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的尺寸和表面品质是其重要的实用指标,如抛光砖的表面光洁度影响砖面的美观及清洁的难易程度。国标GB/T3810.6-1999规定:抛光砖的光泽度不小于55°。同样,其尺寸的精确与否对大面积铺贴后的整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多块砖偏差的积累会导致铺贴后大尺寸的偏差,严重破坏装饰效果。国标GB/T4100.1-1999对各类砖都有不同的尺寸偏差要求及严格的测定方法。其中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允许偏差;模数砖名义尺寸连接宽度,非模数砖工作尺寸与名义尺寸之间偏差;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根据使用情况,分别对陶质、炻质、瓷质砖有不同的要求。
15.4.1 陶瓷墙地砖尺寸与要求
生产厂应选用以下工作尺寸:
(1)模数砖:名义尺寸连接宽度允许在3~11mm之间。
(2)非模数砖:工作尺寸与名义尺寸之间的偏差不大于±3mm。
15.4.2 釉面内墙砖的尺寸要求(GB/T4100-92)
釉面内墙砖的尺寸要求如表15.1~15.4所示。
表15.1 釉面内墙砖的规格尺寸(mm)
表15.2 釉面内墙砖的规格尺寸与允许偏差(mm)
表15.3 釉面内墙砖的规格尺寸与平整度要求(mm)
表15.4 釉面内墙砖的边直度与角直度规定范围
15.4.3 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的尺寸与要求(GB/T11947-89)
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的尺寸与要求如表15.5和表15.6所示。
表15.5 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的主要规格尺寸与允许偏差(mm)
表15.6 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的最大允许变形范围(mm)
15.4.4 陶瓷锦砖尺寸与要求(JC456-92)
单块砖边长不大于50mm,砖联分正方形、长方形,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如表15.7和表15.8所示。
表15.7 陶瓷锦砖尺寸允许偏差(mm)
表15.8 每联锦砖的线路、联长尺寸及允许偏差(mm)
15.4.5 无釉陶瓷地砖尺寸与要求(JC501-93)
无釉陶瓷地砖尺寸与要求如表15.9和表15.10所示。
表15.9 无釉陶瓷地砖尺寸和允许偏差(mm)
表15.10 无釉陶瓷地砖变形允许最大范围(mm)
15.4.6 瓷质砖尺寸与要求(JC665-1997)
瓷质砖的尺寸与要求如表15.11-15.13所示。
表15.11 瓷质砖主要规格尺寸(mm)
表15.12 瓷质砖尺寸允许偏差
表15.13 瓷质砖变形允许最大范围(mm)
15.4.7 建筑陶瓷表面品质
建筑陶瓷的表面品质主要是确认表面缺陷的多少情况,缺陷包括以下内容:
(1)裂纹:在砖的表面、背面或两面有可见的裂缝。
(2)釉裂:釉面上有不规则如头发丝的微细裂纹。
(3)缺釉:施釉砖釉面局部无釉。
(4)不平整:在砖或施釉砖的表面有非人为的凹陷。
(5)针孔:在施釉砖表面的针状小孔。
(6)橘釉:釉面有明显可见的非人为结晶,光泽较差。
(7)斑点:砖的表面有明显可见的非人为的异色点。
(8)釉下缺陷:被釉覆盖的明显缺点。
(9)装饰缺陷:在装饰方面的明显缺点。
(10)磕碰:砖的边、角或表面崩裂掉细小的碎屑。
(11)釉泡:表面的小气泡或烧结时释放气体后的破口泡。
(12)毛边:砖的边缘有非人为的不平整。
(13)釉缕:沿砖边有较明显的釉堆集成的隆起。
根据在一定的距离下观察砖面缺陷情况,将砖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如:至少有95%的砖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定为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1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定为合格品。
从目前情况看,消费者对建筑陶瓷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相关行业标准也高于建筑陶瓷目前的国标,如江苏省地方标准《住宅装饰质量标准》DB32/381-2000,对于地砖接缝高低差要求≤0.5mm。如果根据这一标准要求,满足目前国家标准的抛光地砖产品铺贴效果很难达到验收要求,即使是执行某些企业±0.1%的内控标准也会存在一定困难。从目前瓷质抛光砖的质量纠纷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表面平整度、色差、吸污,其中表面平整度比例近50%,远远超过其他缺陷。由于陶瓷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变形是绝对的,不变形是相对的。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铺贴方法不当等原因都会造成装饰效果不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