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以农房重建为重点,确保受灾群众又好又快安居
彭州市受灾损毁的农村住房达68117户,灾后重建中住房建设是重点。彭州市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解决了规划、建设、资金筹集等难题,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途径和办法,确保了受灾群众又好又快安居。
第一,综合运用灾后重建政策,多种重建方式供群众选择。
2008年6月底,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意见》(成府发〔2008〕46号),提出了原址重建、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异地安置、开发重建等重建方式,特别是利用好国土资源部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利用好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建房资金等举措,可以促进受灾群众集中居住,切实改善受灾群众居住条件。彭州市在深入研究上三级重建政策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引进社会资金进行灾后农村住房建设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了成都市的意见,决定凡纳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统筹挂钩集体建设用地的镇,其城乡统筹资金实行全市平衡,由市政府统一安排,统筹使用。以镇为单位向上申报挂钩项目,而不是以一个村或集中居住区为单位申报挂钩项目,挂钩资金全市统筹,实现了城乡建设用地的全市统筹,解决了一些重建点位因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太少无法实施项目的问题,保证了任何一户重建户都可以选择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或异地安置等重建方式,并能得到政策支持。通过宣传与沟通,受灾农户接受了上述重建政策,基本做到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重建方式。选择原址重建的有9215户,统规自建的有17882户,统规统建的有36102户,异地安置的有4538户,开发性重建的有383户。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对于重建方式选择政府没有强迫群众,而是发动群众自主选择。五种重建方式,每一种重建方式需要付出什么?最终能得到什么?市、镇、村干部们都要反复、耐心地向受灾村民讲解,同时,还根据各家各户的情况帮村民分析,到底哪种方式最适合他们。刚一开始宣传统规统建时压力很大,村民们自己也算账,比如自己修新房要花多少钱;参加统规统建集中居住后,生活成本有所提高、生产半径扩大、自己生活来源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在选择重建方式上,有的群众反复了四五次,甚至多达十次,政府仍然尊重并支持群众的选择。
第二,探索“四性”规划,打造彭州民居。
彭州农房重建并不是简单的恢复重建,而是以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为目标,探索了农房重建“四性”原则,即“发展性、相融性、多样性和共享性”。“发展性”强调了要立足当地实际,考虑长远发展,将现有产业和资源有机整合,突出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多样性”则抓住了以往农村建设风貌千篇一律的弊端,要求要结合地形地貌、民风民俗,塑造多样化的风貌特色;“相融性”指出要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和整治;“共享性”强调要以城市的标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设置,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
首先,彭州市组织了117家规划、建筑设计单位,3家勘察测绘单位,近千名设计和测绘人员,完成了459个永久性安置点的地形图测绘、规划设计工作,要求每个重建点位都要认真落实“四性”原则。所有的规划设计方案,都借鉴深圳市龙岗区的“规划下乡”方式[35],从规划编制到实施的各个环节,坚持走群众路线,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广大村民了解、关心并积极参与到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规划中来。
其次,打造出了“彭州民居”这一新农村形态。彭州民居是指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融合,紧密结合彭州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了配套建设的居住形式和建设模式。其“形”千姿百态、风貌多样,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尊重环境,规模适度;其“神”立足产业的发展性、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享性。彭州民居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与现代城市和谐相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乡村形态,具有浓郁的彭州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建筑表现手法、运用现代建筑的先进理念,形态多样、风格各异,配套完善,安全宜居;既是彭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古彭文明的有机再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了“包容、和谐”的城市精神,是城乡一体化的载体、和谐相融的典范,是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缩影,是成都科学重建、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成功实践。
如磁峰镇的“鹿鸣荷畔”安置点,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建筑与环境相容相生、协调和谐。园区根据自然山体、河道、荷塘和阶地,因形就势,采用“林盘”的空间形态,在聚落间、建筑单体之间结合产业规划形成以两个荷塘等为特色的生态景观带、经济作物带,既体现自然环境景观效果,又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地形、地貌、建筑三者和谐相融,充分体现了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新农村“四性”规划原则。还按照“1+13”的标准完善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套建设。该安置点集中安置磁峰镇鹿坪村、滴水村、皇城村受灾群众3879人、1094户。磁峰镇鹿坪村的高玉华搬进新家后不久,被邀请到央视“小崔会客室”做客。当时她算了一笔账:“鹿鸣荷畔”一栋新居少说值20万元,但村民没花一分钱,如果自己修,房钱得攒10年,还得再花10年挣钱搞发展,“现在,一步到位,鹿坪村的发展至少提前了20年”!
如安置137户、527人的小鱼洞镇江桥人家统规自建安置点。该安置点的建筑风格是以川西民居为主,屋顶以红、蓝为主,房屋墙面使用白、黄、红三种涂料加原木、瓷砖、文化石相结合,增加立体效果,入户路以S形、I形等多种形式加小石路与木板路,溪流贯穿小区,体现了乡村风格。
第三,抓住重建关键环节,又好又快推进农房重建。
在确定重建方式和完成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彭州市开展了农房重建大会战。
一是突出重点。在区域分布上,围绕459个重建点,突出六条公路沿线的重建点,打造一批符合“四性”原则的农村新型社区。这六条示范线上,确实不需要重建的,则通过风貌综合整治来改变灾后形象。在重建模式上,根据群众意愿,把重点放在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和原址重建上,尽可能把群众积极性与适度规模的集中结合起来。
二是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全市城乡灾毁住房重建量大面广,其中农村住房6.8万户,需86.98亿元,城镇住房重建5115户,需22.57亿元;红线外的基础设施配套,比如连接道路、杆线迁改等还需10亿元。三项相加共需约120亿元。在上级的支持下,彭州充分运用城乡统筹的政策,在土地资源的盘活上做文章,基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既让受灾群众得到了实惠,又彻底改善了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经过努力,争取了上级重建政策补贴15.8亿元(农村2万元/户,场镇2.5万元/户);城乡统筹政策拆院并院55亿元(主要用于农村重建户,按约20万元/亩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置换);鼓励政策性住房建设贷款4亿元(由成都与彭州两级国有公司组建个人建房贷款担保公司,成都农村信用社提供优惠贷款。农村户口按每户6万元,场镇居民按每户10万元,最长期限8年,贷款利息下浮5%实施),彭州市直接贷款或成都市财政担保贷款信托投资等25.2亿元;争取国家、省市基础设施补贴5亿元;争取福建省对口援建15亿元。此外,还争取到了约3亿元用于部分毁损房的维修加固,风貌改造等国家、省市支持资金。
三是采取多项技术性措施保证又好又快地开展住房重建。围绕农房重建任务必须在2009年12月底完成这一目标,彭州市从保群众满意、保进度和保质量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进度上,创新性地采取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模式、以工代赈和换工帮建、地质灾害区“先安置后发展”模式、文化上墙措施等。围绕征地拆迁、移交场地、基础设施配套、手续完善、在建工程施工管理、责任量化、竣工验收、资金拨付、示范建设、控制价评审、尾款收取等方面的工作,倒排进度,细化工作方案,制定作战图,要求进展情况每周出报告,每天随机抽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在保质量上,针对群众对建筑质量日益关心的实际,建立健全了三级质量监管体系,质监部门按照服务前移、主动服务的原则,突出抓好对建设工程涉及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等重要控制点的监督。镇村认真履职,特别是要求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议事会质量监督组成员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坚持每天到各个重建点了解、处理问题,不能解决的立即向上报告。围绕建材质量监督、建筑质量监督、规划“四性”监督、群众建房手续完善、资金使用、民工工资、施工秩序、还耕、权属调整、施工安全、地质灾害整治、和谐分房等工作,分别建立了灾后重建房质量投诉受理及责任追究服务中心、灾后重建安置点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指导中心、灾后重建就业和培训服务中心、灾后重建村级管理和公共服务指导中心等服务受灾群众,建立了长远发展机制,消除了群众入住新居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在质量投诉上,建立了建筑质量投诉受理机制,明确了施工质量投诉登记受理、调查核实、整改落实步骤和程序,公开了受理施工质量投诉的电话。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坚决明确表态,并责成施工等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落实;不能当场判定的,及时组织专家调查组到现场进行核实,并且通过广播、电视台等及时向群众通报投诉处理的进展情况及处理结果。对于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或个体工匠、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厉处罚。
如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模式,即由代理业主负责通过法定程序确定项目总承包商,然后,再由总承包商对重建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同步推进招投标,具体负责组织重建项目的实施,可简化程序,缩短招投标的时限,加快重建进度。有的镇重建点位超过40个,镇政府根本没有力量组织实施,对此采取了“国有公司当业主”的办法,借助国有公司丰富的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经验,由他们担当业主,便于重建资金的统筹和项目施工管理,特别是解决了各镇在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和人力的问题,有利于重建工作快速规范地推进。“文化上墙”的办法,解决了风貌建设融入乡土文化的问题。在新兴镇阳平村寿阳泉安置点积极挖掘乡土文化,征求老百姓的意愿,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在该点位民居的外墙上描绘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壁画,从而实现灾后重建与当地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