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史部分
本年度值得关注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著作,主要有以下几部。首先是保罗·惠特利(PaulWheatley)(3)的《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特征:中国古代的城市》(奥丹古籍出版社,2008年)。作者以一位社会科学家的敏锐视角,考察了公元前两千年华北平原的社会制度,详细剖析了这些制度所具有的政治基础、地域色彩、层级结构和特定功能。华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文化播散的效应十分巨大。在其后的数百年间,华北地区创造的社会制度广泛传布到中国其他地区,影响之深远令人震撼。作者认为,某些仪式中心的出现,对于城市起源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标志着一种新功能及其发展阶段的开始。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还将中国的制度安排与美洲、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东南亚、地中海、约鲁巴等地区作了比较。古代中国城市的起源及特征凸显了中国城市的宇宙论的象征意义,换言之,中国人很早就习惯在哲学理念上将一个完整的世界构建到城市之中,并由此协调城市的各种功能。毫无疑问,探索古代中国城市的起源及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匡正我们关于“城市”的概念和知识偏差。这本书提醒我们,必须对西方流行的城市理论的局限性有清醒认识,因为它们的事实基础是西方的城市史和西方人的都市生活体验,这样的城市学说基本上与古代中国相悖。
另一本散文体的著作出自柯林·萨布伦(Colin Thubron)(4)笔下,书名为《幽暗的丝绸之路》(哈珀出版社,2008年)。这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书一经面世,便好评如潮,称其为“最新的吸引人的史诗”,“这是萨布伦最好的作品”,“一个令人精疲力竭的旅程,一本了不起的著作”。丝绸之路无疑是地球上最有历史意义的陆路交通线之一,它是贸易、军事、思想、宗教和发明的走廊。马可·波罗正是沿着这条路线来到了中国。丝绸之路举世闻名,但真正走完此路之人却为数不多,探险兼研究者更是屈指可数。萨布伦历尽艰辛,八个月里走完了这条连接中国和地中海的古代贸易路线。萨布伦在跋涉中回归了历史。令人惊奇的是,萨布伦在中国西部发现了罗马军团的遗迹和凯尔特人的木乃伊,而这些仍然是史学家没有完成的工作。他用中国话、俄语、英语与五花八门的人——警察、商人、农夫、朝圣者、赶骆驼的人——交谈,这些人属于不同的国家、部落、家族和宗教团体。萨布伦挖掘了中亚的历史,探索了一个有待重新认识的古代世界。他追溯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了它的现在,他并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部编年史。萨布伦的著作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人类历史的探索不全是历史学家的事情,那些出自非专业人员的历史写作往往可以为我们带来有价值的“另类”观察。
第三本值得推介的著作是凯瑟琳·塔普蕾(Kathryn Edgerton-Tarpley)(5)的《泪水涟涟:对19世纪中国饥荒的文化反应》(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是一部灾荒史著作,研究对象是中国19世纪晚期华北的饥荒,以及各社会阶层对饥荒的文化反应。在19世纪70年代,华北大规模的干旱和饥荒夺去了上千万人的生命。此时,正值内忧外患频仍的晚清时期,这场灾难为我们了解国家危机之际,区域性的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提供了大量素材。在资料收集上,作者下了一番工夫,其涉猎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歌曲、诗歌、碑刻、民间传说和口述史料、官方和通商口岸的相关记载、国外关于这些事件的讨论等,从而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客观而论,作者以非凡的洞察力探讨了一系列对1870年代华北饥荒的文化反应,提炼了一种全新的灾害史分析模式,丰富了华北的社会史研究。
古代史方面第四本书,是陈学霖(Hok-lamChan)(6)的《创建北京城的历史传说》(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本视角奇特、内容丰富的书讲述了老北京的“新”故事。通过对13—17世纪中文史料和蒙文史料的解读,作者考察了围绕北京城兴建和重建的一系列民间传说,包括元朝的哪吒城传说、“大都”传说、明朝的“北都”传说,蒙古人“按照箭可到达的射程确定都城的位置”的传说,等等。在这些传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历史信息,跃动着不同族群关于都城起源的观念和理想。很显然,这些历史记忆不同于帝国的意识形态和王朝传统,或者说它们随着历史进程的演绎而变化,是与国家意志相杂糅的文化形态。迄今为止,这本书是关于北京历史起源的最为深入的研究,它凸显了官修史书之外历史记忆的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