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拟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建、拟建、原有和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连同其周围的地形地物状况,用水平投影方法和相应的图例所绘制出的图样,即为建筑总平面图(或称为建筑总平面布置图),该图能反映出上述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位置、朝向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成为新建筑的施工定位、土方施工及施工总平面设计的重要依据。
10.3.1 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1)标出测量坐标网(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或施工坐标网(坐标代号宜用A、B表示)。
(2)新建筑物(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的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及室内外标高。
(3)相邻有关建筑物、拆除建筑物的位置或范围。
(4)附近的地形地物,如等高线、道路、水沟、河流、池塘、土坡等。
(5)道路(或铁路)和明沟等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终点的标高与坡向箭头。
(6)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7)建筑物使用编号时,应列出名称和编号。
(8)绿化规划、管道布置。
(9)补充图例。
上面所列内容,既不是完美无缺,也不是任何工程设计都缺一不可,而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定。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可以不绘制出等高线、坐标网或绿化规划和管道的布置。
10.3.2 总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1)绘制方法与图例。总平面图是用正投影的原理绘制的,图形主要是以图例的形式表示,总平面图的图例采用《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中规定的图例,表10-3给出了部分常用的总平面图图例符号,画图时应严格执行该图例符号,如图中采用的图例不是标准中的图例,应在总平面图下说明。
(2)图线。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中图线的相关规定执行。主要部分选用粗线,其他部分选用中线和细线。如新建建筑物采用粗实线,原有的建筑物用细实线表示。绘制管线综合图时,管线采用粗实线。
(3)标高与尺寸。在建筑总平面图中,采用绝对标高,室外地坪标高符号宜用涂黑的三角形表示,建筑总平面图的坐标、标高、距离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
(4)建筑总平面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局,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
(5)指北针和风向频率玫瑰图(风玫瑰)。风玫瑰图是根据当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按一定比例绘制的,风的吹向是从外吹向该地区中心的。实线表示全年风向频率,虚线表示按6月、7月、8月三个月统计的风向频率,如表10-3所示。
(6)比例。建筑总平面图一般采用1∶500、1∶1000或1∶2000的比例绘制,因为比例较小,图示内容多按《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中相应的图例要求进行简化绘制,表10-3摘录了其中的一部分。
表10-3 建筑总平面图的图例表示
续表
10.3.3 建筑总平面图识读的方法与步骤
现以图10-10所示为例,说明阅读建筑总平面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阅读标题栏和图名、比例,通过阅读标题栏可以了解工程名称、性质、类型等。
(2)阅读设计说明,在建筑总平面图中常附有设计说明,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相关建设依据和工程概况的说明,如工程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范围等;确定建筑物位置的相关事项;标高及引测点说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关系;补充图例说明等。
(3)了解新建建筑物的位置、层数、朝向以及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等。
(4)了解新建建筑物的周围环境状况。
(5)了解新建建筑物首层地坪、室外设计地坪的标高和周围地形、等高线等。
(6)了解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计划扩建的项目,如道路、绿化等。
图10-10 建筑总平面图实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