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2.3走向新文脉主义

2.3走向新文脉主义

时间:2023-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现代主义的文脉运动和新世纪以来的城市复兴运动,这些理论高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就是对物质规划、功能主义对城市建设的副作用而进行的反思,从而提出新文脉主义思想,用于指导具体实践,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2.3 走向新文脉主义

2.3.1 文脉——城市文明之根系

城市文脉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存留于建筑之上、融会于生活之中,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为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沉淀过程。在不断地演进及更替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集中的物质形态载体和非物质的意识形态载体把城市的文化一代代地进行传承,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文脉作为城市文明之根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城市文脉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生长过程。自古以来,不同的族群总在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聚居地,世代相传,经营不息,各时代的建设成果均是人类的建筑文化创造。今天的传统建筑、历史城区作为一种承古传今的脉络体系正是过去城市文明的主要沉积,体现了环环相扣的城市文化生长过程,由此人们常说“城市是石头的史书”“城市是印刷所”“城市是文化的橱窗”。吴良镛认为:“城市好像一张欧洲古代用做书写的羊皮纸,人们总是不断刷洗再用,但总留下旧的痕迹。我很欣赏这个比喻,因为它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我们人类聚居的建设活动,建筑和建筑群是它的文字、符号、语言和辞章。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新陈代谢,它也在不断地被涂改,但城镇的组织,街衢的结构,个体文物建筑,每每被遗存下来,这就是文化的沉积。”[13]而原本作为语言学释义的“文脉”,这些“文字、符号、语言和辞章”通过建筑学的表达完整地展示了整个城市文化生长的历程。

其二,城市文脉是城市源流的文化精神概括。城市文化分为三个层面:表层文化是可视的城市形态,中层文化是种种城市特有的习俗,深层的文化是城市集体性格。如果说表层的可视文化可以再造,那么深层而无形的文化则是历史的沉淀。城市一旦形成深层的文化,形成市民的集体性格,这个城市便有了灵性,有了魅力,也有了城市精神。城市文脉作为城市文化历时性的代表和共时性的存在,不仅展示了城市文化的生长过程,在深层次更是城市源流的文化精神概括。城市的文化精神体现在城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能在城市街道、广场、车站、商场、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和居民社区中触摸到;能在城市市民中的淳朴、善良、勤劳、智慧、诚信、友好、爱国、守法的优秀品质中体会到;能在城市的作家、画家、雕塑家、表演艺术家的作品中领略到;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的气氛中体验到;能在世代相传的物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感受到。正如伊里尔·沙里宁的格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2.3.2 文脉观念的更新

时至今日,文脉的概念已远远超越了最初传入的内容,其最初的含义已经不能涵盖当今社会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文脉从含义、体系及运用业已全面更新。现在的文脉概念是从我国的特定情况出发,借鉴西方的文脉主义加以发展创新,赋予中国文化的解读方式(Context一词译为文脉本来已经有了几分中国文学语言韵味),灌注以新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过去的文化精华,也指向现在最具活力的文化基因,更关注将来的文化创新潜质,形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的系统工程,称之为“新文脉主义”并作为一种理论方向加以探索创新。

1)文脉含义的深化

新与旧的关联作为一种初期的文脉表述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严重的城市特色危机和城市缺失人文关怀的情况下,在城市性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要求下,在城市规划定位从物质规划走向文化规划的时代趋势下,文化作为一种国家软实力的表征在城市特色的创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文脉所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新与旧,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进一步理解,文脉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的“图底关系”。一方面,包含了许多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信息的旧建筑已经形成了文化“底”面关系,新的建筑应该传承这些信息基因,得体地介入到这种底面关系中去,以一种有意味的方式形成新的“图”面关系,从而表达一种文化上的新旧关联与新旧合体,抓牢或加强这种“关系网格”。另一方面,新建筑也会随时间而积淀与旧建筑一起形成新的文化“底”面关系,来延续文化信息基因(或网格)的传承。第三层含义,传承了文化信息基因的新单体建筑与旧建筑群体之间可以互换图底关系,在旧建筑在有机更新的过程中起到一种制约关系。这种文化历史信息的传承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鲜活的文化传承关系。因此,发展更新后的文脉观念解释应该是,或者说文脉的本质在于:文脉是有关联、有意味、有发展的文化关系继承结构。

2)文脉理论体系的理解

初期传入的文脉观念存在着片面性和肤浅性:在认识层面上,只停留在表象的字面理解,没有在整体全局的角度上把握和理解。在认识角度上,还只是从静止的眼光去观察叙述文脉,而没有注意到文脉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自我更新的过程。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脉只是属于传统守旧的代名词。在建筑设计中提倡文脉意味着复古。在具体实践上,存在着对文脉的误读、“假古董”泛滥、“夺式建筑”盛行等现象;或者无视城市文脉,造成城市文脉断裂,这些现象都与没有建立较完整的文脉理论体系有关。

因此,必须加深对文脉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新文脉理论主义体系有完整的理论内涵,包括文脉的内涵外延、表现形态及主要特征、功能作用及其核心价值、文脉的典型运动过程及演化规律、城市特色的文脉战略以及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技术策略等,建立较为完整的新文脉理论主义理论体系框架。

3)文脉理论的实践运用

第一,针对当今中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文脉危机,应树立文脉重建的指导思想。城市建设重功能、轻人文,重实用、轻传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城市建设缺乏文化传承,也没有考虑人的因素。

第二,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解决文化冲突的问题。即在建设中牺牲文化价值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文化认知的缺乏,对旧城和文化保护处于抢救的状态,在旧城改造中的问题尤为突出。

第三,从国外两次文脉运动高潮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后现代主义的文脉运动和新世纪以来的城市复兴运动,这些理论高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就是对物质规划、功能主义对城市建设的副作用而进行的反思,从而提出新文脉主义思想,用于指导具体实践,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第四,要对过去城市历史过程的基本经验和特色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文脉基础。更新观念以新文脉主义思想来应对旧城改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如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新旧协调问题,城市新区开发和新建筑创作等问题,这些都需要用新文脉主义理论来进行指导。

新文脉主义理论其新意的核心价值应当表现出推动城市文化再生,使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应强调本土的、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对文脉现代化的弘扬,使新文脉主义展示城市文化本质特征并成为城市特色的最高表现。它既是对过去的城市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又是城市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探索和创造,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的方向和希望。

简言之,新文脉主义理论是城市和建筑未来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标准和原则,是创造未来中国地域性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

2.3.3 坚持新文脉主义方向

新文脉主义的研究实质就是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文脉的传承其实就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这是文脉的内核。文化的多样性是文脉多样性的源泉和创新动力,文化生态理论是文脉在动态发展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文化在文脉上的外化表现。文脉理论内涵及外延的概念体系同时在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上表述了文脉的内部结构和外化精神表现;在理论纵深上,它超越了对文脉概念一般性的表述,在物质和意识两个不同的哲学层面探及了文脉内在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文脉理论体系完整的经纬结构,对它的主张和坚持,我们称之为“新文脉主义”。

对“新文脉主义”的“新”的提法,并非是为“新”而“新”,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建筑学理论发展的实际要求,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相对于20世纪后现代提出的文脉主义来说,是新世纪建筑发展趋势中再次崛起的文脉主义思想,它在理论深度上超越了早期文脉主义单纯的对现代建筑冷漠的批判,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城市建设中整体全面的文脉主义提倡。

二是指用中国文化观念改造外来文脉主义思潮,发展中国式的文脉主义。汲取当时中国学术界争论的有益观念,加以弘扬、发展,推出中国特色的文脉新概念,用以解决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是指与北京宪章的地域主义观相结合,提出新文脉主义与地域主义相辅相成,把地域主义上升到新文脉主义观。

四是指运用文脉观念为指导建立文脉价值建筑观,力图构建系统完善的新文脉理论体系,作为新的流派理论指导新世纪城市建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追求。

这是符合中国城市建设特色的新文脉主义的主要精神内涵。

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坚持新文脉主义,就是坚持民族文化、就是致力于传承民族精神、就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和坚持、也就是对文化生态的理解和尊重。这些都是对新文脉主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以突显研究新文脉主义的目的和意义,而这也正是当前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所最缺乏的。

坚持新文脉主义方向其意义首先在于坚持文化主导性以维护文化安全。就国家而言,文化安全是指国家的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选择权必须得到尊重,包括国家的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由两极对抗的意识形态转变为“文明的冲突”的世界,不以国家制度为标准发展国家关系成为许多国家的现实选择。于是,文化安全就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的存在方式。同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更使得文化获得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战略身份和地位,成为国家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新文脉主义方向,也在于坚持文化多样性以倡导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多样性、差异性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世界各个国家、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协同和互补发展。美国人类学家博克说:“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14]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反之,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化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特别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加速,经济强势和政治强权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这一趋势甚至扩大到文化和思想领域,扩大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方式,在快速融合的世界文化潮流中,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危机。趋势之二是当今世界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正在加剧。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流动和扩张,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一些国家的文化基因流失。趋势之三就是城市文化的趋同加快。由于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社会交流的普遍开展,现实的文化交流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和不对称性,人们普遍担心全球文化一体化的结果,使各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失去自主性,甚至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因此,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构筑了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重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对新文脉主义的坚持和主张,就是倡导人类的文化生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对话。

坚持新文脉主义方向,还在于维护优秀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价值观。文化是构成一千个民族的基本因素,而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东西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民族价值观的核心。核心价值观不仅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还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建筑文化、城市文化等巨大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综合构成了一个民族完整的文化传统,形成其核心价值观,并深深地影响民族精神心理行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中国城市传统的建筑文化,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弘扬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成就的辉煌,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在汲取外来文化同时,有责任、有能力去创造新的、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派又富于时代精神的城市、建筑文化,从而创造21世纪新文脉主义的辉煌。

坚持新文脉主义方向,是用文脉的理论体系来构建一种新的城市建筑理论及价值观,展现了理论研究的与时俱进,是理论的进步。走向新文脉主义,是从《雅典宪章》走向《北京宪章》,是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倡导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走向新文脉主义,就是坚持文化主导性以维护本土的文化安全,倡导文化生态平衡和维护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走向新文脉主义,是时代的呼唤,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的发展最终会证明这一点。

【注释】

[1]如美国规划学家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城市是生产和分配物质产品的地点;城市是一个力场;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因此“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一个整体和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等。

[2]杨东平.城市季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张辉,江欢成.尊重文化才能保持城市特色[N].中国建设报,2005-12-14(8).

[4]伍文龙.规划设计应尊重城市身份[N].中国建设报,2006-05-10(6).

[5]仇保兴.诚实经营、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2004(2):12.

[6]徐世丕.文化力在城市竞争力要素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N].中国文化报,2005-07-12(3).

[7]许江.城市建设应补一堂美术课[N].人民日报,2006-08-18(11).

[8]徐宗威.中国建筑创作的形势与方向[J].新建筑,2012(6).

[9]冯骥才.思想者独行[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

[10]丹淳.从城市形象说起[N].中国文物报,2005-02-09(3).

[11]邹欢.37%的北京[J].世界建筑,2000(7).

[12]许江.城市建设应补一堂美术课[N].人民日报,2006-08-18(11).

[1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台北: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40.

[14]郑园园.尊重文化多样性[N].人民日报,2005-10-2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