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

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

时间:2024-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工硬化现象在工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众所周知,任何最精确地设计和加工出来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各个部位的受力也是不均匀的,往往会在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和过载现象,使该处产生塑性变形。正因为金属具有加工硬化这一性质,这种偶尔过载部位的变形会因材料的形变强化而自行停止,应力集中也可以自行减弱,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安全性。

一、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

金属冷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不仅晶粒的外形会发生变化,晶粒内部的结构也会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对金属的性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冷变形金属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所谓加工硬化是指冷变形金属随着变形度的增加,变形阻力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如wC=0.3%的碳钢,变形伸长率为20%时,σb由原来的500MPa升高到约700MPa,而当伸长率为60%时,σb升高到900MPa以上。低碳钢冷变形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如图5-10所示。

img123

图5-10 低碳钢的冷变形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现象在工程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实际生产中常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特别是对那些用热处理难以强化的金属材料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例如某些不锈钢,经冷轧可使其强度提高近一倍。

加工硬化也是工件能够用塑性变形方法成形的重要因素。例如,冷拉钢丝拉过模孔的部分,由于发生了加工硬化,便不再继续变形而使变形转移到尚未拉过模孔的部分,这样钢丝才能得以继续通过模孔而成形。又如,金属材料在冷冲压过程中(见图5-11),由于r处变形最大,首先产生加工硬化,当金属在r处变形到一定程度后,随后的变形即转移到其他部分,这样便可得到厚薄均匀的冲压件。

img124

图5-11 冷冲压变形示意图

此外,加工硬化还可以提高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众所周知,任何最精确地设计和加工出来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各个部位的受力也是不均匀的,往往会在某些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和过载现象,使该处产生塑性变形。如果金属材料没有加工硬化效应,则该处的变形会越来越大,应力会越来越高,最后将导致零件失效或断裂。正因为金属具有加工硬化这一性质,这种偶尔过载部位的变形会因材料的形变强化而自行停止,应力集中也可以自行减弱,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安全性。

加工硬化对大多数金属材料来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性质,在工程技术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它也有不利的一面,如使材料在冷轧时的动力消耗增大,且其加工量也受到明显的限制等。为了消除这种硬化现象以便继续进行冷变形加工,常常需要在工序间施以必要的热处理,这样就增加了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

塑性变形除了影响金属的力学性能之外,还会使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发生变化,例如使金属的电阻增加,抗蚀性降低等。

塑性变形引起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是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