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7.2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7.2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时间:2024-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垂直干线系统线缆用大对数铜缆和光缆。因大量主要设备安置其间,故称为设备间子系统。一般用有线通信以综合布线方式作为建筑群子系统的信息传递,它由下列设备组成:①线缆:一类为铜缆,用双绞线缆、同轴线缆及一般铜芯线缆;另一类就是光纤缆。线缆备料长度计算方法与水平子系统相同。

7.2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水平、管理、干线(垂直)、设备和建筑群6个子系统组成,如图7.2所示。

img102

图7.1 PDS综合布线系统图组成

img103

图7.2 PDS子系统的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Location)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之间的一个工作区间,由信息插座、跳线、终端设备组成,如图7.3所示。

·终端设备:指通用和专用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如语音设备(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计算机(PC)、监视器、传感器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终端等。

img104

图7.3 工作区子系统及终端设备

·线缆或跳线:配三类、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缆,配接RJ45插头的光缆或铜缆直通式数据跳线或电视同轴电缆连接线等,一般长度不超过3 m。

·线缆插头、插座:与线缆配套,有明装、暗装,墙面、地板上安装,如图7.4所示。

img105

图7.4 带中转点的水平子系统连接

·导线分支与接续:可用Y型适配器、两用盒、中途转点盒、RJ45标准接口、无源或有源转接器等。

2)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水平子系统由建筑物内各层的配电间至各工作子系统(信息插座)之间的配线、配管和配线架等组成。

·配管:导管(线管)用金属、非金属管或线槽,沿墙或沿地面敷设。

·配线:常用无屏蔽双绞线缆(UTP,4对100Ω)、屏蔽双绞线缆(STP,2对150Ω)、同轴射频电缆(50Ω或75Ω)、多模光纤缆(62.5/125μm)。

a.双绞线缆:长度一般不大于90 m,加上桌面跳线6 m,配线跳线3 m,共长不超过90~100m。故水平子系统双绞线缆的备料计算如下:

平均每信息点电缆长度=[最远点电缆长+最近点电缆长]÷2

电缆总长度=[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即预留及弯余取平均长度的10%)+端接容差(5~10m,一般取10 m)]×信息点总数

双绞线缆按箱供货,每箱(一盘、一轴)线缆长305m(1 000英尺,线盘每圈长约1 m),因网络线不容许接续,估算时应考虑尽量减少每箱下料零头,故按下式计算:

每箱布线根数=(305m÷平均电缆长度),取整根数

双绞线缆总箱数=(电缆总长度÷每箱布线根数),向上取整数

b.光纤缆:以盘(轴)型供货,每盘线缆长500 m或1 000 m。按厂商供货目录的长度,仍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

·接地口:为了保证系统安全,每一个设备室必须设置适当的等电位接地口。

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设置在建筑物每层楼的配线间内,故称配线间子系统,也可放在弱电竖井中,由配线设备(双绞线或光纤配线架)、输入/输出设备及机柜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垂直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布线子系统连接起来。

·机柜(配线柜、盘、盒):有挂式、落地式箱柜,光纤接线盘及盒,网络交换机等。

·配线架:是管理子系统中最重要的组件,是实现垂直干线和水平布线两个子系统交叉连接的枢纽。通过附件主要作语音与数据配线与跳线的连接作用,可以全线满足UTP、STP、同轴电缆、光纤、音视频的需要。配线架有双绞线和光纤配线架,常用110系列与跳线架、理线器(IHU)、RJ45接口配套使用,配线架有配备纸质标签的传统配线架,配有LED显示屏标签的电子配线架。配线架可安装在机柜内、墙上、吊架上或钢框架上,如图7.4~图7.6所示。

img106

图7.5 管理子系统

·线缆:主要是跳线,用屏蔽、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缆做成RJ45接口跳线、RJ45转110等线与配线架相配。

img107

图7.6 配线架

4)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

垂直干线子系统也称干线系统,指从主配线间(设备间子系统)至各楼层管理间子系统之间连接的线缆组成。

(1)垂直干线系统敷设方式

垂直方向电缆敷在电缆竖井中,用梯架、线槽、导管等敷设,水平方向用线槽、托盘、桥架或导管等沿走廊墙面、平顶敷设。

(2)垂直干线系统线缆

垂直干线系统线缆用大对数铜缆和光缆。线缆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即应有备用和弯曲长度(净长的10%),还要适量的端接容量。按配线标准要求,双绞线长度应<100 m;多模光缆长度在500 m或2 km内;单模光纤<3 km。线缆订货长度计算方法同水平子系统。为了扩容,注意楼层的高度尺寸,线缆可考虑20%的余量。

①数据干线:常用五类、超五类、六类及六类以上100Ω大对数线缆(STP、UTP)或用四芯、十二芯62.5/125μm的多模室内光缆。

②语音干线:常用三类大对数线缆或市话局专用大对数线缆。

③电视干线:常用低损耗50Ω同轴电缆或室内光缆。

(3)线缆防火要求

线缆从竖井穿过楼层或穿过墙时,必须做防火处理,如图7.7及图7.8所示。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在建筑物设备间(也称主配线间MDF)内,由主配线架连接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数字程控交换主机(PBX)或计算机式小型电话交换机(CBX)、各种控制系统、网络互连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外接进户线内连主干线,是网络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因大量主要设备安置其间,故称为设备间子系统。

img108

图7.7 穿竖井防火做法

img109

图7.8 穿墙防火做法

(1)设备间设备

①一般设备间,机柜中安装网络交换机、服务器、配线架、理线器、数据跳线和光纤跳线等。

②大型设备间,设备数量较多,设置专业机柜。如语音端接机柜、数据端接机柜、应用服务等机柜。

(2)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电源,有市电直供电源、不间断电源UPS、普通稳压器、柴油发电机组等供电设备。

(3)设备间的安全及环境要求

电气保护。在建筑物5 m外设置一个接地电阻<4Ω的独立接地系统,用不小于150 mm2铜板(排)或铜缆作接地线引入室内。金属管槽、机架、配线架及屏蔽电缆均应等电位接地,设置适当数量的等电位接地口。

防雷击设备,有防静电、防雷击、防电磁干扰的电子防雷设备。

③防火及火灭报警设施。

④防水、防潮、防尘、吸音及空调设施及设备。

6)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建筑群(商业建筑群、大学校园、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各建筑物之间的语音、数据、监视等的信息传递,可用微波通信无线通信及有线通信手段互相连接达到目的。一般用有线通信以综合布线方式作为建筑群子系统的信息传递,它由下列设备组成:

①线缆:一类为铜缆,用双绞线缆、同轴线缆及一般铜芯线缆;另一类就是光纤缆。线缆备料长度计算方法与水平子系统相同。

②布线方式:室外布线有架空、直埋、穿埋地导管、电缆沟及地下巷(隧)道等方式敷设,按设计及施工验收标准要求,线缆长度不得超过1 500 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