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首层填充墙的工程量计算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能够:
(1)依据定额和清单分析填充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2)运用点加长度绘制墙图元;
(3)统计本层墙的阶段性工程量。
1)分析图纸
分析建施-0、建施-3、建施-10、建施-11、建施-12、结施-8,可以得到填充墙的信息见表4.17。
表4.17 填充墙表
2)砌体墙清单、定额计算规则学习
(1)清单规则学习
填充墙清单计算规则见表4.18。
表4.18 填充墙清单规则
(2)定额规则学习
填充墙定额计算规则见表4.19。
表4.19 填充墙定额规则
3)砌块墙属性的定义
新建砌块墙的方法参见新建剪力墙的方法,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新建砌块墙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图4.30、图4.31所示。
图4.30
图4.31
内/外墙标志:内墙和外墙要区别定义,在4.2节的时候已经介绍过除了对自身工程量有影响外,还影响其他构件的智能布置。图4.30和图4.31中的选中部分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标高进行定义,本工程是按照软件默认的高度进行设置,软件会根据定额的计算规则对砌块墙和混凝土相交的地方进行自动处理。
4)做法套用
①砌块外墙做法套用,如图4.32所示。
图4.32
②砌块内墙做法套用,如图4.33所示。
图4.33
5)画法的讲解
点加直线
建施-3中在②轴、轴向下有一段墙体1025mm(中心线距离),单击“点加长度”,单击起点
轴与②轴相交点,然后向上找到
轴与②轴相交点单击一下,会弹出“点加长度设置”对话框,在“反向延伸长度处(mm)”输入“1025”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34所示。
图4.34
工程实战
(1)按照“点加长度”的画法把②轴轴向上、⑨轴
轴向上等相似位置的砌块外墙绘制好。
(2)阶段汇总结果,见表4.20。
表4.20 填充墙清单定额量
知识拓展
(1)使用“Shift+左键”绘制偏移位置的墙体。在直线绘制墙体的状态下,按住“Shift”键的同时单击⑤轴和轴的相交点,弹出“输入偏移量”的对话框,在“X=”的地方输入“-3000”,单击“确定”按钮后向着垂直
轴的方向绘制墙体。
(2)做实际工程的时候,要依据图纸对各个构件进行分析,确定构件需要计算的内容和方法。对软件所计算的工程量进行分析核对。本节介绍了“点加长度”和“Shift+左键”的方法绘制墙体,在应用的时候可以依据图纸分析哪个功能能帮助快速绘制图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