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时间:2023-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特种加工技术”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故应将本课程定位为学习特种加工技术的基础课和入门课。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依据,分析特种加工技术的生产过程,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突出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将职业道德渗透到课程。

6.2.20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6031027

课程类别:职业选修课程

学  时:54学时

适用专业:2011级数控技术专业

开课单位:机电系数控技术教研室

(1)课程设置概述

1)课程性质与定位

“特种加工技术”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有关知识技能,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为学生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相关工作扩展事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特种加工的方法和特点、基本原理、设备组成和应用范围。懂得用电、化学、热、光、声等能的形式加工,并能对精密、细微或有特殊要求的零件进行加工。通过新知识的获取和以往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先修课程:“金属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切削加工”“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等课程。

2)课程基本教学理念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主要是拓宽学生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以外的特种加工方法的知识,为学生的机械结构的设计、工艺方法的选择和工艺过程的编排及解决特殊加工难题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和选择空间。培养和考查学生对物理、化学、电工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和数控加工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由于特种加工方法有许多种,而且许多新的加工方法在不断地产生,知识内容很多,而该门课程的总学时数很少,因此知识的传授不可能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故应将本课程定位为学习特种加工技术的基础课和入门课。使学生通过新知识的获取和以往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训学生的机床加工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培养职业技术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特种加工技术,能较熟练地使用机床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依据,分析特种加工技术的生产过程,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突出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将职业道德渗透到课程。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特种加工技术”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课程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理解各种加工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电火花成型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电化学加工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解超声波加工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解电子束、离子束加工基本理论,理解激光加工基本理论,了解其他特种加工方法,掌握各种特种加工工艺方法的适用范围。

1)知识目标

•了解特种加工的发展及分类。

•了解常用特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掌握电火花加工原理,熟悉电火花加工机床结构。

•掌握线切割加工原理、线切割加工机床结构。

2)技能目标

•能熟练应用电火花加工机床进行零部件加工。

•能熟练应用线切割机床进行零部件加工。

3)素质目标

•养成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学习的习惯。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但目前主要采用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生产实际讲解。特别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以保证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内容丰富的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必须灵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具体教学内容如表6.43所示,其中教学重点是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表6.43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img117

(4)教学实施建议

1)组织实施建议

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来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精密机床的操作。

特种加工发展迅猛,产品更新和新技术装备的换代速度很快,为了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建议定期召开来自企业的专家组会议,针对技术的实际发展和岗位要求变化,及时修订满足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调研并吸纳先进的技术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2)考核评价建议

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实践操作、作业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案例分析、实训操作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3)实验、实训设备/生产性实训条件保障与建议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和条件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精密机床操作熟练的程度。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5)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

1)教材要求

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与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路。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录像、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得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

2)教学参考书

[1]周旭光.特种加工[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赵广平.特种加工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

[3]孙捷,等.特种加工技术[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3)参考网站(见表6.44)


表6.44 参考网站列表

img118

(6)师资要求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轮岗实训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