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基于轻钢轻板住宅适用技术的辩证思考
适用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是指能充分利用本地区人力、物力资源,易于推广,先进的技术;也是指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的技术。适用技术也称中间技术(intermediate technology)或中等技术,它提倡的是技术的“因地制宜”性。适用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生产效率高得多,与现代工业的资本高度密集的高级技术相比又更加符合我国国情。E.F.舒马赫(SchuMacher)把适用技术解释为:“可以象征地把一个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本地技术称为十英镑技术,把发达国家的技术称为一千英镑技术。……如果要给最要帮助的人以有效的帮助,那就需要有一种介于十英镑技术和一千英镑技术之间的中间技术。我们也可以象征地称它为一百英镑技术”。
笔者认为,采用适用技术特别是先进的适用技术将是我国轻钢轻板住宅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基于以下三点。
(1)轻钢轻板住宅体系——我国住宅产业的先导型技术体系。
首先,轻钢轻板住宅技术具有高度产业化特征,是典型的高新技术在住宅产业中的体现,在住宅产业技术中具有先导作用。笔者认为先导的提法与主导的概念有差异,轻钢轻板住宅适用技术该应被理解为住宅产业技术的先导性作用,即指在住宅产业发展的某个阶段,轻钢轻板住宅技术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前瞻性和带动性作用,这也是适用技术所具有的特性。从我国高新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证明技术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a. 高成长性。从技术的特性来看,高新技术具有高成长性。我国“九五”期间,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27.8%,大大高于全部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14.5%也证实了这点。
b. 高效益性。高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效益的特点,它是当今“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是“低耗高效”型经济。据信息产业部的研究,电子类产品与其他门类产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相比,如果以单位质量钢筋对GNP的贡献为1,则小轿车的贡献为5,彩电为30,计算机为1 000,集成电路为2 000。
c. 高渗透性、高带动性。高新技术对住宅技术领域的渗透和扩散,带动传统住宅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传统住宅产业的高级化。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住宅产品的性能,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大,这些都将促进高技术的发展取传统技术;二是采用高新技术的住宅产品消耗资源少,不受自然资源供给“瓶颈”的限制使住宅产业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其次,轻钢轻板住宅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表现在它对住宅产业影响的具体特征上。国际竞争的挑战以及国内住宅发展的需求,促使住宅产业在一些发达地区必须研究、开发、引进、消化和吸收高新住宅技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我国对住宅产业技术的选择过程来看,近年来对高新技术的支持十分明确,被认为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2)把轻钢轻板住宅技术体系需要与传统技术相结合。
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实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充分发挥原有的技术与设备。住宅产业是一个传统的产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就业的压力客观上要求住宅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其次,住宅技术结构是多层次的,即各种水平的技术同时应用,采用传统产业技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先进技术不断改造传统技术。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的技术,在许多国家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例如20世纪70年代早期,埃及采用了欧洲不同国家提供的预应力大板技术缓和了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然而最终事实证明,欧洲的标准平面布局并不适合埃及的需要。印度在经过了照搬发达国家的预制体系后,发现住宅中大规模运用预制体系总的来看存在许多问题,专家认为这并不是预制理论不合理,而是如何根据具体条件适当加以调整,使之适应当地具体情况后再运用的问题。比如,如何降低这些预制体系的造价产生适应性更强的住宅;如何调整这些预制体系适应自助住房的建设,同时使非技术劳动力或半技术劳动力和小规模的建筑商能够操作等。所以,各种水平的技术同时应用(比如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不仅可以节约制造、运输等方面的费用,在环境、能源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有时地方材料的性能甚至优于“先进的”材料。一些东亚和南亚国家,在引进西方国家的预制体系时,用棕榈叶编织的墙板代替混凝土预制板,效果就相当好。
(3)发展轻钢轻板住宅技术体系应坚持二点论。
一是我国坚持采用高新技术是住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轻钢轻板住宅在主导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先进技术作为先导产业所具有的前瞻性和关联带动作用,使轻钢轻板住宅体系成为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先导住宅体系。从长远看,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会逐步提高(图4-12),把轻钢轻板住宅作为先导住宅技术并成为住宅产业的先导力量,是我国住宅产业实现技术跳跃的重要战略。技术跳跃意味着超越常规技术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缺乏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兴起所必备的科技力量和教育水平,但这些并不排斥独立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进而跳跃技术空白赶超发达国家的机会和能力,特别是像我国这种具有某些高新技术开发能力的国家。如果不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体系提到主导产业的高度,那么我国住宅技术恐怕只有永远在处于落后的状态,且差距越来越大,更谈不上住宅产业的进步。
图4-12 住宅产业要素贡献率发展趋势图
二是坚持走住宅产业应多层次化道路,轻钢轻板住宅技术体系既要以采用一部分先进技术,发挥先导作用,同时也要符合现实国情和利用部分传统技术,多元化是一种比较符合现实的选择,轻钢轻板住宅技术体系必须呈现综合性的特征。住宅产业的一部分传统技术是高新技术无法替代的,目前,就连像日、美、德等这样发达国家对一部分能利用本地区人力、物力资源的传统技术仍采用保护的政策。
不可否认,技术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待住宅体系的技术的选择一定要从发展的眼光审视,从历史上看,住宅总体技术结构总是从低水平走向较高水平再向更高水平发展,今天的某些高新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很快成为落后技术和传统技术。目前,我国住宅产业现状是高新技术比例很小,而传统技术比例过大;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如10~20年),传统技术比例将会有所减小,高新技术比例有所增大;再经过更长一段时间(如30~40年)的发展,将会以适用技术为主导,传统技术将不会占主导地位(图4-13)。从这个意义说,我国目前发展轻钢轻板住宅体系,作为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远见的认识。
图4-13 轻钢轻板住宅技术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