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轻钢轻板住宅体系模式

轻钢轻板住宅体系模式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适应现实的建设方式,每个“构造逻辑系统”形成一套软件,通过计算机管理,可以实现从方案设计到提供工程造价估算的全过程工作。轻钢轻板住宅体系是一种技术发展层次较高的体系。当前,轻钢轻板住宅处于专用体系的发展期,并孕育着向通用体系发展的因素,由于轻钢轻板住宅住宅具有一系列产业化优势,而且,通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产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因此轻钢轻板住宅应该把发展其通用体系作为最终目标。

4.1.2 轻钢轻板住宅体系模式

通用住宅体系与专用住宅体系相比有以下优势:

(1)使建造过程合理化。对建筑师来说,设计将成为对市场上商品化构配件进行评选搭配的工作,从而可从构配件和细部构造的设计中解放出来,集中力量分析用户要求,进行方案比较,作出最佳设计。

(2)按构配件(模块)组织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实行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可大大提高生产率,降低造价。

(3)生产单位与施工企业分开,面向全行业,能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作用。

(4)不受工程规模及形式的限制,无论是成片建设还是插建,是多户住宅还是独户住宅,是新建工程还是改建工程都可适用。

(5)配件(模块)进行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形成丰富的产品系列,建筑师可以从产品目录中自由挑选,设计出形式多样、富于个性的建筑,从而把构件生产标准化、批量化与建筑多样化结合起来。

(6)从主体工程的工业化扩大到包括设备及装修工程在内的全建筑过程的工业化。

当然,完全的通用体系只是一个理想状态,要求所有构件都做到通用不现实。根据法国经验,一套构件目录只要与其他目录协调,并组成一个“构造逻辑系统”即满足要求,这一组合不仅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还应能组成多样化的建筑[3]。为了适应现实的建设方式,每个“构造逻辑系统”形成一套软件,通过计算机管理,可以实现从方案设计到提供工程造价估算的全过程工作。美国依靠高度的工业基础,采用了发展大规模通用构配件市场的方法,即把建筑材料制品和构件加工企业从施工单位脱离出去,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像其他工业一样,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这些工业包括混凝土制品、金属结构加工、门窗、小五金、轻质隔板、盒子卫生间和建筑设备等。

我国工业化住宅体系发展起步较早,但是始终停留在以持续发展结构为特征体系的开发阶段中,缺乏应对市场能力和生命力。比如,在标准化的前提下,缺乏多样化;在简化部配件的要求下,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凡此种种,使得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受到影响。

笔者认为,住宅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开放性,也就是它的兼容和代谢能力。通用住宅体系的发展顺应了城市化急速发展和产品构配件可以互相装配,并组合成形式多样的建筑,明细协作化而出现的,作为住宅体系本身必须具备后续发展的能力和特殊的优点。发展以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建筑构配件为中心,组织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的产业化生产体制,是解决目前矛盾的有效方式。但也应看到,住宅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有多样性的需要,普遍性和个性化始终是一对矛盾。单纯一个通用体系,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都不能满足建筑的多样性要求。因此专用体系还有它的存在空间,不但不会随着通用体系的发展而减少,相反,专用体系会因为其个性化和多样性而发展壮大。国外经验表明,通用体系和专用体系并非界限分明,专用体系也可以逐步向通用体系过渡,有多种办法改为通用体系,如芬兰的BES体系[4](图4-4)。

img69

图4-4 芬兰BES体系通用体系

(资料来源:斯文·蒂伯尔伊,瑞典住宅研究与设计[M],张珑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37)

当前,我国处于专用体系的发展期,并孕育着向通用体系发展的因素,虽然发展通用体系的思想还没有最终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体系的标准化是混乱的,各种构件之间难以发展出实用的接口技术。轻钢轻板住宅体系是一种技术发展层次较高的体系。当前,轻钢轻板住宅处于专用体系的发展期,并孕育着向通用体系发展的因素,由于轻钢轻板住宅住宅具有一系列产业化优势(见第三章),而且,通用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产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因此轻钢轻板住宅应该把发展其通用体系作为最终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