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盖面焊的单面焊双面成形技巧
盖面焊和填充焊相似,在焊接过程中,焊条角度应尽可能与焊缝垂直,以便在焊接电弧的直吹作用下,使盖面层焊缝的熔深尽可能大些,与最后一层填充层焊缝能够熔合良好。由于盖面层焊缝是金属结构上最外面的一层焊缝,除了要求足够的强度、气密性外,还要求焊缝成形美观,鱼鳞纹整齐,使其不仅有安全感,还要有艺术美感的享受。
1.平焊技巧
(1)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为75°~80°,如图3-53所示。
图3-53 板平焊(盖面层)的焊条角度
(2)引弧。引弧前,应仔细清除最后一层填充层与坡口两侧母材夹角处及填充层焊道间的焊渣,以及表面污垢,在距焊缝始焊端10~15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焊端施焊。
(3)焊接。焊接采用月牙形运条或横向锯齿形运条,焊接电流要适当小些,焊条摆动到坡口边缘时,要稳住电弧并稍作停留,注意控制坡口边缘,使之熔化1~2mm即可。焊接过程中要控制弧长及摆动幅度,防止焊缝产生咬边缺陷,焊接速度要均匀一致,使焊缝表面高低符合要求。
接头的位置很重要,如果接头部位离弧坑较远偏后,盖面层接头的焊缝就偏高;如果接头部位离弧坑较近而偏前时,在盖面层焊缝接头部位会造成焊缝脱节。接头时采用热接法,即更换焊条前,应向熔池稍填些液态金属,然后迅速更换焊条,在弧坑前10~15mm处引弧并将其引到弧坑处划一个小圆圈预热弧坑。待弧坑重新熔化,形成的熔池延伸进坡口两侧边缘各1~2mm时,即可进行正常焊接。
2.横焊技巧
(1)引弧。焊渣清理同板平焊,在距焊缝始焊端10~15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焊端施焊。
(2)焊接。焊接采用直线运条法,不做任何摆动,每层焊缝均由下板坡口始焊,直线焊到终点。每层的多条焊道也是采取由下板开始,一道道焊缝叠加,直至熔进上板母材1~2mm,如图3-54所示。
图3-54 板横焊(盖面层)的焊接顺序与要求
图3-55 板横焊(盖面层)各焊道的焊接角度举例
焊接各道焊缝时,应合理选择焊条与下板的夹角,以图3-54的焊道为例,当焊接第7道焊缝时,焊条与下板夹角为80°~90°,焊道1/3在母材上,熔进1~2mm,其余2/3落在填充层上,如图3-55(a)所示。焊接焊缝中心线附近的焊缝(第8、9道焊缝)时,焊条与下板夹角分别95°~100°和75°~85°,各与前一道焊缝搭接1/2,如图3-55(b)、(c)所示。焊接与上板相接的盖面层焊道(第10道焊缝)时,焊条与下板夹角为85°~95°,如图3-55(d)所示,与前一道焊缝搭接1/2,熔进母材1~2mm。盖面层的各条焊道应平直,搭接平整,与母材相交应圆滑过渡,无咬边。接头通常采用热接法,操作技巧参见板平焊部分。
3.立焊技巧
(1)焊条角度。焊条与板下倾角为65°~70°,如图3-56所示。
图3-56 板立焊(盖面层)的焊接角度
(2)引弧。焊渣清理同板平焊,在距焊缝始焊端10~15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拉回到始焊端施焊。更换焊条引弧时,也按此方法操作。
(3)焊接。焊接采用月牙形或横向锯齿形摆动,焊接过程中,当焊条摆动到坡口边缘时,要稍作停留,并注意控制坡口边缘的母材熔化1~2mm。同时认真控制弧长及摆动幅度,防止出现咬边缺陷,焊条的摆动频率要比板平焊稍快,焊接速度要均匀,每个新熔池应覆盖前一个熔池的2/3~3/4。接头采用热接法,其操作技巧同板平焊。
4.仰焊技巧
图3-57 板横焊(盖面层)的焊条角度
(1)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为90°,如图3-57所示。
(2)焊接。焊接时采用短弧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要合理选择焊接电流,焊条摆动到坡口边缘时,要稳住电弧并稍作停留,将坡口两侧边缘熔化并深入每侧母材1~2mm。注意控制弧长和摆动幅度,防止焊缝发生咬边及背面焊缝下凹过大等缺陷。焊接速度要均匀一致,焊点与焊点搭接要均匀,焊缝余高要符合要求。
采用多道焊时,在焊接过程中也可采用直线运条法,由起点焊至终点,其后各道焊缝也是由起点焊至终点,但是,后一道焊缝要熔合1/3的前一道焊缝,长焊缝可以采用分段焊法或退步焊法。两道焊缝相搭接1/3,每道焊缝焊接前,要仔细清除焊道上的焊渣。接头采用热接法,操作技巧同板平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