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概念性主题的再创造

对概念性主题的再创造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设计概念的确立,等于为设计找到了发展方向和确立了设计的指导思想。这时设计师已从最初的概念逻辑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这一形象思维的目标在于,用某种恰当的或者是令人激动的空间及实体形式表达意念。概念的确立标志着设计的开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发现问题,寻找特殊性,建立概念,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形象思维,将形式信息元素进行分解与重组,建立信息元素之间新型联系的过程。

(四)对概念性主题的再创造

一个设计概念的确立,等于为设计找到了发展方向和确立了设计的指导思想。但是它还是一个纯观念的思想模式,还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想法,处于只能用语言表达的状态,而且可能包含诸多的设计理念。尽管理念与意象两者处于大脑的思维状态,是脑中的概念或形象,但在大脑中,从理念到意象,思维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时设计师已从最初的概念逻辑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这一形象思维的目标在于,用某种恰当的或者是令人激动的空间及实体形式表达意念。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集中精力,调动才能,挖掘记忆,通过一定的思维模式,向理念目标进行思维冲击,并一步步逼近,直到一个使自己满意的平面形式空间造型跃现在脑海中,这时设计的立意过程已从理念飞跃到意象的阶段,实现了理念的形象转换。如图2-15所示。

img37

图2-15 概念与创造

1.概念资料收集及整理阶段

概念的确立标志着设计的开始。必须从资料入手,这个资料可以是收集得来的,作为有经验的设计师可能会从其阅历中总结出来。但一般情况下,面对一个新的概念,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资料收集、整理。通过资料在设计中找出符合或者能够准确表达主题的视觉元素。

2.资料运用阶段

我们把资料中一些有用的文字、概念和可视形象进行分析,抽出其中与意念相关的部分,探讨可能构成意象的各种组合方式,使其融入设计意象之中,使整个概念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发展,还需要有一个把概念性资料视觉化的过程。

3.概念的视觉再现

在设计创意的思维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借助于简单的视觉草图,帮助清理思维的头绪,引导思考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理念向意象转化。而经常采用的理念简图往往是草率的,单线条的,或模棱两可的,设计意象仍然是思维状态中的脑中形象,但它已具备有用视觉形式表达的基础。意象的呈现表明设计方案已有了最初的雏形。理念的形象化阶段也可能进一步调整设计理念,而设计意图的检验阶段也可能出现新的顿悟。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不可截然分开,并成一渐进融合的过程。

理念的产生、形象化以及意象的呈现阶段是立意过程的关键。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发现问题,寻找特殊性,建立概念,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形象思维,将形式信息元素进行分解与重组,建立信息元素之间新型联系的过程。

立意的四个阶段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各阶段次序一般不会前后颠倒,前一阶段总为后一阶段作准备,但往往后一阶段中包含前一阶段的因素。如图2-16所示。

img38

图2-16 概念与视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