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 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基础
1.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的内容与要求
分析电气控制线路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说明书
设备说明书由机械(包括液压部分)与电气两部分组成。在分析时首先要阅读这两部分的说明书,了解以下内容:
① 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设备传动系统的类型及驱动方式、主要技术性能、规格和运动要求等。
② 电气传动方式,电机、执行电器的数目、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用途及控制要求。
③ 设备的使用方法,各操作手柄、开关、旋钮、指示装置的布置及其在控制线路中的作用与机械、液压部分直接关联的电器(行程开关、电磁阀、电磁离合器、传感器等)的位置工作状态及其与机械、液压部分的关系,在控制中的作用等。
(2)电气控制原理图
电气控制原理图是控制线路分析的中心内容。它一般由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保护及联锁环节,以及特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在分析电气原理图时,必须阅读其他技术资料结合起来。例如,各种电动机及执行元器件的控制方式、位置及作用,各种与机械有关的位置开关、主令电器的状态等,只有通过阅读说明书才能了解。
2.电气原理图阅读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电气原理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如下:
(1)分析主电路
无论线路设计还是线路分析都应从主电路入手,而主电路的作用是保证整机拖动要求的实现。从主电路的构成可分析出电动机或执行电器的类型、工作方式、启动、转向、调速和制动等基本控制要求。
(2)分析控制电路
主电路的控制要求是由控制电路来实现的。运用“化整为零”、“顺藤摸瓜”的原则,将控制线路按功能不同划分成若干个局部控制基本回路,从电源和主令信号开始,经过逻辑判断,写出控制过程。如果控制线路比较复杂,则可先排除照明、显示等与控制关系不密切的电路,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分析。
(3)分析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包括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显示、电源显示、参数测定、照明和故障报警等部分。辅助电路中很多部分是由控制电路中的元件来控制的,所以在分析辅助电路时,还要对照控制电路进行分析。
(4)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
生产机械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实现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选择拖动、控制方案以外,在控制线路中还应设置一系列电气保护装置和必要的电气联锁。在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过程中,电气联锁与电气保护环节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能遗漏。
(5)分析特殊控制环节
如产品计数装置、自动检测系统、晶闸管触发电路和自动调温装置等。这些部分往往自成一个小系统,其读图和分析方法可参照上述分析过程,灵活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变流技术、自控系统、检测与转换等知识逐一分析。
(6)总体检查
经过“化整为零”,逐一分析了每一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还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线路,看是否有遗漏。特别要从整体角度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清楚地理解原理图中每一个电气元器件的作用、工作过程及主要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