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冷热源的节能运行管理
供暖、空调的冷热源设备状态和供冷(热)能力直接影响到集中空调系统运行的质量,以及能耗和维修费用的开支,因此做好冷热源设备运行管理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冷热源设备运行管理均包括运行前的检查与准备、机组及其水系统的启动与停机操作、运行调节、停机时的维护保养、常见问题和故障的早期发现与处理等工作内容。
根据制冷原理不同,常见的制冷设备有水冷压缩式冷水机组、风冷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在采用压缩式制冷冷水机组中,若冷凝器中吸收制冷剂热量的工质为水,则称机组为水冷式冷水机组。根据压缩机类型不同,水冷压缩式冷水机组常见的有活塞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和离心式冷水机组三大类。
热源设备是通过消耗一定的能源,对水进行加热,产生热水或蒸汽的一种设备。热源设备根据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燃气锅炉、热泵机组和太阳能热水器等。
①供暖、空调的冷热源设备,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达不到节能能效等级要求的冷热源设备,应对运行数据进行技术经济的综合分析,以明确进行设备的更换或改造。
②舒适性供暖、空调的冷热源设备应符合下列禁止开启原则:对可开启门窗的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之比≥0.1的建筑,或设置有效的机械通风的建筑,或单层建筑面积≤1000m2的建筑,当室外干球温度≥15℃时,禁止开启供暖系统的热源设备;当室外干球温度≤26℃时,禁止开启空调系统的冷源设备。
③对多台机组(2台以上)构成的集中冷热源设备系统,应根据季节、使用时段、室外环境温度变化、负荷变化等因素,及时调配冷热源机组的运行台数,使运行的台数为最少。
④处于过渡季时段,应直接采用通风换气的方式,空调系统加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
⑤冷热源设备的冷水、热水出口温度的设置,应根据天气变化、负荷的减少情况,及时提高冷水出口温度和降低热水出口温度的设定值。
⑥根据系统的冷(热)负荷大小,随时观察记录冷热源机组的运行参数,并及时调整和修正运行参数的设定值,使机组始终处于高效、节能、经济的运行状态。
⑦为了保证冷源设备的换热效率随时处于最佳状态,应对设备的冷凝器、蒸发器定期进行结垢检查和清除处理,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对设备的油过滤器、水过滤器的畅通状况,每月应进行一次通畅检查、清堵处理或更换;对设备的节流元件、节流装置,应随时进行检查、调整、检修或更换。
⑧为了保证热源设备的换热效率随时处于最佳状态,应对板式换热设备的换热片(板片)、容积式换热设备的U形热交换器或螺旋管热交换器,定期进行结垢检查、清除、处理或更换,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对设备的汽、水过滤器,每月应进行一次通畅检查、清堵处理;对蒸汽减压阀、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应随时进行观察、检查、检修、调试或更换。
⑨对冷热源设备的保温性能,每月应进行1~2次定期检查、维护或更换,以确保设备的保温性能无明显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