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酒店中庭空间的室内设计
酒店中庭空间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往院落的中心庭院可以说是酒店中庭的原型。在古罗马的住宅建筑中,从街道进入住宅之前,首先来到的是有采光的入口大厅,这里就称为中庭。如果是贵族阶级的住宅,再往里还有周围有柱廊的庭院。中庭是接待客人的空间,左右两侧有客人用的寝室和谈话室,里面的中庭是主人家族用的空间,中庭周围有起居室、寝室、食堂、厨房等。这种称呼即被定义为积极地利用室外光线的大中庭空间。经常可以看到,在中庭内人们把自然光和绿色植物、流动的水作为整体布置。
9.5.1 中庭的发展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建筑体量不断加大,功能日趋复杂,中庭空间的出现是应时代之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为中庭空间的大量出现提供了可能。随着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技术的进步,中庭的建筑形式不断丰富,中庭的环境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公共活动交流的重要场所。
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迅速进步,以钢铁和玻璃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开始制造。此时的公共建筑常常追求皇家的宏伟气派,因此,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们利用钢铁和玻璃,建造了既经济又堂皇、采光良好的室内空间。1837年,查尔斯·巴瑞在伦敦改良俱乐部的庭院加了一个顶盖,成了第一个真正的中庭,标志着第一代现代中庭的诞生。1849年,约翰·坎宁汉姆在利物浦的海员之家设计了一个五层高的玻璃顶庭院,建造了第一个“中庭旅馆”。1867年,曼高尼在米兰设计了拱廊街,采用了伊斯兰集市的形式,并给整条街加顶。1899年芝加哥的13层商会大厦出现了通高的中庭。1914—1964年之间,中庭发展很慢,中庭建筑建造较少。但约翰逊制蜡公司总部(1936年)和古根海姆博物馆(1949年)的中庭为第二代现代中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7年,波特曼设计了亚特兰大海特饭店,并设计了中间加顶的庭院,同时第一次把这种空间命名为中庭,从而首次创造了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中庭,其组成要素是:观景电梯和楼梯、环绕中庭的回廊、玻璃采光屋顶、室内景观,这成为第二代现代中庭的标准范本。现代中庭空间环境宜人,没有噪声,没有烟尘,有绿茵和流水,可以调节气候并可以利用天然采光的室内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彼此观望,随便交往,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利用率极高的公共活动空间。之后,中庭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成了公共建筑,特别是酒店设计的一个主流方向,如图9-29所示。
我国现代意义的中庭建筑发展较晚,以商业建筑、旅馆建筑和高层综合建筑为主。20世纪70年代建造了广州白天鹅酒店的“故乡水”中庭。中庭由顶部天窗采光,中庭的一角筑有假山,假山上筑有小亭,人工瀑布从假山上分三级叠落而下,名为“故乡水”,以唤起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中庭的四周挑廊环绕,藤蔓低垂,底部曲桥蜿蜒,流水潺潺,整个空间情景交融、生机盎然,如图9-30所示。20世纪80年代西安的阿房宫酒店采用层层收缩的大型中庭,外部体量变化与内部空间取得一致,是一种比较纯粹的西方旅馆中庭形式,如图9-31所示。
图9-29 亚特兰大海特饭店中庭
图9-30 广州白天鹅酒店的“故乡水”中庭
图9-31 西安阿房宫酒店中庭
9.5.2 中庭的功能
在现代建筑中的中庭吸取了院落式建筑布局的优点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酒店的中庭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室外化的共享空间,给酒店的旅客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能带来愉悦的心情。中庭式的共享空间有以下几点功能:第一点,室内外空间的互动与补充。酒店内部空间的封闭性给旅客确实带来了许多心理与生理障碍。社会发达程度越高,自然显得更加可爱,人工材料愈多,天然材料更觉宝贵,人们在酒店里虽然时间不长,可渴望与大自然亲近的天性却丝毫不会减少,人们希望看到绿色、水景和山石,而中庭空间的设立正是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功能空间;第二点,顾客心灵的沟通空间。中庭是大堂和客房、餐厅等空间的过渡空间,也是与朋友聊天和等待就餐及等待办理其他事情的临时休闲场所。这也是旅客进入酒店的生理需求空间,因为作为社会的人,有共同交流、将个人融于集体中的愿望和习惯,中庭的设立给顾客的心灵沟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第三点,空间与时间的对话。一般星级酒店的观光电梯大多与中庭相接,在中庭空间里小憩片刻,能看到透明观光电梯的徐徐升降,听到身边绿化美景潺潺流水的音符,这种动与静的对比会带给顾客多少活力与生机,同时,多层次的空间,也给酒店提供了多视点俯视景观的变化情趣;第四点,宏伟与亲切的空间。中庭的高大尺度,巨大的空间并不使人望而生畏,因为在那里有许多小品的点缀与绿化的打扮,大空间里又包含小空间,所有这一切都起到柔化和加强抒情的作用从而使人感到既宏伟又亲切,壮美和柔美相结合。
9.5.3 中庭的设计要点
酒店中庭有贯通多层的高大空间,并作为该建筑物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共享空间,中庭空间中布置绿化景观、休息座椅等设施,常常成为交通中心与交通枢纽有密切的联系的空间。中庭可以是多功能的(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也可以是比较单一的休闲空间(视酒店的建筑功能空间情况确定)。
酒店中庭对改善整个酒店的建筑环境,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促进人际的交流,丰富室内空间的多样性活动,起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作为中国的建筑装饰设计师,也有责任继承和发展我国庭院式的建筑空间环境。而且,应尽可能地从酒店、大型公共建筑的中庭空间设计,逐步推广到人民生活更为密切的大量的公共建筑中去。这样才是“以人为本”设计观念的具体体现。中庭的设计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点,由于酒店所服务的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安全设计,尤其是水景设计,应考虑到儿童戏耍时不能发生危险;第二点,景观中人多是较长时间坐着观赏,因此对植物的破坏性因素增加,最好将植物布置在人手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地方;第三点,由于酒店全天候照明,植物缺少休眠期,不利于其健康生长,因此在植物周围的灯光最好每日在人流量最少的清晨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