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定量地表征原子在晶体空间排列的紧密程度,通常使用晶体结构致密度这一参数。通过相关计算可知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致密度均为0.74。显然,致密度值愈大,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愈紧密,晶格中的空隙愈小。在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中,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的致密度都比体心立方结构大,因此,当一种金属在固态下发生晶体结构改变时,必定会引起其比容的变化。
三、晶格结构的致密度
由于在描述晶体结构时,将原子设想为刚性的圆球,所以即使是最紧密的排列,原子之间仍会有空隙存在,而不可能将整个晶体空间完全填满。显然,原子排列得越紧密,其填满程度也越高。为了定量地表征原子在晶体空间排列的紧密程度,通常使用晶体结构致密度(又称密集度系数)这一参数。
例如,在体心立方晶格中,每个晶胞中包含有2个原子,其原子半径r=,故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2×πr3/a3=2×
/a3=0.68
这就是说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晶体中有68%的体积被原子所占据,其余32%为空隙。通过相关计算可知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致密度均为0.74。显然,致密度值愈大,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愈紧密,晶格中的空隙愈小。三种常见金属晶格的有关特征参数如表2-1所列。
表2-1 三种常见金属晶格的特性参数
在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中,面心立方结构和密排六方结构的致密度都比体心立方结构大,因此,当一种金属在固态下发生晶体结构改变时,必定会引起其比容(单位质量物质所占据的体积)的变化。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定某些金属或合金加热时的膨胀曲线,进而确定这些金属的相变临界点。另外这一点在生产中也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例如,纯铁是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的金属,在室温下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当其加热至912℃以上时,体心立方晶格将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比容突然减小,冷却时则相反。这就是钢热处理时工件经高温加热后快速冷却时,会产生变形甚至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