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化住宅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产业化住宅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60年代,住宅建筑工业化的高潮遍及欧洲各国,并发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在此发展趋势下,国外住宅产业化体现出两个特点:技术上的升级和更新换代以及综合考虑住宅科技、环境治理、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大板住宅体系等因交通运输、工厂用地、经营成本等原因,已逐渐萎缩。

4.2.2 产业化住宅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房荒问题,欧洲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的装配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批完整的、标准的、系列化的住宅体系,并延续至今。20世纪60年代,住宅建筑工业化的高潮遍及欧洲各国,并发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经济发达的国家。

世界各国结合各自国情,开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住宅结构类型,如欧、美一些国家的配筋砌块住宅体系;加拿大的木结构住宅体系;日本的高性能混凝土住宅体系等。但不经过科学研究与分析,盲目推广某类结构体系而引起灾难性后果,在世界住宅建筑发展史上也不乏先例与教训。如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大力推广装配式大板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在1989年亚美尼亚地震中造成了大面积的住宅结构倒塌与破坏,导致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住宅的需求经历了一个“注重数量—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第一—个性化、多样化、高环境质量”的发展阶段,许多西方国家的住宅工业化生产又达到了高潮。从住宅的结构体系上看,国外通过开发出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厂化生产体系,使住宅产品的性能指标不断得到提高。瑞典作为世界上住宅工业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80%的住宅采用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住宅通用体系;英国在住宅工业化生产方面的研究已进入对住宅体系灵活性、多变性的研究,以扩大适应面和产生规模效应。近年来,由于一些业主对提高建造速度及尽早收回投资的要求,单元式建筑(Modular Construction)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单元式建筑即是事先设计、再在工厂制作符合设计标准规格的建筑单元,最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单元式建筑最早由预制的如浴室、卫生间发展而来,到20世纪90年代,已形成了从设计、制作到供应的成套技术。其中,轻钢结构以其自重轻、强度高、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发展成为单元式建筑的主要形式(图4-9、4-10)。在此发展趋势下,国外住宅产业化体现出两个特点:技术上的升级和更新换代以及综合考虑住宅科技、环境治理、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

很明显,发达国家和我国工业化住宅体系的运作模式不同。我国1956年提出建筑工业化问题,1959年我国在北京进行前苏联拉古钦科薄壁深梁式大板建筑的第一次试点以后,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开始在我国得到发展,并先后发展了砌块建筑和装配式大板建筑。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在现浇工具式模板工艺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是大模板住宅和滑升模板住宅,同时研究试建了一批框架轻板建筑。在工业化住宅具体的发展模式上,各国所走的道路不尽相同,其中不少的形式在我国都有尝试。在前苏联混凝土大板建筑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发展了粉煤灰大板、振动砖板、少筋混凝土大板、钢筋混凝土大板、内板外砖等结构形式(图4-11)。1977年引进南斯拉夫于1956年始创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istitute mterials srbia元,IMS)体系,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住宅建造中所采用的建筑工业化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大板住宅体系等因交通运输、工厂用地、经营成本等原因,已逐渐萎缩。采用模板现场浇注的各种体系,如内浇外砌住宅、框架住宅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初,原有生产大板的预制厂基本上全部停产、转产,全装配的大板建筑在中国的建筑市场上销声匿迹。

img74

图4-9 在工厂里生产的单元式建筑

(资料来源:www.bobvila.com)

img75

图4-10 单元式建筑现场组装

(资料来源:www.bobvila.com)

img76

图4-11 装配式大板住宅

(资料来源: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构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3)

目前,国内对工业化住宅的研究和建设虽然不断有新成果出现,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适用性以及发展空间仍在探索之中。“九五”攻关项目《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子专题《小康型住宅建筑结构体系成套技术指南》比较系统地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余年来全国不同地理、气候区中挑选的典型体系,这些体系包括:

(1)多孔砖砌体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

(2)大开间开放式住宅剪力墙结构体系。

(3)框架填充墙住宅结构体系。

(4)内浇外砌(多孔砖、小砌块)结构体系。

(5)异形柱框轻住宅结构体系。

(6)短肢剪力墙高层住宅结构体系。

(7)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住宅结构体系。

(8)装配整体式及叠合式大开间楼盖体系。

(9)密肋壁板轻型框架结构体系。

(10)预应力混凝土大板大开间住宅结构体系。

(11)严寒地区保温节能复合墙体住宅结构体系。

另外,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工业化住宅体系,如ELCON大板建筑体系[6]]DIPY建筑模网建筑体系[7],但目前还未得到大规模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