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编制者本人在造价书编制完后应自觉逐一检查,有无错漏或重算,这一工作称自校。自校后交给有关人员进行检查核对,称为校核。过此三关的目的是通过层层把关,避免疏漏或差错,以提高造价书的编制质量,正确反映工程造价。审查,也称审核。为了核实工程造价,由投资方、发包方或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工程造价预算书进行审查,是合理使用建设投资的一项有力措施。
·4.2.1 工程造价书的校核与审查·
1)工程造价预算书的校核
编制者本人在造价书编制完后应自觉逐一检查,有无错漏或重算,这一工作称自校。自校后交给有关人员(如组长、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核对,称为校核。再交给本单位业务主管、总经济师、造价工程师等审查核对,称为审核。造价书通过这“三关”,总称为校核。过此三关的目的是通过层层把关,避免疏漏或差错,以提高造价书的编制质量,正确反映工程造价。
校核方法一般采用询问法。校核者应先查阅图纸和造价书底稿,然后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询问疑点难点,发现问题即时纠正。
2)工程造价书的审查
审查,也称审核。为了核实工程造价,由投资方、发包方或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工程造价预算书进行审查,是合理使用建设投资的一项有力措施。审查是一项政策性、经济性、技术性都较强的工作,审查者及参予各方均应遵纪守法。审查者不仅要具有相关的职业资质,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