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伺服电动机
伺服电动机是把输入的电信号(如电压)变为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的电动机。无信号到来,伺服电动机转子静止不动;有信号到来,转子就立即转动,当信号消失,转子立即停止。伺服电动机能带动一定的负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所以又称为执行电动机。
伺服电动机分为直流和交流两大类。直流伺服电动机输出功率较大,可达几百瓦;交流伺服电动机输出功率较小,通常只有几十瓦。
1.直流伺服电动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及原理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同,是一种体积和容量都很小的直流电动机。按磁极的种类分为两种:一种是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它的磁极是永久磁铁;另一种是电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它的磁极是电磁铁,磁极外面套着励磁绕组。按控制方式又分为电枢控制和磁场控制两类。磁场控制性能不如电枢控制性能好,很少使用。以下只对电枢控制的工作原理做介绍。
电枢控制时,在电枢绕组(即控制绕组)上加控制电压U 2,用以控制输出的转速和转向;在励磁绕组上加恒定直流电压U 1,用以产生恒定的磁通φ。原理接线如图8-14所示。
图8-14 电枢控制时的原理接线图
如果不考虑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反应的影响,可得到与他励(并励)电动机一样的机械特性,即:
由于磁通φ恒定,当U 2不同时,机械特性实为一组平行的直线,如图8-15所示。
图8-15 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控制时的机械特性
由图可见,在一定的负载转矩下,电动机的转速随电枢电压升高(降低)而升高(降低),且电枢电压增加与转速增加之间成正比关系。当U2=0时,电动机立即停转,当U2极性改变时,电动机就反转。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较硬。
2.交流伺服电动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就是两相异步电动机,它的定子上有空间相差90°的两相分布绕组,一相为励磁绕组f,与励磁电源连接,另一相是控制绕组K,与控制信号相连接。它的转子结构有笼形和非磁性杯形两种,笼形转子结构与笼形异步电动机相同,不同的是在材质上转子导体用电阻率高的铸铝或青铜做成。非磁性杯形转子外形如茶杯,壁薄,质量轻,惯性小,多用高电阻的硅锰青铜或铝锌青铜制成;此外,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有固定的内转子,以减小磁路的磁阻。笼形与杯形转子伺服电动机结构如图8-16所示。目前主要是应用笼形转子的伺服电动机。
图8-16 交流伺服电动机结构
交流伺服电动机像直流伺服电动机一样具有伺服性,即控制信号强时,电动机转速高;控制信号弱时,电动机转速低;控制信号消失,电动机停止转动。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非常相似,如图8-17所示为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原理图。当它的励磁绕组接通励磁电源,控制绕组接通控制信号后,两绕组将流过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流,则气隙磁场变为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又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在控制电压消失时,由于其一相绕组通电运行时的电磁转矩是制动性的,因而交流伺服电动机立即停止,并不产生自转现象。
图8-17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原理图
如图8-18所示为交流伺服电动机在控制电压消失后,只有一相绕组通电运行时的机械特性。正转电磁转矩特性曲线T+=f(s)上,时的临界转差率
,T−=f(s)与T+=f(s)对称,可得电动机总电磁转矩T=f(s)(图中阴影部分)。在0<s<1,即0<n<n1时,T<0,为制动转矩;在1<s<2,即-n1<n<0时,T>0,也为制动转矩。所以,控制电压消失后,一相绕组通电运行时的电磁转矩是制动性的,这样就避免了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自转而具有伺服性。
图8-18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交流伺服电动机转速的大小与励磁电压的大小、控制电压的大小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均有关系。因此,只要改变三个量中的一个或两个量均可改变电动机转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