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居第7位。电线电缆是宜兴市的支柱产业,占宜兴市经济的三分之一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全市规模以上电线电缆生产企业72家,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28.85亿元;宜兴电线电缆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10%,行业3家龙头企业宜兴就占2家(远东控股、江南电缆),获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15个、无锡市名牌产品26个、驰名商标4个、著名商标9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拥有30条国内最先进的中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亿元。
(1)联盟产生的背景
宜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吃苦耐劳的民风,助推了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电线电缆行业不仅成为了宜兴的第一支柱产业,也已经形成了从机械制造,辅料提供,金属压延到线缆成品的完整的产业链。虽然宜兴电线电缆已具规模,但只是企业的“聚集”,大部分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除500kV超高压交联电缆和特种电缆外,其他普通线缆项目均为国家限制类项目;同时,产品雷同导致恶性竞争,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下,宜兴电线电缆要保持可持续稳定增长,必须摆脱企业与企业竞争的局面,走联盟发展之路,提高电线电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2)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2007年,由宜兴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原电线电缆行业协会,成立了宜兴电线电缆行业联盟。其主要任务是在行业中建立起1~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一批企业研发机构,解决由企业共同提出的本地区线缆行业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
宜兴电线电缆行业联盟是一个以市科技局为纽带的松散性联盟,由18家企业与6家科研院校一起组成,企业包括全国销量第一的远东集团、江南电缆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规模线缆企业,科研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哈理工、江苏工业学院、上海电缆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从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实验室小试、中试到规模化生产形成一条完整的线。日常办公场所在行业协会。
(3)政府在联盟发展中的作用
宜兴电线电缆行业联盟是一个松散性、非契约性的联盟,市科技局在中间起到了纽带和主导作用。市科技局在企业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具有制定科技计划的职能,通过科技计划来引导企业实现技术进步。自成立联盟后,通过下发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瓶颈、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连续两年在科技计划中把联盟企业提出的关键技术列入指南重点支持目录,重点支持联盟内部科研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制约本地区电线电缆行业整体发展的技术问题;支持科研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整合企业的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共同参与到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中去。两年来,在科技计划的支持和行业协会的协助下,联盟开展了2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联盟企业中建立了2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10家企业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在企业原有技术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联盟内外电线电缆企业培养从生产一线到管理岗位的各类人才。
(4)联盟运行效果
建立宜兴电线电缆行业联盟的目的基本达到。宜兴电线电缆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避免恶性竞争,企业才能长久生存。创新机制初见成效,企业已经开始主动与科研院校合作,舍得下本钱进行研发投入。从行业发展看,企业间差异化发展的格局日益显现,区域行业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但宜兴电线电缆行业联盟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由于主要通过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来支持联盟的发展,故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作用不明显。联盟下一步的发展将逐渐减少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主要以高技术含量项目的开发集聚联盟内的科研单位、生产企业,通过利益纽带促进联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