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综合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建立综合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标准化、计量工作的管理,制定涉及水产品安全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为水产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辖区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由属地地方政府牵头,整合上述行政管理资源,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提升整个区域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在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管理规章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和执行措施。

第一节 建立综合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建立综合高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整合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力量和管理资源,组建辖区的综合管理机构。

一、有关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

(1)渔业部门: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标准、水生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治、行政执法等基础工作,制定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渔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对农兽渔药、饲料添加剂、水产品保鲜剂等化学投入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市场清理。

(2)商务部门:及时为水产品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出台系列促进出口的优惠政策措施,推动和扶持水产品企业的发展壮大。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渔用物资等农资市场及水产品流通环节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流通环节监管体系,规范流通环节的市场秩序。

(4)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水产品养殖生产区域的大气、土壤、水域水质等环境质量标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保证水产品生产环境(包括养殖环境和海域及内陆水域水质自然生态)的质量。

(5)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形成生产企业质量监管的严密防线。加强标准化、计量工作的管理,制定涉及水产品安全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为水产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6)检验检疫部门:加强面向出口的水产品源头治理、检验检疫、监测监管、认证认可等基础体系建设,实施出口企业卫生注册制度,推行面向出口的水产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制订三级农残监控计划,建立完善的监控评估体系。

上述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作用,为建立综合高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机构

为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辖区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实施,由属地地方政府牵头,整合上述行政管理资源,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提升整个区域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一)各级政府牵头,成立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进领导小组

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渔业、农业、工商、公安环保、技术监督、外经贸、进出口检验检疫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能:一是负责区域内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领导和统一部署;二是形成定期联席机制,抽调调配各部门人员参与并协调其工作;三是负责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应对的指挥,并指导纠偏;四是审定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持组的政策法规制修订计划、草案,并上报政府部门发布;五是负责对各项制度落实进行督导检查。

img24

图7-1 政府部门协调控制体系组织模式

(二)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管理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办公地点应设在属地地方政府。办公室由地方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各相关职能部门派员组成。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管理办公室的职责:一是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程序;二是按抽调人员所在部门职责组成执行管理组、技术支持组两个小组;三是负责两个小组人员的日常工作协调,构建责任明确、管理到位、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四是负责监督、考核两个小组的日常工作;五是及时向推进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工作,协调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进程及日常事务,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六是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及时向推进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并按指示进行纠偏。

(三)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管理办公室下设执行管理组、技术支持组

执行管理组的职责:一是由牵头出台区域内水产品有关标准、规范,并采取措施落实;二是起草辖区内有关准入农渔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登记备案管理办法、有关准入农渔业化学投入品销售专营单位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并依据上述办法对农渔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专营单位进行资格评审;三是对有关化学品生产企业、专营店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四是指导建立农渔业化学投入品销售专营店;五是对整个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六是在区域内水产企业建立编号、编码(条形码)和其他信息追溯体系并实施监督运行;七是负责突发事件处理,进行纠偏应急;八是对预警后整改情况进行评估。

技术支持组的职能:一是对政策法规进行研究、分析,向推进领导小组提报政策法规制修订计划、草案;二是对辖区使用的农用化学投入品进行评估,形成推荐用药名单;三是进行疫病、疫情通报;四是进行风险信息的分析,确定预警级别并实行预警;五是整合各部门实验室,形成检测中心,汇总检测数据,得出监控结论,为追溯、预警、纠偏做好技术支持;六是做好宣传培训和技术咨询工作;七是对水产品生产企业实行预警。

三、建立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过程链条长、涉及面广,需要各个部门在综合性管理机构领导下统筹资源、形成合力。要采取定期、不定期举办座谈会、碰头会、交流会、联席会等形式,加强技术和信息的沟通交流,奠定统一的思想认识基础。开展对口衔接,形成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层工作基础。在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管理规章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和执行措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执行能力和严格监督检查,形成适合区域管理的定位准确、责任明确、监督到位的协调控制机制、工作长效机制和良好工作循环,以提高辖区内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性和科学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