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县域产学研战略联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国90%以上的国土面积、80%以上的人口在县域。县域经济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县域层面尤为突出。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2008年江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1%。近年来江阴在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我国县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成功经验。
江阴是国家科技部的“一带两园三基地”,即沿江国家新材料产业带,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火炬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化基地。2006年,江阴市提出要在省内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江阴经济要实现新一轮的优化发展,就必须在依靠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但江阴除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之外,没有自己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区域产学研联盟,集成全国的创新资源与人才资源,是江阴发展的唯一选择。2006年10月,在科技部和江苏省科技厅的领导和指导下,江阴市组建了由首批全国30所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江阴市68家重点骨干企业及高新技术创业园共同参与的中国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
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以建设创新型江阴,服务于江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以突破关键性技术、共性技术与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成果为重点,加快实现技术创新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的无缝对接、自主创新链上中下游的自然耦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江阴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为全国推进区域产学研合作探索有益的经验。
(1)取得的成效
经过三年的发展,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行业特点,在中科院化学所、东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微电机所、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0多所相关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江阴市七个行业的18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纺织、化工、金属材料及制品、能源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装备制造七大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了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七大产业技术联盟的格局。目前,成员单位已发展到近200家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500多家江阴重点企业,促成全市506家重点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多项。这些产学研合作项目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55亿元,带动项目总投入超过140亿元,形成产品销售1000多亿元。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上级扶持资金3.5亿元,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项目支持的有8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3项,各类省级以上科技计划500多项。
(2)主要做法
以“新合作、新技术、新产业”为核心的“三新”产学研推进计划,通过出台联盟规划、制定扶持政策、组建专业联盟、推进联盟活动、构筑项目超市、引进高端人才、搭建融资平台、建设创新载体、组织企业家境外培训等创新举措,推动全市产学研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带动了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创投基金的设立,为优秀的“三新”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推动了江阴新能源、新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3)江阴经验
江阴经验之一:明确产学研合作重点。引导企业依托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新合作,通过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打造了一条由研发→产业的直通线,进而有力地促进产业优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脱颖而出。
江阴经验之二:“量身对接”新技术。将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定位为江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智库”,江阴市委、市政府积极鼓励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江阴产业发展需求,借智借力转型发展,通过“量身对接”新技术,成功地破解了一大批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激发了传统产业的新活力,推动了江阴传统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政策引导企业依托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江阴经验之三:引进高层次人才。江阴设立了2亿元的专项人才扶持基金,启动了“江阴千人计划”,通过引进国际前沿领域的“领军人才”或创业团队,培育一个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成了江阴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拓展创新型经济的“动车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