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过饱和蒸气,过热液体,毛细管凝结

过饱和蒸气,过热液体,毛细管凝结

时间:2024-10-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过饱和蒸气,就是指按照相平衡的条件,应当凝结而未凝结的蒸气。在毛细管内,液体若能润湿管壁,则管内液面为凹形,在一定温度下,对于液面还未达到饱和的蒸气,而对于毛细管内的凹液面可能已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蒸气将凝结成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管凝结。

7.2.3 过饱和蒸气,过热液体,毛细管凝结

1.过饱和蒸气

所谓过饱和蒸气,就是指按照相平衡的条件,应当凝结而未凝结的蒸气。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为新生成的极微小的液滴(新相)的蒸气压大于平液面上的蒸气压,如图7-11所示。曲线0C和0'C'分别表示通常液体和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曲线,若将压力为P的蒸气,恒压降温至t℃(A点),蒸气对通常液体已达到饱和状态,但对微小液滴却未到达饱和状态,所以蒸气在A点不可能凝结出微小的液滴。可以看出:若蒸气的过饱和程度不高,对微小液滴还未达到饱和状态时,微小液滴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存在。例如在0℃附近,水蒸气有时要达到5倍于平衡蒸气压才开始自动凝结,其它蒸气如甲醇乙醇醋酸乙酯也有类似的情况。

img256

图7-11 过饱和蒸气产生的示意图

当蒸气中有灰尘存在或容器内表面粗糙时,这些物质可以成为蒸气的凝结中心,使液滴核心易于生成及长大。当蒸气的过饱和程度较小时,蒸气就开始凝结。人工降雨的原理就是当云层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时,在云层中用飞机喷撒微小的AgI等颗粒,此时AgI颗粒就成为水的凝结中心,使水滴(新相)生成时所需要的过饱和程度大大降低,云层中的水蒸气就容易凝结成水滴而落向大地。

2.过热液体

所谓过热液体是指按相平衡条件,应当沸腾而不沸腾的液体。过热液体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为液体在沸腾时,不仅在液体表面上进行气化,而且在液体内部要自动生成极微小的气泡(新相),但是由于凹液面的附加压力将使气泡难以形成,如图7-12所示,在101.325kPa,100℃的纯水中,在离液面h(0.02m)的深处,若能生成一个半径为10-8m的小气泡,而且已知在100℃时纯水的表面张力为58.85×10-3N·m-1,密度为958.1kg·m-3。由Kelvin公式可计算出小气泡内水蒸气的压力Pr=94.344kPa。由Palace公式可以算出,凹液面对小气泡的附加压力:

P=11774kPa

小气泡所受的静压力:

P=ρgh=0.188kPa

所以小气泡存在时,需要克服的压力为大气压力、静压力、附加压力之和,即:

P'=P大气+P+P=11875.5kPa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100℃时小气泡内的水蒸气压力为94.344kPa,远小于小气泡存在时需要克服的压力,所以小气泡是不可能存在的。若要使小气泡存在,必须继续加热,使小气泡内水蒸气压力等于或超过它应克服的压力时,小气泡才可能生成,液体才开始沸腾,此时液体的温度必然高于该液体的正常沸点。上述计算表明,凹液的附加压力是造成液体过热的主要原因,在科学实验或生产实际中,为了防止液体的过热现象,常在液体中投入一些素烧瓷片或毛细管等物质,因为这些多孔性物质的孔中储存有气体,这些气体可成为新相种子,因而绕过了产生极微小气泡的困难阶段,使液体的过热程度大大降低。

img257

图7-12 产生过热液体示意图

3.毛细管凝结

在毛细管内,液体若能润湿管壁,则管内液面为凹形,在一定温度下,对于液面还未达到饱和的蒸气,而对于毛细管内的凹液面可能已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蒸气将凝结成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毛细管凝结。根据毛细管凝结,从实验测得Pr=Po值,可计算出多孔性物质的孔径大小。硅胶能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新闻印刷中粗糙的纸张对油墨的快速吸收,均可用毛细管凝结来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