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美国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价标准TCSEC
TCSEC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从高到低分为四级(A、B、C、D),级下再细分为七小级(A1、B3、B2、B1、C2、C1、D),分别如下:
(1)D级(最小保护级)
D类安全等级只包括D1一个级别。D1的安全等级最低。D1系统只为文件和用户提供安全保护,整个计算机是不可信任的。D1级的硬件和操作系统都很容易被侵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计算机系统,不对用户进行验证,系统要求用户登记(提供唯一的字符串来进行访问)。D1系统最普通的形式是本地操作系统,或者是一个完全没有保护的网络。
D级系统的主要特征:保护措施很少,没有安全功能。
(2)C级
C类安全等级可划分为C1和C2两类。该类安全等级能够提供审慎的保护,并为用户的行动和责任提供审计能力。
①C1级(自主安全保护)。C1系统的可信计算基(TCB)通过将用户和数据分开来达到安全的目的。C1是选择性安全保护系统,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安全保护(如硬件有带锁装置)。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前必须先登录。另外,作为C1级保护的一部分,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序或者数据设立访问许可权限。但是,C1级不能控制进入系统的用户的访问级别,所以用户可以将系统中的数据任意移走。他们可以控制系统设置,获取比系统管理员允许的更高权限,比如改变和控制用户名。C1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有选择地存取和控制。
②C2级(访问控制保护)。C2系统具有C1系统中所有的安全性特征,引进了访问控制环境(用户权限级别)的增强特性。该环境具有进一步限制用户执行某些命令或访问某些文件的权限,还加入了身份认证级别。另外,C2级系统对发生的事件还加以审计,并写入日志当中,如开机时间、登录用户信息,这样通过查看日志,就可以发现入侵的痕迹,如果多次登录失败,则可以推测出可能有人想强行闯入系统。此外,用户权限可以以个人为单位授权对某一程序所在目录进行访问。如果其他程序和数据也在同一目录下,那么用户也将自动得到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C2系统比C1系统加强了审计控制。C2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存取控制以用户为单位。
(3)B级
B级系统具有强制性保护功能。强制性保护意味着如果用户没有与安全等级相连,系统就不会让用户存取对象。
B类安全等级由低到高可分为B1级、B2级、B3级3类。
①B1级(标号安全保护)。B1级系统支持多级安全。“符号”是指网上的一个对象,该对象在安全防护计划中时刻被识别和保护。“多级”指这一安全防护可设置在不同级别(如网络、应用程序和工作站等),系统对网络控制下的每个对象都进行敏感标记[1],系统使用敏感标记作为所有强制访问控制的基础,敏感标记必须准确地表示其所联系的对象的安全级别。任何对用户许可级别和成员分类的更改都受到严格控制。采用B1级安全措施的计算机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而定,政府机构和防御承包商是B1级计算机系统的主要使用者。
②B2级(结构化安全保护)。B2级系统除必须满足B1级系统的所有要求外,系统的管理员必须使用一个明确的、文档化的安全策略模式作为系统的可信任运算基础体制。要求计算机系统中对所有的对象设置敏感标记,而且给设备(如工作站、终端和磁盘驱动器)分配安全级别。例如,允许用户访问一个工作站,但不允许访问含有职工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B2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设计时系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面向安全的体系结构,遵循最小授权原则,较好的抗渗透能力,访问控制应对所有的主体和客体进行保护,对系统进行隐蔽通道[2]分析。
③B3级(安全域保护)。B3系统必须符合B2系统的所有安全需求。B3系统具有很强的监视委托管理访问能力和抗干扰能力。B3系统必须设有安全管理员。B3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除了控制对个别对象的访问外,B3系统必然产生一个可读的安全列表;每个被命名的对象提供对其没有访问权的用户列表说明;B3系统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要求用户进行身份验证;B3系统验证每个用户,同时还会发送一个取消访问的审计跟踪消息;设计者必须正确区分可信任的通信路径和其他路径;可信任的通信基础体制为每一个被命名的对象建立安全审计跟踪;可信任的运算基础体制支持独立的安全管理。B3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安全内核,高抗渗透能力。
(4)A级(验证设计保护)
A级系统的安全级别最高。目前,A类安全等级只包含A1级一个安全类别,与前面提到的各级级别一样,该级别包含了较低级别的所有特性。A1类包括了一个严格的设计、控制和验证过程。系统的设计者必须按照一个正式的设计规范来分析系统。设计必须是从数学角度上经过验证的,而且必须进行隐蔽通道和可信任分布的分析。可信任分布的含义是:硬件和软件在物理传输过程中已经受到保护,以防止破坏安全系统。A1系统必须满足下列要求:系统管理员必须从开发者那里接收到一个安全策略的正式模型;所有的安装操作都必须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管理员进行的每一步安装操作都必须有正式文档。
A1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形式化的最高级描述和验证,形式化的隐秘信道分析,非形式化的代码一致性证明。
当然,TCSEC也具有一些缺陷:①集中考虑数据保密性,而忽略了数据完整性、系统可用性等;②将安全功能和安全保证混在一起;③安全功能规定的过于严格,不便于实际开发和测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