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试点阶段(2006~2007年)
2006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从产业层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要求,提升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有效地解决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基础/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快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改变高端失守、低端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2006年12月2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作为抓手,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工作。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从提升我国战略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以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效结合为主线,按照“市场机制、政府引导”、“鼓励创新、注重探索”、“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针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转变增长方式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从有一定基础、需求迫切的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等四大行业率先进行试点。2007年6月10日在京召开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暨试点启动会”,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会上签约成立,拉开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的联盟试点工作的序幕。
之所以选择这些领域引导构建战略联盟进行试点示范,一是基于有需求,我国钢铁产量占全球1/3以上,但产业大而不强,集中度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在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时代背景下,突破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煤化工技术受制于人,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资源环境的压力;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机行业小、散、弱,产品档次低,与国际差距巨大,不能满足装备现代农业的要求,亟须提升竞争力。二是产业的重要性,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亟须通过重大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这些行业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多年来在合作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有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的愿望和基础。
(1)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自“十五”以来,我国钢产量就一直居世界第一位,钢产量占全球1/3以上,产能达7亿吨。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钢铁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提高,但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资源、环境等的巨大制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①联盟产生的背景
钢铁行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环境等的巨大制约,延续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维系,进行绿色、可循环的技术创新迫在眉睫。一是,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面临着原料紧张、资源透支、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等瓶颈。资源供给压力大,我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已占全球铁矿石贸易总量的40%,导致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钢铁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也构成压力,我国吨钢水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1倍;能耗比国际领先水平高出15%~20%;钢铁生产粉尘排放量占全国的14%;CO2排放量占全国的10%,SO2排放量占全国的5%;一些高附加值产品仍依赖进口,与钢铁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二是,依靠技术引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已经走到尽头。在一轮一轮引进国外技术背后,是国外竞争对手已经在超前技术与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方面设下了更大的包围圈。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无法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三是,技术创新的风险愈来愈大。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技术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靠单一企业独立投入实在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借鉴国外产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探索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②组建思路
联盟围绕大型焦炉能源高效转换技术、超大型高炉系统工艺技术、全量铁水“三脱”预处理技术、大板坯高速连铸技术、冶金煤气干法除尘技术、高品质薄板生产技术及高品质中厚板生产技术,充分利用行业现有的技术、新开发的先进工艺与装备,通过联合研究开发,自主创新集成出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使我国钢铁工业实现冶金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解决资源、能源可供性问题,提高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
③组织结构
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等六家大型钢铁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三所钢铁领域大学以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联合组建,其中六家大型钢铁集团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25%。
④目标与运行
联盟成立后,充分利用联盟中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现有研究开发机构的科研条件,建立协作机制,经过3~5年的努力,争取基本形成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开发出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并向企业推广,解决行业在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问题,保证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联盟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为依托,围绕钢铁工业的节能环保、冶炼、重要产品及相关工艺技术和流程的集成综合等领域的15个课题,及58个专题,聚集了14家大型钢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近800人参加了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一些科技成果。如,首钢曹妃甸钢厂在实现100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同时,全年利用余热余能发电50亿度左右,利用废渣制造水泥430万吨,实现吨钢能耗降低12%,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2)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油气资源相对匮乏。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对我国能源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①联盟产生的背景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达1万亿吨,居世界第三位。2008年,煤炭产量27.16亿吨,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耗总量的76.6%和69.4%,占世界的39.4%,是世界第一产煤国。相对而言,油气资源相对匮乏,我国石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6%,天然气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2%。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石油对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08年石油进口量为1.7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9.8%。调整能源结构,需要煤(能源)化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从行业特征看,煤(能源)化工行业主要表现为:技术多样化、技术含量高、工艺过程复杂、产业链长、产品繁多、投资巨大、环境保护要求高等。目前,我国煤化工行业技术基础薄弱,研发力量分散;单元技术多,成套技术少;科研成果多,可转化的技术少;引进技术多,自主创新技术少;煤化工的重大核心技术基本由外国公司掌握。煤化工行业的技术发展,催生了“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
②组建思路
以煤化工行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服务为对象,以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为重点,以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集成系统技术为己任,按照产业链组建联盟,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以降低行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③组织构成
联盟主要成员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兖矿煤业集团公司、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博源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煤化工生产企业;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等工程公司、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备制造企业。联盟聚集的科技资源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④目标与运行机制
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联盟已有基础,面向市场需求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替代引进技术等社会热点,着眼于产业化技术,关注重大单元技术,更注重系统集成;通过3~5年或更长时间(5~15年)的努力,形成成套技术和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建设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平台,建立联盟的技术转移和扩散机制,形成合理的人才交流与培养机制。
在联盟协议和项目协议的双重约束下,联盟成员享有联盟的创新资源,从创新成果使用和推广中受益。其运行机制,突出体现的是开放,一是成员的开放,不断吸收新的创新资源,吸收能对联盟发展有利的具有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的单位;二是资源的开放,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共享;三是成果的开放,不得阻碍技术成果的推广。
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筹集资金近7亿人民币,用于产业化技术的创新活动,主要包括:煤热解技术工业示范装置、先进气化技术工业示范装置、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试验装置、新型催化材料制备工业试验装置等。
(3)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①联盟产生的背景
在我国,煤炭消费量约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0%左右。预计将来,煤炭仍将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由于大量煤炭消耗直接和间接地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也一直不容乐观。煤炭的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不仅是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满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以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利于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的需要。
②组建思路
以某一产业技术为聚焦点,龙头企业牵头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市场”转变成产学研链条的链接点,有效地激活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利于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有利于推动企业率先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使他们发挥技术和装备使用龙头企业的导向及引领作用,从而带动我国相关行业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③组织构成
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神华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交大、哈工大、煤科总院等18家单位发起。联盟将先期开展煤炭采掘关键装备本土化、神华煤电厂锅炉高效安全燃烧技术、神华煤炭转化技术三个项目的协同攻关和研发。
④目标与运行机制
联盟本着自愿平等、利益共赢、风险共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构建了煤炭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促进产学研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等方面有所突破。通过联盟这种有效形式把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打通技术创新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渠道,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通过联盟这种形式提供平台和组织保障,使产学研结合开展技术创新,通过需求拉动与技术推动结合的过程,实现各方互补互学、互利互惠。
(4)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入主我国农机行业,农业装备技术创新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农业机械价格居高不下,使得农业机械化生产综合成本增加,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集中需要的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高速水稻插秧机、机械采棉机等大型高端设备市场几乎都被外资公司垄断。我国农机企业的发展受到大型和小型两方面的挤压,生存空间日渐狭小。
①联盟产生的背景
我国农业装备整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以联合收割机为例,世界发达国家的开发周期为12~18个月,我国开发周期为2~3年;世界发达国家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为70小时~100小时,我国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只有30小时~40小时。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农业装备生产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农机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原始创新匮乏。几十年来,农机行业基本上走的是技术引进、跟踪模仿的路子,缺少原创和核心技术,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来源几乎全部依靠引进,涉及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等重要商品生产的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提高农业装备的技术创新能力迫在眉睫。
②组建思路
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面向市场、平等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聚集一批积极投身于农业装备产业技术进步、从事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服务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③组织构成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4所高等院校,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等3家农业科研机构共同组建。
④目标与运行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行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装备,使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10年。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企业为主体筹集资金,建立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基金;充分发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现有科研条件和产业优势,结合产业重大技术需求项目为依托,重点开展农业装备共性技术研究,主要包括:
——以农业装备数字化建模、虚拟设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以可靠性强化实验检测、测控技术与仪器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以负荷反馈调控、故障诊断为主要内容的自动监测技术研究,提高产业基础技术素质。
——开展重大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产品联合创制,主要包括: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多功能作业关键技术设备研究,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研究,88.24kW(125HP)以上拖拉机配套作业机具研究,定位变量智能作业机械研究,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究,全程品质保障为重点的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提高重大产品的供给能力。
——开展农业装备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推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应用。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后,已筹措研发基金3100万元。资金使用由竞标形式全部用于联盟所确定的研发工作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