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图书的发展演变
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图书的形态发生了多样的变化。真正的起源已很难考证,甲骨文是我们今天可见到的最早的图书雏形。早期古人记事的方式十分稚拙,文字的出现取代了结绳记事、岩壁作画等早期的记录形态……,为真正的图书产生奠定了基础。通常人们将甲骨文、钟鼎文、石刻文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雏形。(图1-1)
图1-1 甲骨文图片
1.1.1 图书材料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文字载体是甲骨片、青铜器和石头,刻在甲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钟鼎文,凿刻在石鼓上的文字称为石鼓文。虽然它们能保存文字,起到保存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作用,但是它们不能人手传阅,传递信息的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简册与版牍
我国最早的图书形式是简册与版牍。简册始于周代,秦汉时期最为盛行。简册也称简策(“策”是“册”的假借字),它的组成形式是:把竹子加工成统一大小形状的竹片,放置在火上烤,使其水分蒸发,目的是防止日久变形和被虫蛀,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此为竹简(图1-2)。用绳子把竹简连起来称之为“册”。竹简由此而得名。牍,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是以片为单位,一般用于书信,字数寥寥。
图1-2 简册图书
2)缣帛
简册虽能承担文字,实现传播信息的功能,但是它也有弱点:厚重,不便翻阅,又难以携带。与简册木牍同时出现的有一种轻柔的书写材料:缣帛。缣,丝状的淡黄色绢。帛,是丝织品的统称。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是中国的首创。从那时起,缣帛一直作为图书载体而使用,因其便于携带,且书写面积大,字迹也很清晰,但是因为其价格昂贵,一般只用于珍贵经典、神圣文字的书写和图画的绘制(图1-3)。
3)纸
简册木牍的笨重,缣帛的昂贵,都不利于文字的广泛传播。于是,在东汉开始出现用纸来制作图书。纸具备缣帛的轻柔,与缣帛比,更易成型,且造价也比缣帛低,所以纸是促进图书发展演变的重要材料。我国祖先发明的纸前后有两种:一种是丝质纤维为原料的纸;另一种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东汉蔡伦在前人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麻等原料采取剥皮、沤烂、蒸煮、杵捣等工序造出的“蔡侯纸”。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不便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蔽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称“蔡伦纸”(图1-4)。到魏晋时期,造纸技术、用材及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几乎接近了近代的机制纸。东晋末年,正式规定用纸取代简缣作为书写工具——废简用纸。从此,确立了纸作为唯一文字载体的神圣地位。
图1-3 帛书
图1-4 古代造纸工艺流程图
1.1.2 图书复制方法的发展
图书的流通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图书的复制内容包括图形的复制和文字的复制。图书的复制方法也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
1)指印复制
指印复制,顾名思义就是以手掌或手指捺印。对于不识字的人,以指纹标明身份以示签押,它属于个人独有,无法用来复制。(图1-5)
图1-5 指印画
2)手抄复制
蒙恬在公元前3世纪发明了毛笔。毛笔的发明给文书的撰写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手抄是早期图书的复制手段。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25000余卷佛经,绝大部分为手抄本。晋代的《陀罗尼神咒经》是现存最早的手抄本之一。纸发明以后,便利、经济的纸张使得抄书的风气更加兴盛,尤其是汉末,佛教从印度传入,在我国大为盛行,芸芸众生,大抄佛经。佛经成了传抄复制最多的图书,抄写职业也应运而生。(图1-6)
3)印章复制
印章被认为是印刷术发明的技术先驱。“印”在汉代意指“印章”,它是复制文字最原始最机械的方法。古代以简册或木牍书写文字,为了保密和区别真伪,在送出之前,放入匣内,用绳捆扎,上面用一小块黏土作为封泥,再加盖印记,作为防伪标记。印石可用玉、石、陶泥、象牙、兽角等材质刻成,也可用金、银、青铜烧铸而成。(图1-7)
图1-6手抄本
图1-7 印章图
4)拓印与漏印复制
“拓”是指在石、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所刻图文的表面覆盖纸张,加以捶印,有刻纹处纸张陷入,再施以墨拓取得墨底字或图像的方法。其原理与木板印刷极为相似。(图1-8)
“漏印”是将一张厚纸作为漏版,在上面用针刺出所要印制的图文,将它放在纸上,再在版上施以墨彩,墨从针孔渗下,下面就印出所要的图文。
5)雕版与活字印刷术复制
明朝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记载:“雕版肇始于隋朝,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由此可见,我国采用雕版方法来印制图书,在隋朝已形成,进入五代,雕版印刷图书的方法已经被官府正式采纳,并且用来印制各种图书。雕版印刷即木刻凸版印刷,它是在平整的木板表面,将不需要的图文空白部分凹下去雕刻,留下图文线条和块面,刷上墨浆,再覆以纸张,加以压磨,完成印刷。随着社会的发展,雕版印刷由于费工耗材等缺陷,在北宋年间,被活字印刷技术取代。刻版工匠毕昇,用胶泥制成字胚,刻字后,用火烧制成各式大小的陶制活字,通过排版可以灵活地反复应用,结束了笨重的雕版印刷方法。活字印刷解放了生产力,影响了整个世界。(图1-9)
图1-8 拓印图
图1-9 活字印刷
1.1.3 图书装帧形式发展
1)简册式
纸发明之前,文字写在竹简上,竹简用绳编制成册,再卷成一卷。这个形式对后期图书影响甚大。主要结构有:
(1)赘简
简册最前面的两片不写字,谓之“赘简”。它卷起后放置于外面成为护封。现代图书的护封,即源于“赘简”。
(2)界栏
简册展开,文字竖行写在每根简上,简与简之间的中缝恰似现代图书排版中把文字隔开的界限,后世卷轴书、册页书,皆画界栏。(图1-10)
图1-10 简册图书结构
2)卷轴式
(1)卷轴装
卷轴装始于帛书,由卷、轴、飘、带四部分组成,类似于简册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图1-11)。其形式是:在其一长卷文章的末端设一较幅面宽度长出少许的轴(一般为木轴,但也有考究者用象牙等高档材料),以轴为轴心,将书卷卷在轴上。缣帛图书,文章是直接书写在缣帛之上的;纸写图书,则是将一张张写有文字的纸,依次粘连在长卷之上。卷轴装的卷首一般都粘接一张叫作“飘”的、质地坚韧而不写字的纸或丝织品,飘头再系以丝“带”,用以保护和捆缚书卷(图1-12)。阅读时,将长卷打开,随着阅读进度逐渐舒展。阅毕,将书卷随轴卷起,用卷首丝带捆缚,置于插架之上。
卷轴装这种装订形式应用时间最久,它始于周,盛行于纸本书初期的隋唐,一直沿用至今。现代图书虽均用册页装帧,但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图1-11 卷轴装图书
图1-12 卷轴装图书结构
(2)旋风装
旋风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亦称“旋风叶”“龙鳞装”。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其形式是:长纸作底,首页全裱穿于卷首,自次页起,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其特点是便于翻阅,利于保护书页。旋风装外观上与卷轴装是完全一样的。它与卷轴装的区别,只有在展卷阅读时才得以看到。旋风装是把一张张写好的书页,按照先后顺序逐次相错约一厘米的距离,粘在同一张带有卷轴的整纸上面(或先粘书页后装裱)的。展开平放,错落粘连,形如鳞次(图1-13),故又名“龙鳞装”。就其翻阅的状态而言,犹如旋风旋转一般。
图1-13 旋风装图书结构
旋风装这种装订形式,古书上曾有多处述及,如宋朝张邦基在其《墨庄漫录》中,有“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 “今世间所传《唐韵》,犹有旋风叶”的记载。
3)折叠式
旋风装翻阅不便,促使人们思变,于是出现了折叠式的图书。
(1)梵夹装
梵夹装是中国古代对从印度传进来的用梵文书写在树叶上的佛教经典装式的一种称呼。
古代从印度传进来的佛经,经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写好的贝叶形成一摞,再做两块与贝叶大小一样的木板,上下各一块将摞起来的贝叶夹住,然后在中间穿一孔或在两端靠里的位置各穿一孔,用绳穿孔,绕捆夹板贝叶,这就是梵夹装。中国也有此种图书装帧形式——《思益焚天所问经》,只不过它采用的是麻纸,这是至今所见到的中国古书中最经典的梵夹装实物。(图1-14)
图1-14 梵夹装图书
(2)经折装
经折装是将一幅长卷,沿书文版面间隙,一反一正地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首末二页各加以硬纸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已完全脱离卷轴,从外形上看,它近似于后来的册页图书,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据说,这种形式始于唐朝末年,可能是受印度“梵夹装”的影响而产生的。
经折装这种装订形式现在仍被采用。例如,现在为数不多的裱本字帖,小巧玲珑、两面印刷、折叠成长叠的宣传册,仍沿用或近似于这种装订形式。(图1-15、图1-16)
图1-15 经折装图书
图1-16 经折装图书结构
4)册页式
由于经折装图书折叠处容易断裂等原因,使得册页装图书形式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册页装在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3个过程: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
(1)蝴蝶装
蝴蝶装简称“蝶装”,又称“粘页”,是早期的册页装。蝴蝶装出现在经折装之后,是由经折装演化而来。人们在长期翻阅经折装书籍的过程中,发现经折装图书的折缝处常常断裂,在断裂之后就出现了一版一页的情况,这给人以启示,逐渐出现了以书页成册的装订形式。而最先出现的册页图书就是“蝴蝶装”。
蝴蝶装大约出现在唐代后期,盛行于宋朝,它是把书页依照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包装纸上,最后裁切成册的装订形式。用“蝴蝶装”装订成册的图书,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故称之为“蝴蝶装”。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蝴蝶装”,利弊各半。其优点有:
①便于一版内刊载整幅图画,不像一般册页书将大幅面图分作两半,一面一半,不便阅览;
②因插架时书口向下,四周向外,如遇虫鼠咬损,不易损及文字;
③蝴蝶装图书存放插架时书口向下,书背向上,灰尘不会进入书内,对保护图书有利。
其缺点是阅读时,每翻阅一面则遇到两个空白面。正是因为蝴蝶装图书有此缺点,它被后来的“包背装”所取代。(图1-17)
(2)包背装
包背装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图书装订形式日益成熟。
包背装又称裹背装、裹后背,它是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装订形式。它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书页时字面朝外,背面相对,书页呈双页状。早期的包背装,其包背纸与书页的包裹、粘接方法与蝴蝶装相似,其区别仅在于与包背纸粘接的是订口,而不是中缝;后来的包背装则以纸捻穿订代替了先期的粘接,在订口一侧穿以纸捻,订成书册,然后再粘包背纸。因其包背纸(封面)包背而不穿纸捻,故称为“包背装”。这种装订形式出现于元初,元末明初多用之。(图1-18)
图1-17 蝴蝶装图书
图1-18 包背装图书
(3)线装
线装是用线将书页连同前后书皮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形式。这种装订形式产生于明朝中叶,是由包背装转化而来的。它与包背装的主要区别是:
①改纸捻穿孔装订为线订;
②改整张包背纸为前后两个单张封皮;
③改包背为露背。(图1-19)
图1-19 古代线装图书
线装又分平装和精装两种装订形式。
①平装。平装书很像包背装,在书页外面加上整张书皮。书页的订法有骑马钉和铁丝平订。为防止受潮生锈,也有用蜡线代替金属丝订。厚图书按印张分成很多帖,用线或胶连在一起,加上封面即是平装。(图1-20)
图1-20 现代平装图书
②精装。精装和平装在书心的装订上没有很大的区别,比较厚的书用穿线订或锁线订把多叠书帖集合起来,进行装订,粘书心背脊,有的还要切口染色、烫金,圆脊的还要压圆。精装图书的封面材料较硬、直挺,用纸也非常考究,有的还要加上书函、书套等物件。(图1-21)
图1-21 现代精装图书
本节汇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