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染色体核型分析参数表是什么

染色体核型分析参数表是什么

时间:2023-10-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共析钢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珠光体,即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当共析钢被加热到Ac1以上温度时,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将转变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碳含量为0.77%的奥氏体。奥氏体晶核形成之后即开始长大。所以,奥氏体的晶核在相界面处同时向两侧长大,如图6-3所示。当剩余渗碳体全部溶解后,奥氏体中的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

一、奥氏体的形成

共析钢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珠光体,即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层片状混合物。其中铁素体呈体心立方晶格,在A1温度碳含量为0.0218%;渗碳体为复杂立方晶格,含碳为6.69%。当共析钢被加热到Ac1以上温度时,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将转变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碳含量为0.77%的奥氏体。故钢奥氏体化的实质就是铁原子晶格的重新组建和碳原子在钢中的重新分布。上述两个过程都必须依靠原子在固体中的扩散来进行,故钢的奥氏体转变是一个典型的扩散型相变。

奥氏体的形成也是通过形核和长大来完成的,其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如图6-3所示。

img139

图6-3 奥氏体形成过程示意图

(一)奥氏体的形核

共析钢被加热至Ac1以上某一温度保温时,珠光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铁素体与渗碳体相界面上碳浓度分布不均匀,原子排列不规则,位错、空位密度较高,这些都为奥氏体形核创造了有利条件,故奥氏体晶核将优先在珠光体相界面处形成,如图6-3(a)所示。

(二)奥氏体的长大

奥氏体晶核形成之后即开始长大。奥氏体长大是通过渗碳体的溶解、碳在奥氏体和铁素体中的扩散以及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而进行的。新形成的奥氏体一边与渗碳体相接,另一边与铁素体相接,其与铁素体相接处碳含量较低,而与渗碳体相接处碳含量较高,因此在奥氏体中就出现了碳的浓度梯度,引起碳在奥氏体中不断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扩散的结果,将导致渗碳体的碳含量降低而另一侧铁素体的碳含量升高,这样就促使渗碳体不断地溶解和铁素体不断地转变为奥氏体。所以,奥氏体的晶核在相界面处同时向两侧长大,如图6-3(b)所示。

(三)剩余渗碳体的溶解

在奥氏体长大的过程中,由于铁素体与奥氏体相界面上的浓度差要远小于渗碳体与奥氏体相界面上的浓度差,因而奥氏体向铁素体一侧的长大速度较快,而向渗碳体一侧的长大速度则较慢,即铁素体向奥氏体的转变速度比渗碳体的溶解速度快得多。因此,珠光体中的铁素体总是先消失,这就使得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后,钢内部仍有部分未溶解的渗碳体,此时奥氏体的平均碳浓度仍低于钢的碳含量,说明奥氏体转变过程仍未完结。这部分剩余渗碳体需在随后的保温过程中继续分解并溶入奥氏体,如图6-3(c)所示。

(四)奥氏体的均匀化

当剩余渗碳体全部溶解后,奥氏体中的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原先是渗碳体的部位碳浓度较高;而原先是铁素体的部位碳浓度较低,只有经过较长时间保温或继续加热后,碳原子进行充分的扩散,最终才能得到成分均匀的奥氏体,如图6-3(d)所示。

由于珠光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很多(1mm3体积的珠光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就有2000~10000mm2),所以相变时奥氏体形核的部位非常多,因此若采用较低的加热温度,但只要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也可以获得成分均匀而且晶粒细小的奥氏体。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它们被加热至Ac1以上时只能使原始组织中的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仍会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只有当加热温度超过Ac3或Accm,并保温足够的时间后,才能获得均匀的单相奥氏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