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筏板、垫层与地下防水的工程量计算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能够:
(1)依据定额、清单分析筏板、垫层的计算规则,确定计算内容;
(2)定义基础筏板、垫层、集水坑、地下一层外墙侧壁防水;
(3)绘制基础筏板、垫层、集水坑、地下一层外墙侧壁防水;
(4)统计基础筏板、垫层、集水坑以及地下一层外墙侧壁防水的工程量。
1)分析图纸
①根据结施-3可知,本工程筏板厚度为500mm,混凝土标号为C30;由建施-0中第四条防水设计可知,地下防水为防水卷材和混凝土自防水两道设防,可知筏板的混凝土为现浇抗渗混凝土C30;由结施-1第八条可知,抗渗等级为P8;由结施-3可知,筏板底标高为基础层底标高(-4.9m)。
②本工程基础垫层厚度为100mm,混凝土标号为C15,顶标高为基础底标高,出边距离100mm。
③本层有JSK12个,JSK21个。
a.JSK1截面为2225mm×2250mm,坑板顶标高为-5.5m,底板厚度为800mm,底板出边宽度为600mm,混凝土标号为C30,放坡角度为45°。
b.JSK2截面为1000mm×1000mm,坑板顶标高为-5.4m,底板厚度为500mm,底板出边宽度为600mm,混凝土标号为C30,放坡角度为45°。
④集水坑垫层厚度为100mm。
2)清单、定额计算规则学习
(1)清单计算规则学习
筏板、垫层清单计算规则见表9.1。
表9.1 筏板、垫层清单计算规则
(2)定额计算规则学习
筏板、垫层定额计算规则见表9.2。
表9.2 筏板、垫层定额计算规则
3)属性定义
①筏板属性定义,如图9.1所示。
②垫层属性定义,如图9.2所示。
图9.1
图9.2
③集水坑JSK1的属性定义,如图9.3所示。
④地下一层定义外墙侧壁防水用外墙保温的代码处理比较准确,因此定义外墙保温套取防水项目,如图9.4所示。
图9.3
图9.4
4)做法套用
①集水坑JSK1的做法套用,如图9.5所示。
图9.5
②筏板基础的做法套用,如图9.6所示。
图9.6
③垫层的做法套用,如图9.7所示。
图9.7
④地下一层外墙侧壁防水的做法套用,如图9.8所示。
图9.8
5)画法讲解
①筏板属于面式构件,和楼层现浇板一样,可以使用直线绘制也可以使用矩形绘制。在这里使用直线绘制,绘制方法同首层现浇板。
②垫层属于面式构件,可以使用直线绘制,也可以使用矩形绘制,在这里可使用智能布置。单击“智能布置”→“筏板”,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出边距离100,单击“确定”按钮,垫层就布置好了。
③集水坑采用点画绘制即可。
工程实战
(1)完成筏板、垫层、集水坑的绘制。
(2)汇总工程量,见表9.3。
表9.3 筏板、垫层与地下防水清单定额量
续表
知识拓展
(1)建模定义集水坑
①软件提供了直接在绘图区绘制不规则形状的集水坑的操作模式,如图9.9所示。选择“新建自定义集水坑”后,用直线画法在绘图区绘制T形图元。
②绘制成封闭图形后,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一个自定义的集水坑了,如图9.10所示。
(2)多集水坑自动扣减
①多个集水坑之间的扣减用手工计算是很烦琐的,如果集水坑再有边坡就更加难算了。多个集水坑如果发生相交,软件是完全可以精确计算的。如图9.11和图9.12所示的两个相交的集水坑空间形状是非常复杂的。
②集水坑之间的扣减可以通过查看三维扣减图很清楚地看到,如图9.13所示。
(3)设置集水坑放坡
实际工程中集水坑各边边坡可能不一致,可以通过设置集水坑边坡来调整。在选择“设置集水坑边坡”的功能后,点选集水坑构件和要修改边坡的坑边,右键确定后就会出现“设置
图9.9
图9.10
图9.11
集水坑放坡”的对话框。其中的绿色字体都是可以修改的。修改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看到修改后的边坡形状了,如图9.14所示。
图9.12
图9.13
图9.14
(4)绘制筏板时,可将地下一层的外墙复制下来,利用多边偏移进行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