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成果精度直接体现产品的最终质量,也是证明生产成果是否符合相关精度要求的主要依据,具体检测方法为对项目生产成果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进行检测。其检查控制流程如图4-14所示。
图4-14 DEM、DTM、DOM成果精度检查控制流程图
4.6.1 DEM、DOM产品
对生成的DEM和DOM成果需进行数学基础100%的检查。两种成果的质量检查采用软件自动检查、人机交互检查或人工校对检查等方法。通常根据具体检查内容,确定采用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
DEM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文件命名及数据格式检查、格网间距检查、DEM范围即起止点坐标正确性检查、高程数据完整性及明显高程异常检查,如图4-15所示。
图4-15 DEM裸地表
DOM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影像分辨率检查、左下角坐标(Xmin、Ymin)和影像高度(Heigh)、宽度(Width)是否正确符合要求检查、影像清晰易读目视检查、反差适中性检查、色调均匀性检查、纹理清晰度检查等。对于彩色影像,目视检查影像色彩是否鲜明有真实感,影像上不能有因作业过程中的失误而造成的肉眼可见的重影,影像上不能有因原始资料质量而造成的斑点和大量云块等现象。经过镶嵌的影像,其镶嵌处色彩要过度自然,无明显的色彩变换,在镶嵌处无因镶嵌引起的重影、模糊或断裂等现象。
若有必要可以进行DEM、DOM叠加检查,更方便发现错误,如图4-16所示。每幅图检查后都要填写表格并记录检查意见。
图4-16 DEM、DOM叠加套合检查
4.6.2 可量测斜片影像与三维模型产品
三维模型是基于激光点云数据、通过正拍航片和斜片影像建模生成的。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控制主要是基于地物(主要是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拓扑关系来实现的。通常激光点云的质量精度直接影响三维模型成果的精度,而DOM平面位置精度直接影响斜片的配准精度,因此,只有在保证激光点云和DOM数据精度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理想的斜片和三维模型精度。
斜片影像和三维模型的质量特性评价主要是根据位置精度、斜片以及纹理影像质量、三维模型质量三个方面来体现。如表4-1所示。
表4-1 斜片影像和三维模型质量评价依据表
斜片影像和三维模型的质量检查采用软件自动检查、人机交互检查、人工校对检查等方法,如图4-17所示。具体操作时根据检查内容,确定采用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
图4-17 斜片与三维模型质量控制和检查流程示意图
1.可量测斜片影像
通常采用目视检查方法对斜片影像进行检查,其内容包括是否清晰易读、反差是否适中、色调是否均匀一致、纹理是否清楚、影像色彩是否鲜明有真实感、影像上是否有斑点和云块,等等。
(1)斜片配准精度检查
斜片配准精度检查是通过在斜片上选取的一定数量的地表平面检测点和间距,通过检测点和间距的精度来度量斜片配准精度。
检测点的获取一般有以下几个方式和原则:
①检测点由产品检测单位自行在正射影像(DOM)和地表模型(DTM)上抽取供检查使用。
②抽取的检测点应是便于在实地野外检测或比例尺较大一级的线划图、数字栅格图等上明显判读的地物点。
③每张斜片的检测点和间距数量视地形情况和实际情况而定,在图幅内尽量分布均匀。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如黄土沟壑区、喀斯特地区等需多选点,地势平坦地区可以适当减少检测点个数。
(2)斜片精度检测方法
斜片精度检测主要包括野外实地检测法和利用现有高精度资料检测法。其中利用现有高精度资料检测法可以分两种形式:
①在高精度正射影像等上读取明显地物点的平面坐标,与斜片上同名点的高斯平面坐标值进行比较。
②在高精度正射影像上量取明显间距长度,与斜片上同样量取同名间距长度值相比较。
2.三维模型
三维模型的检测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套合对照正射影像和斜片,通过目视检查是否存在漏建模型,所建模型是否和正射影像、斜片上图像表现一致,所建模型是否符合项目规定的精细要求,模型纹理是否完整正确、清晰。
(2)在激光点云上量取或实地量取模型高度、长度,与在模型上读取出的高度和长度进行比较,从而判定三维模型的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