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填充焊的单面焊双面成形技巧

填充焊的单面焊双面成形技巧

时间:2024-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形填充层时,焊条除了向前移动外,还要横向摆动。在焊接第一层填充层时,应注意焊接电流的选择,过大的焊接电流会使第一层金属组织过烧、使焊缝根部的塑性、韧性降低。焊接时通常采用直线运条法,焊接过程中不做任何摆动,直至每根焊条焊完为止。焊接时采用短弧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

二、填充焊的单面焊双面成形技巧

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形填充层时,焊条除了向前移动外,还要横向摆动。在摆动过程中,焊道中央移弧要快,即滑弧过程,电弧在两侧时要稍作停留,使熔池左、右侧温度均衡,两侧圆滑过渡。在焊接第一层填充层时,应注意焊接电流的选择,过大的焊接电流会使第一层金属组织过烧、使焊缝根部的塑性、韧性降低。除了焊缝熔合不良、有气孔、夹渣、裂纹、未焊透等缺陷外,大部分是由于第一层填充层焊接电流过大,造成金属组织过烧、晶粒粗大、塑性、韧性降低所致。因此,填充层焊接也要限制焊接电流。

1.平焊技巧

(1)焊条角度。焊条应与焊接前进方向成75°~85°,如图3-49所示。

img102

图3-49 板平焊(填充层)的焊条角度

(2)引弧。前一层焊缝要仔细清渣,特别是死角处的焊渣要清理干净,防止焊缝产生夹渣。在距离焊缝始焊端10~15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焊端施焊。

(3)焊接。焊接时采用月牙形或横向锯齿形运条方法。焊条摆动到坡口两侧处要稍作停顿,使熔池和坡口两侧的温度均衡,防止填充金属与母材交界处形成死角,因清渣不彻底而造成焊缝夹渣。最后一层填充层应比母材表面低0.5~1.5mm,并且焊缝中心要凹,而两边与母材交界处要高,以便盖面焊时能够看清坡口,保证盖面焊缝边缘平直。

2.横焊技巧

(1)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为80°~85°,如图3-50(a)所示。为防止横焊填充层焊接操作不正确,使盖面层焊缝产生下坠现象,在焊接填充层时,焊条与上、下板夹角要有区别,焊接下侧焊道时,焊条与下板夹角为85°~95°,而焊接上侧焊道时,焊条与下板夹角为55°~70°,如图3-50(b)、(c)所示。

img103

图3-50 板横焊(填充层)的焊条角度

(2)引弧。应仔细清理前一层焊道之间、焊道与坡口两侧之间的焊渣,避免焊缝夹渣,在距离焊缝始焊端10~15mm处引弧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焊端开始焊接。

(3)焊接。焊接时通常采用直线运条法,焊接过程中不做任何摆动,直至每根焊条焊完为止。焊道之间搭接要适量,以不产生深沟为准,为避免在焊道之间的深沟内产生夹渣缺陷,通常两焊道之间搭接1/3~1/2,最后一层填充焊高度距离母材表面1.5~2mm为宜。

3.立焊技巧

(1)焊条角度。焊条与板下倾角为65°~75°,如图3-51所示。

img104

图3-51 板立焊(填充层)的焊条角度

(2)引弧。对前一层焊缝仔细清渣,特别是焊点叠加处,焊缝与母材交界死角位置更要认真清理。在距离焊缝始焊端10~15mm处引弧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焊端施焊,每次接头或其他填充层也都按此方法操作,防止产生焊接缺陷。

(3)焊接。焊接时宜采用月牙形或横向锯齿形运条。焊接过程中,焊条摆动到坡口两侧要稍作停顿,使熔池和坡口两侧的温度均衡,以利于良好的熔合和排渣,防止立焊缝两边产生死角。最后一层填充层应比母材表面低0.5~1.5mm,并且中心要凹,而两边与母材交界处要高,以便盖面焊时能够看清坡口,保证盖面焊缝边缘平直。

4.仰焊技巧

(1)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为85°~90°,如图3-52所示。

img105

图3-52 板仰焊(填充层)的焊条角度

(2)引弧。由于仰焊时,焊接电流偏小,电弧吹力很难将熔渣清除,因此,要特别注意清除打底层焊缝与坡口两侧之间夹角处的焊渣,以及各填充层与坡口两侧间夹角处的焊渣。在距离焊缝始焊端10~15mm处引弧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焊端开始焊接,填充层的每次接头引弧也应如此。

(3)焊接。焊接时采用短弧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焊条在运条摆动时,在坡口两侧要稍作停顿,在坡口中间处运条动作稍快,以滑弧手法运条,这样焊接处温度较均衡,能够形成较薄的焊道,焊接飞溅及熔化金属流淌较少。焊接速度要快些,使熔池形状始终呈椭圆形并保持其大小一致,这样焊缝成形美观,同时,均匀的鱼鳞纹也使清渣容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