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建筑剖面图
10.6.1 建筑剖面图的形成
如上节所述,假想用一个或多个垂直于外墙轴线的铅垂剖切面将房屋剖开,所得的图称为建筑剖面图,简称剖面图。剖面图用以表示房屋内部的结构或构造型式、分层情况和各部位的联系、材料及高度等,是与平面图、立面图相互配合不可缺少的重要图样之一,如图10-17所示。
图10-17 剖面图
剖面图的数量是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实际需要而决定的。剖切面一般横向,即平行于侧面,必要时也可以纵向,即平行于正面,其位置应在能反映出房屋内部构造比较复杂与典型的部位,并应通过门窗洞的位置。若为多层房屋,应选择在楼梯间或层高不同、层数不同的部位。
对于两层以上的房屋,一般至少要有一个楼梯间的剖面图,并应通过门窗洞的位置;或应选择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的部位,且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剖视方向,可以从底层平面图中找到。剖切符号可以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或拉丁字母编号。剖面图的图名应与平面图所标注的剖切位置线的编号一致,如1—1剖面图、2—2剖面图等。剖面图中的断面,其材料图例与粉刷层线和楼、地面层线的表示原则及方法,与平面图的处理相同。
如果用一个剖切平面不能满足要求,可以用多个剖切平面,并允许将剖切平面转折后来绘制剖面图。习惯上,剖面图中可以不绘制出基础,而在基础墙部位用折断线断开。
剖面图上的材料图例和图中的线型选择,均应与平面图相同,也可以把剖切到的断面轮廓线用粗实线,而不绘制任何图例。剖面图一般从室外地坪开始向上一直绘制到屋顶。
10.6.2 建筑剖面图的用途
建筑剖面图是用来表达建筑物内部垂直方向高度、楼层分层情况及简要的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在施工中可以作为进行分层、砌筑内墙、铺设楼板、屋面板和室内装修等工作的依据。建筑剖面图与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相配合,是建筑施工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图样之一。
10.6.3 建筑剖面图的内容
1.图名、比例
建筑剖面图的图名可以在标题栏中查到,一般与它们的剖切符号名称相同,如1—1剖面图、A—A剖面图表示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投射方向的剖切符号在底层平面图上。
在建筑剖面图中采用的比例一般也与平面图、立面图一致。常用的比例是1∶50,1∶100,1∶200,其中1∶100使用最多。
2.构件及其定位轴线
构件及其定位轴线表示被剖切到的墙、梁及其定位轴线,应与平面图一致。
因为剖面图必须要与其所对应的平面图紧密联系对照,从底层平面图中的剖切位置线可以看出剖切平面通过的位置及所剖切的内容,并指明了投影方向,从而表明了剖面图是怎样形成的。
在剖面图中,除了必须绘制出被剖切到的构件(如墙身、室内外地面、楼板层、屋顶层、各种梁、楼梯段、休息平台等)以外,还应绘制出未剖切到的可见部分(如门窗、楼梯段、楼梯栏杆和扶手等)。
3.房屋各部位
表示被剖切到的房屋各部位,如:各楼层地面、内外墙、屋顶、楼梯、阳台、散水、雨篷等的构造做法。
一般用引出线说明楼地面、屋顶的构造做法。如果另绘制详图或已有说明,则在剖面图中用索引符号引出说明。在剖面图中,地面以下部分一般不需要绘制出。因为基础部分将由结构施工图中的基础图来表示。至于室内、外地面的层次和做法,可以在剖面图中直接表达或在墙身剖面详图中表达,有时在施工说明中就有介绍。
4.标注尺寸和高程
用高程和竖向尺寸表示建筑物的总高、层高、各楼层地面的高程、室内外地坪高程以及门窗等各部位的高度。
在剖面图中外墙的高度尺寸一般标注3道:第一道尺寸是靠近外墙的尺寸为细部尺寸,从室外地面开始分段标注出门窗洞及洞间墙的高度尺寸;第二道尺寸是中间一道为层高尺寸,即底层地面到二层楼面、各层楼面到上一层楼面、顶层楼面到檐口处的屋面等,同时还注明室内、外地面的高差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最外侧一道为室外地面以上的总高尺寸,即建筑物的总高度。
5.主要承重构件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表示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各层的梁、板、柱及墙体的连接关系等。各层楼面都设有楼板,屋面设置屋面板,这类构件搁置在墙上,楼面或屋面梁上,楼板及屋面板的形状可以用两条平行线示意性地表示。当楼板或屋面板构造层次,做法较复杂时,可以作详图表明,简单的可以直接在剖面图中注明。
在剖面图中剖切到的门窗洞的上方应绘制出过梁的断面;在结构平面上布置的圈梁,在剖面图中的相应位置也应绘制出。
6.屋顶的形式及泛水
表示屋顶的形式及泛水坡度等,应与屋面排水平面图一致。采用有组织排水或无组织排水,且排水坡度应按设计要求设计。
7.索引符号
在剖面图中,对于需要另用详图说明的部位或构件,都应加索引符号,以便互相查阅核对。
8.施工中需注明的有关说明
在剖面图中,说明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具体做法及相关规定。
10.6.4 建筑剖面图的识读方法
下面以如图10-17所示的办公楼的1—1剖面图为例,说明剖面图的识读方法。
建筑剖面图与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图纸,这一组图所表达的内容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在识图过程中,这一组图是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应充分注意三图之间的联系。
1.图名、比例
了解建筑剖面图的图名、比例;从剖面图中可知图名为:1—1剖面图,比例为1∶100,建筑剖面图的比例与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中比例是一致的。
2.图例、定位轴线
了解建筑剖面图的图例、定位轴线;建筑剖面图的常见图例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介绍过,例如:在1—1剖面图中,按照相关规范中规定墙体的图例符号,采用两条平行的粗实线表示外墙与内墙。根据剖面图上剖切平面位置代号1—1,在底层平面图上可以找到相应的剖切位置。从1—1剖面图和底层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1剖面图是在该办公楼西侧①~②轴间的两个办公室的门窗洞口位置进行剖切,然后移走②~⑥轴间的部分,再向西侧作正投影所得到的剖面图。
其中,定位轴线间距离:A~C轴间距离为3.600m,C~D轴间距离为1.800m,D~E轴间距离为3.600m,则剖面图中A~E轴间距离为9.000m,同底层平面图一致。
3.层数及房间位置情况
从剖面图中可以了解房屋层数及房间位置情况,从图10-17中可以看出,房屋的垂直方向上共有3层,分别剖切4道纵墙,即在A,C,D,E轴上,C~D轴之间是走廊,两边A~C轴和D~E轴均为办公室,屋顶形式为平屋顶。
4.高程及层高
底层的地面高程为±0.000m,室外地坪高程-0.300m,说明室内外高差为300mm。从各层楼面的建筑高程可知各层的层高均为3.300m。
在剖面图中的高程有两种,即建筑高程和结构高程,如图10-18所示。建筑高程是指装修后的高程,而结构高程是指结构层的高程,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一般楼面、地面标注建筑高程,其余各部位标注结构高程。
图10-18 建筑高程和结构高程示意图
5.各主要构件的关系
从剖面图图10-17中可以看出,各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搁置在两端的砖墙上,并在板下设置圈梁(用代号QL表示),门窗顶均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用代号GL表示),且按图例规定均可涂黑。对于圈梁QL及过梁GL的详细结构由结构施工图表示。从图10-17中还可以看出,所剖切到的门窗洞口高度尺寸,如:在A轴和E轴上的窗,其高度尺寸均为1.400m,而在C轴和D轴上的门,其高度尺寸均为2.400m。
6.屋顶
房屋屋面有平屋面和坡屋面两种,通常坡度在10%以下者称平屋面,坡度在10%以上的则称为坡屋面。在剖面图上反映了被剖切到处屋面的形式,如图10-17所示办公楼为平屋面,考虑排水需要,平屋面也有坡度。
如图10-17所示办公楼屋面的排水坡度为2%,这是小坡度的屋面表示方法,箭头表示流水方向,2%表示屋面坡度的高宽比,这一坡度表示在横剖面1—1剖面图上。
7.标准图集及索引符号
在剖面图中表示出楼面、地面、屋面各层构造,一般可以用引出线说明;引出线指向所说明的部位,并按其构造的层次顺序,逐层加以说明。若另绘制有详图,或已有“构造说明和装修表”时,在剖面图中可以用索引符号引出说明,也可以不作任何标注,这时若要知道构造可以查阅首页图中构造表。在剖面图中还可以查阅到引用标准图及单绘详图的索引号。如果标准图集中,选不到适合本工程构造层的材料做法,设计者还可以采用多层引出线直接说明,如图10-19所示。
图10-19 剖面图标注构造做法
如果剖面图中,各构造层的材料做法,既没有适合的定型图选用,而且剖面图又采用较小的比例,构造层无法标注在剖面图中,也可以另绘制比例较大的建筑详图。
此外,散水、排水口、出入口的坡道在剖面图上也应用箭头表示其坡度,并在其上标注坡度值,如1%、2%等。还有腰线等一些细部尺寸及构造做法,均应绘制在剖面图中,由于剖面图比例较小,图10-17省略未画,均可到详图中查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