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 交流接触器
1.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灭弧装置以及其余辅助部件等四部分组成,如图9-13所示为交流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示意图。
图9-13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
(1)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由电磁线圈、动铁芯衔铁和静铁芯等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是将铜导线绕制在铁芯上制成的。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以减少铁芯中涡流损耗,避免铁芯过热。在铁芯上装有一个短路铜环,其作用是减少交流接触器吸合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称为短路环,其材料为铜或镍铬合金等。
(2)触点系统
触点系统主要用于通断电路或传递信号,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以通断电流较大的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辅助触点用于通断电流较小的控制电路,起电气连锁作用,故又称连锁触点,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
(3)灭弧装置
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在交流接触器中常采用的灭弧方法有电动力灭弧和栅片灭弧。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灭弧装置用来熄灭触点在切断电路时所产生的电弧,保护触点不受电弧灼伤。
(4)其他部件
其他部件主要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等。
2.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交流接触器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将铁芯磁化,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使它克服反作用弹簧的弹力向着静铁芯运动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当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动触点与静触点脱离,触点恢复线圈未通电时的状态。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3.交流接触器的特点及选用
(1)交流接触器的主要特点
①交流接触器电磁线圈电流小,控制安全可靠。
②动作迅速,可以频繁操作。
③可以用附加按钮实现多处控制一台电动机或遥控功能。
④交流接触器具有失电压或欠电压保护作用,当电压过低时,电磁线圈吸力变小,拉力弹簧使衔铁和拉杆动作,接触器自动断电。
(2)接触器的选用
接触器的选用主要是选择型号、负荷的类型和工作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负载条件的影响。
①选择接触器的类型
交流接触器按负荷种类一般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一类交流接触器对应的控制对象是无感或微感负荷,如白炽灯、电阻炉等;二类交流接触器用于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三类交流接触器的典型用途是鼠笼形异步电动机的运转和运行中分断;四类交流接触器用于笼形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反接制动、反转和点动。
②选择接触器的额定参数
根据被控对象和工作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及工作制等确定接触器的额定参数。
a.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一般按实际电网电压选取。
b.对于操作频率不高的电动机,如压缩机、水泵、风扇、空调、冲床等,接触器额定电流大于负荷额定电流即可。
c.交流回路中有电容器时,电容器需要投入电网或从电网中切除,接触器选择应考虑电容器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的,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可按电容器的额定电流的1.5倍选取,
d.用接触器对变压器进行控制时,应考虑浪涌电流的大小,一般可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倍选取接触器。
e.对于电热设备,如电阻炉、电热器等,选用接触器时可不用考虑启动电流,直接按负荷额定电流选取。
4.交流接触器的安装使用
(1)安装前应先检查接触器线圈的电压是否与控制电源的电压相符,然后检查各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有无卡阻现象。最后将铁芯极面上的防锈油擦净,以免油垢凝滞造成断电不能释放的故障。
(2)安装时,接触器底面应与安装面平行,倾斜度应小于5°。
(3)安装时,切勿使螺钉、垫圈等零件落入接触器内,以免造成机械卡阻和短路故障。
(4)接触器触头表面应经常保持清洁,不可涂油。当触头表面因电弧作用而形成金属小珠时,应及时铲除。当银及银合金触头表面产生氧化膜时,由于接触电阻小,不能锉修,否则将缩短触头的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