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变压器事故统计分析

变压器事故统计分析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绝缘及引线等部位损坏事故6台次,容量523.0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11.3%,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12.4%。由表11-4可见,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共发生110kV级以上电压等级进口变压器损坏事故3台次,容量337.0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容量的5.7%和8.0%。由此可见变压器的运行寿命仍令人担忧。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个网省电力公司报送的数据,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损坏事故按其网省电力公司分布情况见表11-7。

11.2 变压器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在各网省电力公司报送变压器类设备专业总结材料的基础上,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类设备的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总体的质量评估,并对其设备事故及其故障和缺陷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了故障产生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质量信息反馈和制定设备技术标准、运行管理规范、检修规范、技术监督规定以及反事故措施的重要依据。

由于变压器、断路器等高压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因此,本书采用了2000~2009年的部分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变压器常见故障的一般规律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主要以2004年、2008年和2009年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部分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1)损坏事故率[27]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网省电力公司报表统计,2004年度共发生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损坏事故53台次、事故容量为4 221.5MVA。

以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的在运总台数(13 187台)和总容量(907 108.3MVA)为基数,计算变压器的年台次事故率和年容量事故率:

年台次事故率=(年损坏事故台次/在运总台数)×100%

      =(53/13187)×100%=0.40%

年容量事故率=(年损坏事故容量/在运总容量)×100%

      =(4221.5/907108.3)×100%=0.47%

与2003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变压器损坏事故(32台次,1 651.0MVA)相比,2004年比2003年变压器年台次事故率提高0.14%,年容量事故率提高0.26%。2004年损坏事故台次和容量明显增加。各电压等级变压器的损坏事故率详见表11-1。

2)损坏事故变压器按电压等级分布

表11-1列出了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损坏事故率。

表11-1 按电压等级统计的变压器损坏事故率

img194

由表11-1可见,在2004年度,主要是110kV、220kV和500kV级变压器发生损坏事故,特别是110kV级变压器损坏得较多,约占本年度损坏事故的58.5%。330kV级变压器无损坏事故。

同2003年度相比,2004年度除330kV级变压器外,其他各电压等级变压器的年台次事故率均有所增加,其中110kV级变压器增加了0.04%、220kV级变压器增加了0.46%,500 kV级变压器增加了0.16%。

从表11-2和图11-4还可以看出,2000~2004年各电压等级变压器年次事故率呈现的趋势,其中330kV和500kV级变压器年台次事故率在后几年有明显的下降。

表11-2 按电压等级统计5年的变压器年台次事故率

img195

img196

图11-4 各电压等级变压器年台次事故率

3)损坏事故变压器损坏部位

损坏事故变压器损坏部位的分类见表11-3。

表11-3 损坏事故变压器损坏部位分类

img197

(续表)

img198

由表11-3可以看出,变压器线圈、主绝缘及引线等是变压器损坏事故的主要损坏部位。2004年度共发生线圈绝缘损坏事故37台次,容量3 145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69.8%,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74.5%。主绝缘及引线等部位损坏事故6台次,容量523.0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11.3%,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12.4%。

在37台次线圈绝缘损坏事故中,有21台次(占线圈绝缘总损坏事故台次的56.8%)是由于变压器出口或近区短路引起,9台次(占线圈绝缘总损坏事故台次的24.3%)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及材质控制不严引起,3台次(占线圈绝缘总损坏事故台次的8.1%)是由于雷击引起,其余4台次(占线圈绝缘总损坏事故台次的10.8%)是因内过电压、变压器绝缘老化以及误操作或安装不当等引起线圈损坏事故。

各个电压等级的纵绝缘和主绝缘损坏事故台次平均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81.1%。

除此,分接开关损坏事故共3台次,容量131.5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5.7%,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3.1%;套管损坏事故5台次,容量240.0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容量的9.4%和5.7%;其他原因损坏事故共2台次,容量181.5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容量的3.8%和4.3%。图11-5显示出了损坏事故变压器各类损坏部位的台次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百分数。

img199

图11-5 变压器损坏部位分类

4)损坏事故变压器其所属制造厂

损坏事故变压器按制造厂分类见表11-4,共涉及21个厂家,其中国内厂家18家,台资厂家1家及国外厂家2家。

(1)进口变压器损坏事故。

由表11-4可见,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共发生110kV级以上电压等级进口变压器损坏事故3台次,容量337.0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容量的5.7%和8.0%。

3台次进口变压器损坏事故,2台次是日本三菱公司产品(一台次是110kV变压器,一台次是220kV变压器),主要是因制造工艺质量不良造成线圈饼间或匝间击穿损坏。另一台次是法国日蒙施耐德变压器公司生产的500kV,167.0MVA单相自耦变压器,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和制造工艺不良,致使高压引线出线的第一饼线圈在距高压引线800mm处的第4层L形绝缘成型件内(由外往里数)存在明显的爬电痕迹,并有类似米粒大小的孔洞,退出运行。对此,运行部门应引起注意。

表11-4 损坏事故变压器所属制造厂(按损坏事故变压器台数排序)

img200

注:沈阳变压器厂现改为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保定变压器厂现改为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变压器厂现改为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衡阳变压器厂现改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

(2)国产变压器损坏事故。

由表11-4还可见,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共发生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国产变压器的损坏事故50台次,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94.3%;容量3 884.5MVA,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92.0%,其中110kV级变压器损坏事故30台次,220kV级变压器损坏事故20台次。

在这50台次损坏事故变压器中,43台次(占86.0%)为国内厂家产品,7台次(占14.0%)为合资厂家产品。

5)损坏事故变压器运行年限

在53台次损坏事故变压器中,1995年以前生产的变压器有23台次,占53台次损坏事故变压器的43.4%;1995年及以后生产的变压器有30台次,占53台次损坏事故变压器的56.6%。

53台次损坏事故变压器运行时间的分布见表11-5和图11-6。

表11-5 损坏事故变压器运行年限表

img201

注:运行年限按事故发生年份减去设备投运年份统计,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运时间。

img202

图11-6 损坏事故变压器运行年限

由表11-5和图11-6可以看出,在2004年度内,投入运行不到1年变压器即发生损坏事故(包括3台次合资厂家产品)和已投运16年及以上变压器的损坏事故比率相对较低,而运行年限1~15年以内的变压器损坏事故比率相对较高,特别是运行年限6~10年以内的变压器损坏事故比率最高,基本上与2003年度一样。由此可见变压器的运行寿命仍令人担忧。

表11-6和图11-7统计了2000~2004年新变压器损坏台次及其所占当年总事故台次的比率,从中不难看出2001年最高,但随后3年由下降逐渐上升的趋势。看来,变压器制造和安装质量仍要常抓不懈。

表11-6 统计变压器损坏事故台次及其事故率比较

img203

img204

图11-7 统计5年新变压器损坏事故率

6)损坏事故变压器按地区分布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个网省电力公司报送的数据,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损坏事故按其网省电力公司分布情况见表11-7。

由表11-7可见,个别省电力公司的年台次事故率和年容量事故率较其他网省电力公司高,应加强变压器类设备管理

表11-7 变压器损坏事故按地区分布一览表(按年台次事故率排列)

img205

(续表)

img206

注:表中“总计”一栏的在运台数和在运容量分别为发生变压器损坏事故网省电力公司变压器在运台数和在运容量总和。

7)变压器损坏事故原因分析

按变压器损坏事故原因分类见表11-8和图11-8。

由表11-8和图11-8可以看出,因制造方面问题所引起的变压器损坏事故台次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77.3%,事故容量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77.8%;而运行维护中的问题造成变压器损坏事故台次约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22.7%,事故容量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22.2%。以下作一具体的分析。

img207

图11-8 变压器损坏事故原因分类

表11-8 变压器损坏事故原因分类情况表

img208

(1)抗短路强度不够。

变压器绕组抗短路强度不够是造成2004年度变压器损坏事故的第一大原因,而出口或近区短路是诱发变压器短路损坏事故的首要原因。2004年度共发生这类损坏事故21台次,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39.6%;容量1 901.0MVA,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45.0%。其中1995年以前出厂的有11台次(其中110kV级变压器3台次、220kV级变压器8台次),占短路损坏总事故台次的52.4%;容量1 209.0MVA(其中3台次110kV级变压器容量为99.0MVA,8台次220kV级变压器容量为1 110.0MVA),占短路损坏总事故容量的63.6%。

由此不难看出,1995年以前出厂的在运变压器,特别是220kV级变压器,其抗短路能力不足仍是短路损坏事故最突出的问题。

表11-9列出了2000~2004年因短路损坏的变压器事故数据。

表11-9 2000~2004年度变压器短路损坏事故台次统计

img209

*本年度的变压器损坏事故总台次和短路事故台次均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变压器,其他年度为原电力公司系统的变压器。

由表11-9可见,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变压器的短路损坏事故台次比前两年明显增加,并且以220kV级变压器为主,共计12台次,容量590.0MVA。其次是110kV级变压器短路损坏事故为9台次,容量11.0MVA。

这21台次短路损坏的变压器中,11台次(包括2台次薄绝缘变压器)是变压器本身抗短路能力差,一旦遇到10kV或35kV侧线路单相接地、三相短路、用户设备故障时,容易形成出口或近区短路,造成变压器损坏。例如新疆哈密电力公司西郊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7-16000/110,湖北变压器厂1993年10月产品,1995年5月投入运行,2004年8月25日6时14分,因在距西郊变电站1km处35kV碱二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致使主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跳闸。返厂解体检查发现:①三相层压板被折断,压轭下的层压板已破碎;②35kV侧B、C相匝间均有不同程度放电击穿现象,且伴有熔铜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变压器自身抗短路能力差造成的。又如内蒙电网唐公塔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31500/110,系北京变压器厂2001年11月产品。2004年由于35kV高载能用户设备故障造成主变压器遭受近区短路冲击重瓦斯动作跳闸。经检查发现绕组严重变形损坏,返厂处理。其原因是变压器存在先天性的抗短路能力不足以及对高载能用户的用电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再如青海海东局110kV川口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8-40000/110,系常州变压器厂1996年8月产品,1997年4月投入运行。2004年8月19日10时37分,因民和地区下大雨,该变电站35kV川钡线线路末端杆A,C相瓷瓶闪络(距变电站1.1km),59号开关速断保护动作跳闸,同时主变压器差动和重瓦斯保护动作,主变压器三侧开关动作跳闸。解体检查发现35kV线圈A,B相严重变形,B相有严重的短路烧损痕迹,C相轻微变形。追其原因该变压器35kV调压段和中压线圈绕在同一绕组上,遇到短路,线圈各饼受力相差很大,变压器中压线圈易变形。再加上线圈绕制比较松,削弱了变压器整体的抗短路能力,致使变压器35kV线圈匝间、饼间绝缘受到破坏而短路变形。

还有4台次短路损坏是由于长时间短路而造成变压器损坏的。例如青海黄化局110kV保安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8-31500/110),系铜川整流变压器厂1995年9月产品,1996年7月投入运行。2004年2月12日18时48分,由于保安变电站10kV侧电容器组故障引发母线短路,造成主变电器喷油。由于保护直流电源失电,致使主变压器低压侧长时间短路冲击而损坏。又如内蒙临河110kV西郊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Z7-16000/110,济南变压器厂产品,1986年2月投运。2004年6月15日,因变电站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造成主变压器长期通过短路电流而烧毁,变电站停电。分析其原因是蓄电池疏于维护、损坏,故障时保护装置无操作电源的结果。再如浙江220kV合兴变电站1号主变电器(型号为OSF-PSZ9-150000/220),系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产品,2001年12月投入运行。2004年12月11日8时20分,在系统无任何操作下,主变压器35kV开关故障,主变压器保护动作跳开三侧开关。返厂解体检查发现三相低压线圈存在不同程度变形,其中,B相最为严重,高、中压绕组无明显异常。从220kV故障录播图上看,主变压器主要是长时间承受短路(100s左右)的结果。

再有6台次短路损坏是受近区或出口短路故障电流冲击造成的。例如山西运城供电分公司龙门220kV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PSZ8-150000/220,系太原变压器厂1995年1月产品,1995年7月投入运行。2004年5月27日16时57分,因该站35kV小梁出线317开关柜内出线电缆头B相接地故障,造成线路两相电压升高,引起B相对A相电缆起弧形成AB相短路,317开关保护动作将317故障电流切除;随后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经检查发现不仅317开关柜内出现电缆头爆炸,而且主变压器低压三相绕组损坏。其原因是由于近区短路所致。又如江西赣西供电公司白沙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PS7-150000/220),沈阳变压器厂1988年11月产品,1990年9月投入运行。2004年12月28日7时56分,在正常运行中主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三侧开关跳闸。吊罩检查发现A相中压线圈严重变形,其低压线圈由于中压线圈挤压变形,B相中压线圈无明显烧伤,但3处严重变形,B相低压线圈也有变形。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受外部短路电流冲击。

(2)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及材质控制不严。

由于变压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制造工艺及材料质量控制不严使变压器绝缘存在先天不足,从而导致损坏事故发生,它是造成2004年度变压器损坏事故的第二大原因。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共发生这类损坏事故13台次,容量1043.0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24.4%,总损坏事故容量的24.7%。

在这类事故中,110kV级变压器有8台次,容量306.0MVA,220kV级变压器有4台次,容量570.0MVA和500kV级变压器有1台次,容量167.0MVA。其中,因变压器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在正常运行中损坏的有2台次、容量317.0MVA,因工艺缺陷而损坏的有11台次、容量726.0MVA。例如河北保定供电公司220kV容城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PSZ-180000/220,系保定变压器厂2003年12月产品,2004年7月21日,在正常运行中主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三侧开关跳闸。主要原因是由于35kV侧软引线过长而对箱体放电的结果。又如山西阳泉供电分公司苇泊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7-31500/110,系太原压器厂1988年10月产品,1989年11月29日投入运行。该变压器在2004年3月2日22时15分,在正常运行、无操作、无雷电过电压和短路情况下,主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三侧开关跳闸。事故后,取油样色谱分析发现乙炔(14.28μL/L)和总烃(157.2μL/L)含量超过监测值,初步判定内部存在过热兼放电故障。吊罩检查发现B,C相绕组间铁轭下钢拉板紧固螺栓与铁垫块的绝缘套筒、绝缘垫片损坏。分析其原因是主变压器在运行中,因铁芯振动铁轭下钢拉板紧固螺母松动位移与铁垫块虚接造成下钢拉板与上夹件导通形成短路匝,导致紧固螺栓和铁垫块过流烧伤。

由以上损坏事故表明,尽管现在变压器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指标和运行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可能存有严重缺陷并发生事故,为此对新变压器的监测和运行维护工作决不能放松,并且应加强老旧变压器的技术监督工作,尤其是变压器油的色谱分析,避免存有隐患的变压器继续运行。

(3)分接开关质量不良。

2004年度共发生由于分接开关故障造成的变压器事故2台次,事故容量为100.0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总损坏事故容量的3.8%和3.4%。

分接开关损坏的2台次变压器均是110kV级的。其中,因分接开关内部切换开关绝缘不良而损坏的有1台次;由于分接开关质量问题和未按开关使用说明书规定程序操作而损坏的有1台次。

例如河北沧州供电公司110kV辛店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50000/110),济南志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2004年12月22日,在正常运行中,主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重瓦斯保护动作,主变压器跳闸(该分接开关为上海华明开关厂2004年2月的产品,型号为CMⅢ-500Y/63C)。吊罩检查发现分接开关有放电痕迹。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该分接开关内的切换开关绝缘不良所制。又如北京电力公司新街口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Z9-50000/110,系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1988年11月产品。2004年12月24日1时19分,由于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故障放电,本体重瓦斯保护动作、跳闸。解体检查发现有载分接开关驱动杆断裂,切换开关过渡电阻间放电,选择开关电流集流环多处有放电痕迹等。该有载分接开关是瑞典ABB公司生产的。造成此损坏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载分接开关压力继电器跳闸未动作和检修过程中未严格按开关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程序作业。

(4)套管质量差。

干式套管在运行中突发爆炸事故,在2004年度显得非常突出。因干式套管质量问题造成变压器套管粉碎性爆炸事故有5台次,容量240.0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9.4%,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5.75%,影响了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这5台次事故变压器所用的套管均是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干式套管(型号为RTKF123-550/800T),其中浙江省共发生干式套管爆炸事故4台次,它们是嘉兴电力局110kV乌镇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C相干式套管、台州电业局110kV汛桥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C相干式套管、台州电业局110kV天台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C相干式套管和杭州电力局110kV萧山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B相干式套管,均是在正常运行中发生粉碎性爆炸,致使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三侧开关跳闸。还有1台次是华北电网直属唐山供电公司三女河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A相高压干式套管,在投入运行过程中突然爆炸。套管爆炸损坏的原因皆是由于干式套管顶部密封工艺螺丝松动,导致渗水,放电积累构成了闪络通道而引发爆炸,属套管结构性设计和制造工艺问题。对此,各网省电力公司各地区电力(业)局最好要对运行中的干式套管进行一次检查,无异常的套管加强密封后恢复使用;对发现螺丝松动、密封有渗漏痕迹或内部有潮气的套管要进行更换,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过电压作用。

2004年度共发生雷电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作用而使变压器损坏事故6台次,容量244.5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11.3%,总损坏事故容量的5.8%。其中5台次是雷电过电压作用,1台次是内过电压作用,以致使变压器绕组饼间、匝间绝缘击穿而损坏。

雷电过电压作用下损坏的5台次变压器中,4台次是110kV级变压器,1台次是220kV级变压器,分别发生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和黑龙江五省。

例如湖北鄂州110kV汀祖变电站汀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740000/110),系武汉变压器厂1995年产品,1997年投入运行。2004年8月5日,鄂州市汀祖镇遭受雷雨天气,雷暴活动强烈。当该变电站10kV陈盛线遭雷击后,主变压器在运行中差动保护动作,主变压器三侧开关跳闸。现场吊罩检查发现A相绕组下部存在铜末,A相低压线圈烧损。返厂解体后,发现故障为变压器低压侧面A相绕组首端层间绝缘击穿短路,A相线圈端部烧毁三层,电弧产生的碳黑污染了整个绕组。分析其事故原因系雷击造成短路,并在雷电过电压作用下致使变压器低压绕组电压梯度最大处,将绕组层间绝缘击穿造成层间短路,进而变压器局部烧坏。又如湖南常德电业局110kV永丰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31500/110),衡阳变压器厂1993年产品。2004年6月27日,常德城区遭受特大雷电暴雨袭击,主变压器在运行中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返厂解体检查发现故障点在主变压器中压侧B相上端部,绝缘击穿后造成段间短路,导致中、低压三相线圈严重变形。根据分析,造成这次损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雷击过电压,再加上变压器内部绝缘本身存在薄弱环节的结果。又如福建宁德电业局甘棠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PSZ7-120000/220),系沈阳变压器厂1989年7月产品,1992年7月投入运行。2004年8月21日19时左右,该变电站110kV甘福II线发生线路故障,105开关跳闸,同时主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重瓦斯保护也启动,主变压器三侧开关跳闸。经吊罩,拔出线圈检查发现,变压器C相低压侧线圈端部烧损和C相压板损坏,A,B相高、中、低压及C相高、中压线圈完好。事故原因是主变压器C相低压侧线圈端部的局部线匝存在制造缺陷或绝缘弱点,当110kV甘福II线遭受雷击后,其过电压造成主变压器C相低压侧线圈端部匝间绝缘击穿短路损坏。

(6)绝缘老化。

2007年度因变压器绝缘老化造成变压器损坏事故有2台次,容量360.0MVA,占总损坏事故台次的3.8%,占总损坏事故容量的8.5%。

2007年7月9日1时43分重庆市220kV双山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因110kV双桥133距变电站约1.2km处遭雷击,造成线路A相接地故障,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三侧开关跳闸。解体检查发现变压器低压A相两侧上压板变形凸起大约50mm左右,上压板钉有两处明显损坏和烧蚀痕迹。该变压器为沈阳变压器厂产品,型号为SFPSZ4-120000/220,1989年11月出厂,1990年1月投运,属于老旧产品,且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事故,曾经更换有载调压开关、110kV线圈和220kV调压线圈。责任定性为外部自然灾害,主要原因为外部雷击,次要原因为设备老化。

(7)进水受潮。

2004年度因进水受潮造成变压器损坏事故有1台次,容量31.5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总损坏事故容量的1.9%和0.8%。

这次损坏事故发生在甘肃安定变电站1号主变电器,型号为SFSZ7-31500/110,兰州电器厂1994年8月产品,1994年10月投入运行,在2004年9月12日20时36分,主变压器在正常运行中突然差动速断,重瓦斯保护同时动作,三侧开关跳闸。经检查,主变压器侧B相引流烧断。其主要原因是高压侧B相套管将军帽处密封不严,造成水分进入,在绝缘木上日积月累,从而在固定木板上形成沿面击穿放电。

(8)误操作。

2004年度因误操作造成变压器损坏事故有2台次,容量151.5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总损坏事故容量的3.8%和3.6%。

这两次损坏事故,一次发生在青海海东局110kV史纳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L-31500/110,兰州电器厂1989年1月产品,1990年7月投入运行。在2004年11月5日10时40分,由于35kV用户线路故障造成变电站35kV I段母线接地,35kV史线路54号开关速断保护动作跳闸,同时主变压器轻瓦斯打出动作光字牌。经一段时间54号开关试送电,主变压器轻瓦斯再次光字牌,之后主变压器退出运行。吊罩检查发现主变压器35kV侧B相无励磁分接开关,下部有明显脱落的铜屑,分接开关3档静触头舢板感部位置和动触头下部1/3处有明显的电弧烧伤痕迹。事故的诱发因素虽然是35kV用户设备故障,但是真正导致主变压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35kV侧B相无励磁分接开关存在调节不到位,在此情况下,动触头压力过小。当用户侧发生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导致该相分接开关动作,静触头间在振动和电动力的扰动下有短暂的弹跳,从而产生瞬时的电弧,烧伤动、静触头。

另一次发生在甘肃白银供电局白银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OSFPSZ7-120000/220),沈阳变压器厂1983年8月产品,1993年5月投入运行。2004年11月30日,由于检修人员在处理主变压器分接开关渗油过程中,不慎转动了该主变压器无励磁分接开关,使之变位,造成动触头处于两静触头之间,当运行人员第一次投运无励磁分接开关,A相两个分接头间产生弧光短路造成A相高压绕组匝间短路烧坏,高压保险熔断,更换高压保险熔丝后,未作检查第二次送电时,扩大成三相短路,又造成主变压器35kV绕组匝间短路,重瓦斯保护动作跳闸。追究其原因是①现场检修人员技术素质差;②检修管理存在重大漏洞;③运行人员对主变压器的缺陷性把握不准,盲目夸大缺陷等级,验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未起到把关作用;④现场管理人员把关不严,工作不扎实,不彻底,不注重过程管理,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重点危险源分析不足,没有采取预控措施;⑤主变压器本身抗短路电流的能力较差。

(9)安装不当。

2004年度因安装不当造成变压器损坏事故有1台次,容量150.0MVA,分别占总损坏事故台次和总损坏事故容量的1.9%和3.5%。

这次损坏事故发生在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大庄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型号为SFSZ9-150000/220,山东电力设备厂2003年5月产品,2003年7月投入运行。在2004年4月17日18时21分58秒,系统无操作,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轻、重瓦斯保护,压力释放保护同时动作,三侧开关跳闸。色谱分析表明变压器内部发生了电弧放电。事故后放出部分变压器油,打开低压手孔进行检查,发现低压B相软连接最外层铜皮烧蚀严重,并且B相软连接片有三片散开,片间距离最大处约30mm,A、C相软连接正常。主变压器绕组未发生变形失稳。分析此次事故原因主要是在安装过程中,35kV B相引出的软连接片下部有3片软连接片未按制造厂家安装要求安装到位,下垂散开,与C相的距离较近,造成两相相间短路并发展成三组短路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