一根传动轴,轴上装置有多个搅拌刮刀,当混合料进入混合机内,搅拌刮刀搅动来料,将来料充分搅拌,实现各组份的混合,达到工艺对原料的要求。

3.2.2 混合机状态维护内容及周期

混合机状态维护内容及周期见表3-1。

表3-1 混合机状态维护内容及周期

img58

3.2.3 混合机常见故障及处理对策

混合机常见故障及处理对策见表3-2。

表3-2 混合机常见故障与处理对策

img59

3.2.4 混合机定(年)修的主要施工内容

混合机定(年)修的主要施工内容有:

(1)检查和修理筒体支撑座架变形、固定地脚螺栓松动检查紧固。

(2)检查筒体内部橡胶衬板磨损,并修整。

(3)检查筒体输入、输出端轴承,补油。

(4)检查筒体内部转轴上的搅拌耙齿磨损,并补焊。

(5)筒体内部及转轴上的积料清理。

(6)检查和修理进出料漏斗及衬板的易磨损部分。

(7)筒体内部耙齿连接螺栓紧固。

(8)检查紧固橡胶衬板螺栓松动。

(9)检查和更换联轴器的弹性缓冲器

(10)筒体内部转轴上的搅拌耙齿更换。

(11)筒体输入、输出端轴承清洗,轴向、径向间隙检查调整。

(12)检查和校正联轴器同轴度。

(13)进出料漏斗磨损更换或更换衬板。

(14)筒体输入、输出端轴承更换。

(15)筒体内部橡胶衬板更换。

(16)结构件修补或重新制作。

(17)筒体内部转轴轴颈跳动量检查和校直。

(18)减速机解体清洗检修。

(19)检查和调整筒体的水平位置。

(20)液力耦合器检修。

3.2.5 混合机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参数

混合机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参数见表3-3。

表3-3 混合机主要零部件的检修

img60

3.2.6 混合机的主要检修方法

3.2.6.1 转子轴承更换

转子轴承安装如图3-2所示,更换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如下:

1)准备好必要的工机具和量具

2)圆锥孔轴承的拆卸

(1)卸下支撑座与筒体的连接螺栓(图3-2中未示出)。

(2)拆除轴承的端盖,拆卸紧锁圆螺母,同时卸掉带锥度的轴套。

(3)用顶头螺栓将轴承支撑座顶下,然后拆除轴承。

3)圆锥孔轴承的装配

(1)把带锥度的轴套装在轴颈配合面上。注意:一定要将轴套装到轴肩处,同时注意轴套直径大端应装在里面。

(2)装上支撑座、并用螺栓固定在筒体端面上,将轴承装在轴套之上。注意:圆锥孔轴承孔径大端也同样装在里面和轴套形成配合。

(3)装上锁片及锁紧螺母。

(4)逐步拧紧紧锁螺母、使轴承内圈与轴套、外圈与支撑座形成一定的过盈量。

(5)用塞尺测量轴承的径向间隙值0.08~0.10mm之间。如果轴承间隙小于规定值就应把锁紧螺母往外松回一点;如果轴承间隙大于规定值就应把锁紧螺母往里调整。

(6)装端盖。

(7)装配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手动盘车应无明显卡阻、应手感合适;随机试车轴承的温度不大于70℃,并无异常声响和异常振动现象。

img61

图3-2 圆锥孔轴承的装配与拆卸

1-端盖;2-锁紧圆螺母;3-锁片;4-支撑座;5-轴承;6-锥度轴套;7-顶头螺丝;8-筒体端板;9-转轴

3.2.6.2 转子搅拌耙齿更换

搅拌耙齿安装在筒体内部(见图3-3),由于长时间正常的生产,搅拌耙齿磨损严重,必须及时进行更换。

img62

图3-3 搅拌耙齿安装

1-检修人孔门;2-筒体端板;3-耐磨橡胶衬板;4-搅拌耙齿;5-转轴;6-螺栓

1)耙齿更换的施工顺序

耙齿更换的施工顺序如图3-4所示。

img63

图3-4 转子搅拌耙齿更换施工顺序

img64

图3-5 搅拌耙齿拆卸后

1-转轴;2-搅拌耙齿安装位置

2)主要施工方法

(1)将新的搅拌耙齿准备到位,并对所更换的搅拌耙齿的配合面及外型、尺寸、方向进行仔细确认。

(2)拆下人孔门螺栓,进入筒体内用铁锹清除轴与耙齿上的积料,配合到位,清理干净。

(3)拆掉搅拌耙齿上的螺栓,然后用葫芦、钢丝绳把搅拌耙齿拆除(由于混合机顶部有活动盖板,检修时可在筒体外制作安装龙门支架,将葫芦、钢丝绳栓挂在龙门支架上),拆除后的外形见图3-5。

(4)将连接配合面的毛刺清除干净,再用丝攻将每个螺纹孔重新理顺丝牙,要保证丝攻嵌入后顺畅无阻滞。

(5)回装耙齿。回装耙齿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确认耙齿的方向,在装配时耙齿要紧贴连接件的配合面及两侧面;装配后不得有间隙存在,同时用0.02mm的塞尺检测任何一面不得塞入。②螺栓应紧固,不得有间隙和松动,止动片应贴实,固定牢固可靠,装配后如果U型槽两侧存在间隙,可用铁皮或铜皮垫实,保证装配后的搅拌耙齿不松动。

(6)耙齿装配完成后,作最后的全面检查,各螺栓、止动片是否牢固可靠、清理、清除所有工具及杂物,确认后方可退出,关上人孔门。

(7)清扫现场后试车。试车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试车时间应大于1h;②轴承温升应不大于允许值;③筒体及刮刀不得有振动、异响和杂音,运行平稳。

3.2.6.3 液力耦合器的检修

1)液力耦合器的功能及作用

液力耦合器的实质是离心式水泵与涡轮机的组合,主要由输入轴、输出轴、泵轮、涡轮、外壳、辅助腔等组成(见图3-6)。输入轴一端与动力机相连。另一端与泵轮相连;输出轴一端与涡轮相连,另一端与工作机相连。泵轮与涡轮对称布置,轮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叶片。外壳与泵轮固连成一个密封腔,腔内充填工作液体以传递动力。所配置的易熔塞等安全保护装置,能确保耦合器在超载时不发生事故。

img65

图3-6 耦合器结构

1-易熔塞;2-泵轮;3-外壳;4-油辅腔;5-注油塞;6-蜗轮;7-轴承;8-连接盘;9-弹性块;10-半联轴节;11-耦合器空心轴

当动力机通过输入轴带动耦合器泵轮旋转时,充填在耦合器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受离心力和工作轮叶片的双重作用,从半径较小的泵轮入口被加速加压抛向半径较大的泵轮出口,同时,液体的动量矩获得增量,即泵轮将动力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化成液体动能。当具有液体动能的工作液体由泵轮出口冲向对面的涡轮时,液流便冲击涡轮叶片使之与涡轮同方向转动,也就是说液体动能又转化成了机械能,驱动涡轮旋转并带动工作机做功。释放完液体动能的工作液体由涡轮入口流向涡轮出口并再次进入泵轮入口,开始下次循环流动。就这样,工作液体在泵轮与涡轮间周而复始地做螺旋环流运动,于是输出与输入在没有任何机械连接的情况下,仅靠液体动能便柔性地连接在一起了。

2)液力耦合器的维护内容及周期

液力耦合器的维护内容及周期见表3-4。

表3-4 液力耦合器维护

img66

3)液力耦合器常见故障与处理对策措施

液力耦合器常见故障与处理对策见表3-5。

表3-5 液力耦合器常见故障与处理对策

img67

(续表)

img68

4)液力耦合器运转不稳产生振动与噪声的故障与处理

液力耦合器运转不稳产生振动与噪声的故障与处理见表3-6。

表3-6 运转不稳产生振动与噪声的故障与处理

img69

5)液力耦合器的主要检修方法

(1)液力耦合器的拆卸。液力耦合器的拆卸工具有两种,图3-7(a)是直接用螺杆拆卸,图3-7(b)是用螺套螺杆增力式拆卸工具拆卸。

img70

图3-7 液力耦合器使用专用工具拆卸

(a)直接用螺杆拆卸;(b)用螺套螺杆增力式拆卸工具拆卸1-轴用卡簧;2-螺套;3-拆卸螺杆;4-减速机轴;5-耦合器空心轴

拆卸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螺套装入液力耦合器的液力耦合器主轴拆卸孔内,用轴用卡簧卡住螺套。将螺套旋入耦合器拆卸螺孔内,但不要旋入过长。

②将螺杆旋入螺套内,直到减速机轴头上。

③用扳手卡住螺杆不动。注意:要卡住螺杆,不能旋动螺杆,如果旋动螺杆等于用单螺杆拆卸,发挥不了增力作用,而且有可能将螺杆头顶坏。

④用扳手旋动螺套,将主轴渐渐顶出。

(2)液力耦合器检修的装配(见图3-8)。液力耦合器本体由铝合金制造,由于铝合金强度较低,所以用锤敲击耦合器壳体后会使之变形、开裂、漏油,因此,耦合器在安装时严禁用锤直接敲击壳体,或用压板压在壳体上施力,装配时常用拉紧螺栓式工具安装法、在主轴后端加垫板锤击安装法、热油加热安装法、火焰加热安装法等方法。

img71

图3-8 耦合器与减速机的安装

1-螺母;2-螺杆;3-空心轴;4-减速机轴

①拉紧螺栓式工具安装法(见图3-11),步骤是:(a)在电动机轴或减速器轴上钻铰一个螺孔;(b)将耦合器吊至与电动机轴或减速器轴等高;(c)在耦合器主轴后端的孔内安装法兰;(d)旋转安装工具将耦合器拉到电动机轴上;(e)用拉紧螺栓将耦合器与电动机轴或减速器轴紧固并连接到装配位置。

②在主轴后端加垫板锤击安装法,步骤是:(a)在耦合器主轴后端垫上安装法兰(必须垫法兰,不能直接用锤敲击耦合器主轴,防止将主轴密封面或拆卸螺栓孔破坏);(b)垫铜棒用锤通过法兰击打耦合器主轴,慢慢地将耦合器装到电动机轴或减速器轴上。

③热油加热安装法,步骤是:(a)隔火加热液力耦合器工作油,温度控制在140~150℃。注意油温不可太低,因为油加进耦合器腔体后会降温。油温也不能过高,油温过高会着火;(b)将加热的油注入耦合器内,为了加大热膨胀效果,可以多注些油,待试运转时再调整;(c)用内孔千分表测量主轴内孔,当内孔扩大0.03~0.05mm后方可进行安装。

④火焰加热安装法,步骤是:(a)使用喷灯或瓦斯火焰烘烤耦合器主轴内孔。注意:必须加热均匀,主轴温度不要超过100℃。因为温度过高会使油封老化甚至烧焦,使主轴产生变形;(b)用内径千分表测量主轴内孔,当内孔扩大0.03~0.05mm后方可进行安装;(c)为防止油封加热受损,可以先将耦合器通过注油孔充液和在油封部位用湿布蒙盖;(d)动作要快,防止装到半途轴孔缩了装不进去,推荐立式安装,因为立式安装比较容易对中。

6)液力耦合器加油

(1)加油。液力耦合器中所加的工作液体应清洁,须经过滤,无杂质。第一次加油时,应根据液力耦合器传递的功率、转速所规定的量用计量器具定量加油,并在相关位置做好相对应的标记,作为以后加油或检查油量的标准。也可以旋下易熔塞和注油塞,确保加油孔处于45°位置,方便观察油位,确保油量符合规定要求,而易熔塞处于顶部位置。

(2)加油量。液力耦合器的加油量多少与传递扭矩的大小成正比,同一个液力耦合器匹配不同功率/转速,就是靠调整充液量多少来完成的。耦合器的充液量应在工作腔容积的40%~80%。

(3)油温。液力耦合器正常运行时的油温应在60~80℃之间,瞬间油温一般不超过90℃,油温过低时,耦合器的效力及性能会变差。油温过高时,对油封、轴承等的寿命都有影响。所以,油温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耦合器有不利影响。

7)液力耦合器检修的注意事项

液力耦合器检修的注意事项如表3-7所示。

表3-7 液力耦合器检修的注意事项

img72

8)液力耦合器检修的质量要求

(1)拆卸下的耦合器各零部件必须完好,不得有损坏。

(2)装配后的耦合器各密封部位不得有渗漏、密封良好。

(3)更换轴承后的耦合器手动应无阻滞现象。

(4)耦合器联轴器的同心度要求范围在轴向≤0.08mm,径向≤0.06mm。

3.2.6.4 减速机的检修

1)减速机的主要结构

混合机减速机是属二级减速机(见图3-9),主要结构由铸铁材质整体式箱体1、输入高速轴圆锥滚子轴承2、高速轴密封端盖3、中间齿轮轴圆柱滚子轴承4、输出齿轮轴密封端盖5、输出齿轮轴圆锥滚子轴承6、输出轴齿轮7、输出轴8、输出端盖9、输入、输出径向密封10、中间齿轮11、冷却风扇12、输入轴13、高速齿14等组成。

img73

图3-9 减速机结构

1-箱体;2-输入轴圆锥滚子轴承;3-高速轴密封端盖;4-齿轮轴圆柱滚子轴承;5-输出齿轮轴密封端盖;6-输出齿轮轴圆锥滚子轴承;7-输出轴齿轮;8-输出轴;9-输出端盖;10-输出径向密封;11-中间齿轮;12-冷却风扇;13-输入轴;14-高速齿

2)减速机常见故障与处理对策

减速机常见故障与处理对策见表3-8所示。

表3-8 减速机故障与处理对策

img74

(续表)

img75

3)减速机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参数

减速机主要零部件的检修参数见表3-9。

表3-9 减速机的检修参数

img76

4)减速机的检修注意事项

减速机的检修注意事项如表3-10所示。

表3-10 减速机的注意事项

img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