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粘合强度评价
对粘合剂粘合强度的评价有较多的指标,如剪切强度、均匀剥离强度、不均匀剥离强度、剪切疲劳强度、冲击强度等。但主要是以拉伸剪切强度来评定粘合强度大小。根据粘合接头破坏方式的不同,可将剥离分为下列几种:①粘合性剥离,即粘合剂完全从被粘物上脱落;②内聚性剥离,即粘合接头的破坏是沿粘合剂发生或是沿被粘物发生;③混合剥离,即原来接触处部分脱离,同时粘合剂或被粘物分区域受到破坏。
表4-8列出了不同分子量的聚异丁烯从玻璃纸上的剥离强度。它说明了中等分子量的聚合物应当有最佳的粘合能力,中等大小的分子量既能保证有好的粘结力,同时粘合剂本身又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
表4-8 不同分子量聚异丁烯从玻璃纸上的剥离强度
表4-9列出了各种非极性或弱极性粘合剂玻璃纸的剥离强度,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聚丁二烯中,1、2位的链节比例增加,剥离强度降低。这是因为侧链上的乙烯基数目增多,由于空间效应,使分子扩散能力降低致使剥离强度降低。
共聚物中少量苯乙烯链节将导致粘合力的增加,而大量苯乙烯链节将导致粘合力的降低,这主要是因为扩散能力将随链的柔顺性的降低而降低。
表4-9 各种非极性或弱极性粘合剂粘合玻璃纸的剥离强度
大分子内短侧基的存在对聚合物粘合剂的粘合力有不良的影响,但如果侧基足够长,致使侧基已能起到单独分子链作用时,粘合力便增加。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到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对玻璃纸的粘合力依次增加。
另外,粘合强度还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以及润湿的改善而增加,这些都与表面的预处理有关,至于粘合随粘合剂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加是不能忽略的,其主要原因是粘合剂分子的定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