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酒店的区域和流线
酒店规划的初始程序应是在酒店大小和级别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其功能、通行以及顾客和业主的需要。
9.3.1 酒店空间的区域类型
酒店的基本功能大致分为公共部分和管理部分,公共部分是指接待客人的服务部门。公共部分包括接待、住宿、餐饮、康乐、商务、公共活动等;管理部分是指酒店经营管理和后勤保障部门,管理部分包括办公管理、工程管理、后勤服务等。
公共部分是以大堂或中央大厅这个媒介空间为中心,彼此相连。大堂或中央大厅是供住宿客人专用,且供平时宴会使用,这对流线设计影响较大。因此,根据酒店工作效率,大堂与中央大厅位于中央,应根据其目的有所变化地、灵活地进行设计。
9.3.2 酒店空间流线设计
酒店流线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应尽量减少客人流线和服务流线的交叉。但是,不能为此而任意地增加出入口,以免在管理上发生不周到,增加走廊巡视难度,影响建筑面积的有效利用。住宿客人和宴会客人,因其目的不同而流线也不一样,为了不妨碍客人的活动目的,应尽量按不同的目的,把流线分开,如图9-19~图9-21)所示。
大厅是客人流线的中心。为了让客人能够顺利地沿着流线到达目的地,从大厅开始,通往其他设施的连接方法,必须用能够容易识别的空间构成。门厅或大厅的一部分地面存在高差时,要同时考虑到为残疾人轮椅、客人搬运行李(有时用货运小推车)等设置坡道。通往门厅(前台)、客房的电梯、楼梯等流线,是特别重要的,应精心设计。
图9-19 Ⅰ型
图9-20 Ⅱ型
图9-21 Ⅲ型
宴会厅的流线要注意引导性,尤其在中小规模、不能设置宴会厅专用门厅时,所设置的流线,应能在主要大厅迅速地把客人引导到宴会前厅。尤其应避免的是,住宿客人在前台办理手续时,其背后有宴会客人集体通过的情况,如图9-22所示。从结构、防灾避难、服务等方面出发,应尽量把宴会厅的位置设置在低楼层,且注意用中庭作通往宴会厅的方向性标识,采用宽大的缓坡楼梯和扶梯,以便适应客人多时的集中使用。服务流线包括餐厅里的冷菜流动售货车在内的饮食服务流线,展示会或文娱活动时的展品、道具类的货运流线。若不是大规模的活动,这两种流线就没有必要分开,但需注意通道宽度和电梯尺寸应适合两者的需要。
图9-22 宴会厅的流线
客房层的流线应考虑从客用电梯、楼梯到客房的走廊距离不能过长。客用电梯和楼梯的位置与前台层的前台位置之间距离要适当。服务用电梯和楼梯也一样,低层部分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对客房用品、备品、垃圾等的搬运出入口,应连接适当。确保有两个方向的安全疏散通道。
员工的流线是指通用出入口至更衣室、休息室、食堂等各工作岗位的通道,这期间的流线应与客人用的流线分开。通往服务电梯、楼梯的通道距离应短且容易行走。搬运物品(食品,客房用品,垃圾,需要补充、修理、更换的办公用品等)的流线应在出入口处集中,能够在一个地方进行检查验收。根据需要,可以在流线上设置临时存放处或货物开箱、放置包装材料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