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4.2文脉与地脉

4.2文脉与地脉

时间:2023-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同的文化地理和地理文化影响下,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又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表达了地理环境对文脉形成的深刻影响。从狭义上说,地域主义就是文脉主义中的地脉,在广义而言,地域主义也就是文脉主义,二者在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

4.2 文脉与地脉

城市生长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也处于不同的城市文化地域中。城市文化地域用于阐述文化在地理上的分布状况,是指一种文化传统所占有或影响的地理空间。同时,文化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性概念,时间作为文化的属性,反映出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和变化性。因此,特定的城市文化地域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特征,称为“文化时空”。一般而言,代表地域主义的某一城市文化地域往往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村镇为依托所形成的城市地区,再由若干城市地区构成文化地域。它包括影响文化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历史传统等要素,即每一个地域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和特殊的形成发展过程,因而形成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表达了相应的文脉关系。

4.2.1 地理环境的文化观念

1)不同的地域条件产生不同的文化观念

文化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每一个人类群体(民族)都是在各自特定的地域空间进行文化创造的,他们的精神、欲望、情感在历史的道路上凝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不仅表现了群体独特的存在方式,也表现了其对文化的独特理解,在世代相传中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和建构行为。人类的每一个群体总是表现出特定的地域文化特征,即使是在地球日益“缩小”的今天,地域文化的特征仍十分明显并更富生命力。全球化与地域化是一体两面关系,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只是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价值观下取舍不同而已。

中华文明就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相互融合、借鉴,呈现出“多元一体”特征。如有学者提出,夏代及其之前是以各地先进的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为主,商周时期则是中原王朝以礼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和包括青铜冶铸技术在内的文化因素向周围地区辐射为主,“汇聚与辐射”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形成的重要模式之一。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不同地区都有自己向文明社会迈进的过程。“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我们要把研究视野放得宽一些,角度要更新一些,深入进行比较研究。”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区域的发展来看,从来就有文化上的分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组合出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空间的万花筒式图景。(图4.3)

2)文化观念形成了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也是地脉的集中体现

地理环境对文化乃至文明形成的影响是显著的,进而影响到文脉的形成。如表现在建构行为上,特定的民族会根据各自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地形地貌的差异),运用当地材料,采用适应性的技术来建造适合当地气候特征的建筑,这也是“因天材,就地利”原则,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形成了不同的文脉关系。而文脉关系作为这一系列关系的总结性表达,是基于不同地理环境的文化驱使行为,也就是人在不同地理环境、特定区域空间所进行的文化创造和表达。

在不同的文化地理和地理文化影响下,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又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表达了地理环境对文脉形成的深刻影响。现在我国除列入保护名册的历史名城和历史地段外,拥有文化传统的城市和地段几乎比比皆是。在建筑形制上,从北方的“四合院”民居、皇城到江南的水乡园林,从陕北高原的窑洞到西南山地的“吊脚楼”,从草原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到云南的“一颗印”等在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脉类型,而这些丰富的文脉类型关系,正是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文化结晶,正是地理环境文化观念鲜活的体现。

4.2.2 地域文化的现代意义

地域文化不是代表过去,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地域主义是一种传统,所谓传统是一种历史持久、由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并非一堆过时的死物,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它的生存根植于人们的不断理解和解释中;每个人眼中的传统,都是相应历史条件下一种新的理解,传统便在这种不断地理解和解释之下以相应的物质技术手段实现自己的生存和进化。对地域主义现代意义的理解和阐述应先梳理地域主义的表现载体、特征、文化价值和当代技术实现等相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从狭义上说,地域主义就是文脉主义中的地脉,在广义而言,地域主义也就是文脉主义,二者在文化本质上是相通的。

img32

图4.3 不同的地理空间产生地域文化

来源:翻拍、整理

1)地域主义的载体

文化时空是地域文化的依附和载体,是变化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构成。文化交织在纵向性与横向性之间:纵向性是指历史性的时间领域,横向性指地域性的空间领域,二者共同构成动态的文化体系,它是地域主义的载体,也启发着对地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任何事物的空间和时间都具有相关性,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将时间性与空间性分割谈城市文化,只能是抽象的、片面的文化概念,只有“将源远流长的文化,融入时间的积淀与空间开发的变革之中,显现智慧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姿态,才能创造异常灿烂的民俗与人文的景观,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

首先,城市文化地域是一个时间上的文化概念,体现着时间延续的文化历程和积累。从时间的维度对地域文化加以考察,就会发现不存在一种永远凝固不变的文化形态,地域文化往往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被重新组合建构,所以,一种地域文化应该只是某一时期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文化。例如无锡,商代周太王长子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文明,使之与本地文明相结合而凝结为吴文化;东晋时期北方人群大量南迁,又为无锡带来中原的文化和技术,中原文明再度与吴文化融合而奠定了“江南文化”的总体格调;上海开埠以来无锡受其辐射和影响,使无锡的地域文化中又逐步增加了一种开放吸纳、包容谦和、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的文化性格。

其次,城市文化地域是一个空间上的文化概念,它代表着空间关系的文化分类。当探讨某类文化区域时,一定是指那些特定区域空间范围内具有某些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如北京和天津、上海与南京、广州和香港等。同样在一个省城内,东西南北不同地域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地域文化,以江苏为例,大致就有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文化,以徐州为中心的汉文化,以扬州为中心的淮扬文化和以南通为中心的江海文化等。再如北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城市开敞明朗的空间布局,江南的生活方式则衍生出江南深弄幽巷的地域文化空间,对今天城市文化的演进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第三,城市文化地域是时间与空间组合的文化概念。“在考古学中也经常使用‘文化’这个词,它的内涵同一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使用的‘文化’不尽相同,作为考古学的特别术语,某‘文化’是指某个时期、某一分布地域而具有明显特征的一群遗迹和遗物共同体的总称”。如考古学上按地域分布的考古文化有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和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等,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原始部族文化的产物,是对应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时间段的空间布局;以方国辖区命名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巴蜀文化等,是相对于从夏商周至秦汉这一历史时期的方国文化的空间布局;以行政辖区命名的地域文化,如陕北文化、胶东文化、晋南文化、闽南文化等,则主要是相对于从汉唐到明清两千年中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空间布局。

因此,城市文化地域和“文化时空”是地域主义和新文脉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视城市文化地域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充分考虑某个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地域主义和文脉演变发展过程。同时,时间与空间密不可分,地域主义和文脉关系的研究考察,必须充分考虑到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双重因素。通过建立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体系,把握地域主义和文脉在时间发展上的流动性与多样性,在空间发展上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对地域文化和文脉发展有一个更综合、更具体的认识。

2)地域主义特征

历史性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代生息繁衍、耕耘创造,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区域,共同创造了极其绚丽多彩的各类文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成果证明,历史久远的文明类别实际上是不同时代历史文化区域的镶嵌。文化是有时代刻度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个过程往往可以用时间来进行记录,例如通常根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划分,把文化分成“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和“未来文化”。进一步细分,还可以用时间区分出各个时期的文化,如中华文明可分为商周文化、秦汉文化、隋唐文化、辽金文化、明清文化等。这些文化概念很明显地把时代文化特征和地理文化概念联系起来,以探索不同的地域历史性特征。

民族性特征:地域主义是由不同的人类种群在各自的空间区域所创造的,理所当然地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彼此交融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文化的普遍性和特异性、一致性和多样性。“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多元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族不断与周围的民族相融合,形成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过程中,只有加入进来的,没有分裂出去的。因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创造”。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尽管交流方式多样,但主要是通过人口大量流动和民族大迁徙来进行的,因此文化的新发展往往与民族大融合重叠在一起。每一次民族大融合往往会出现一次文化大发展,然后由统一的国家再把文化大发展推向新的更高阶段。

空间性特征: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东低西高的山地环境、自东向西的三大阶梯缔造了主要江河西水东流的基本态势,汹涌澎湃的江河之水把中华民族紧紧相连。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性格与伦理体系,造就了“天人合一”的历史环境观和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我国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大兴安岭到天涯海角的各个地区,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无论是地理条件、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化的程度,社会、文化开放性的差别很大,城市与乡村之间更是如此。公元前300年左右,先秦时期的《尚书·禹贡》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与差异,以华夏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九州’,表达了古代的区域观念。

功能性特征:“西汉时,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根据地区的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等将天下分为4大经济区,进而细分为12个小区,从中分析19个中心城市的经济特征”。在数千年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曾经作为都城的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曾经作为商埠中心城市的扬州、临清、九江、淮阴等;曾经作为手工业中心城市的苏州、杭州、景德镇、佛山等;曾经作为海外贸易城市的广州、宁波、泉州、扬州等;曾经作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成都、太原、武昌、昆明等;曾经作为军事重镇的大同、宣化、榆林、山海关等,各类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域功能和文化特征,不同的功能布局影响到城市形态,也必然形成了不同的文脉关系。

3)地域主义的现代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2008年10月后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便是证明。在文化领域方面,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是强势文化以经济优势和政治实力为支撑,企图形成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统治,形成文化霸权;另一方面,现代信息传媒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腐蚀内容和价值观在全球泛滥。这一情势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及价值取向与本土优秀传统和鲜活的民间艺术渐行渐远,造成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基因的逐渐萎缩甚至消亡。那么在全球化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是固守文明冲突论还是强调文化和谐共处,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这不仅是文化选择的问题,而且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

地域主义是在文化领域对抗文化全球化的理论利器,这也是地域主义的现代意义所在。地域主义坚守文化多样性,表达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是最根本的差异。今天重倡地域主义和文脉主义,并分析其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意义,不仅是基于纠正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状况下,混乱的理论与思想背景,和发展方向迷失感的现状,而且是坚守文化多样性,维护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提升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并进一步提升整体国力,在当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

第一,重倡地域主义,其现代意义首先在于认清全球化与地域主义“一体两面”的特征,纠正我国建筑理论界模糊不清的理论意识,提倡文化自觉,恪守尊重文脉的创作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创作空前繁荣,但理论探索进入了误区。在我国设计院和教学单位两条平行线的体制之下,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创新严重脱节,因此在这两方面都造成了较大的混乱,其突出的表现是在理论上,陆续出现了许多反对地域主义的文章。如刊登在《建筑学报》2003年1期上的一篇文章《现代建筑有地域特色吗》旗帜鲜明地反对地域建筑,认为“地区建筑是历史现象”,地域建筑之所以具有特色,是因为其“原始”和“封闭”的两重属性;该文作者把地域主义和现代建筑两个概念强烈对立起来,赞成建筑趋同性,大唱技术赞歌,认为“现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可能再走回头路”[6]。其二如《如何理解“地方特色”》一文,更是一篇高调反对地域主义的文章,认为地域主义建筑的创作只是一种“旅游者的心态”,“我认为,‘民族性’‘地域性’‘地方特色’只是个别建筑设计面临这类特定主题时要考虑的问题,今天,不可能、也不应该作为我国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来加以强调”。并进一步提出了“建筑当随时代”的口号。[7]其三是一篇《论建筑的地域性》,也是一篇宣扬“地域主义”虚无观念的文章,作者认为“随着建筑的时代性,国际通用性越强,新科技含量越高,而建筑的地域感就越弱”,其结论为“时代性是大方向,多元和谐共处是大环境。地域性抓住适当机遇,适当条件在适当的建筑上仍应该有所作为”。[8]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反对地域主义的文章都犯了概念性的错误,把地域主义和时代特色对立起来,把地域主义和全球化对立起来,固执地认为地域主义属于过去的东西,已经过时,对地域主义的坚持就是拖时代的后腿,这反映了这些文章作者当时的理论局限。邹德侬教授的《中国地域性建筑的现状、局限和前瞻》一文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中国关于地域主义表述的一篇纲领性文章,作者列举了地域性建筑的部分特征(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性),并对中国的地域性建筑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通过“主动明确追求现代性”“大城市中体现地域性”“现代艺术观念的介入”“地域性融入环境意识”“发掘地方的绿色技术”等几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地域性建筑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环节上对地域主义建筑寄予厚望,并且提出了地域性建筑“升级换代”的技术性策略,就是“技术性与地域性并进”的方式。应该说邹德侬教授的这篇文章来得十分及时,在当时较为浮躁的理论环境能清醒地认识到地域主义的时代意义和其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时代进步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仍然将地域主义与全球化生硬地对立起来,没有看到全球化与地域主义“一体两面”的特征。[9]

《北京宪章》曾明确地指出:多元化和全球化是一体两面,随着全球各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之间同构型的增加,对差异的坚持也会相对增加。因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遵循建筑文化的普遍规律,非但不排除维护本土建筑文化传统,更应鼓励、提倡和尊重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即使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也不会消失,恰恰是这种特征和差异的存在,才是人类建筑文化发展的动力。这就是地域主义所体现的当代理论价值。

全球化与地域主义“一体两面”的特征,也是地域主义现代意义的本质表达,是思想领域的理论利器。它正本清源,帮助我们纠正全球化趋势下所呈现的某些荒唐的理论认知和混乱的思想状况。前人有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0],其含义就是只有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整个世界才会丰富多彩,才会形成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世界文化和谐局面。“一体两面”的特征促使我们认识到对地域主义的追求和全球化并不对立,如何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技术的普适性和功能的同质化)使现代建筑进行地域化的表达才是未来城市与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而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地域主义的坚持,才是人类建筑文化发展的深层动力。而文脉,作为地域主义的集中表达,则是站在“全球化与地域主义‘一体两面’特征”理论表述的制高点上,因此,在理论认识上,应提倡文化自觉,恪守尊重文脉的创作态度。这与地域主义现代意义的表述是一致的、连贯的。

重倡地域主义,其现代意义其次在于克服对技术盲目崇拜的倾向,建立起正确的技术观(现代意义下的地域主义技术观),并进一步形成“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Think global,act local)”的正确的方法论。

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建筑设计领域,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仿真技术应用于设计,互联网强大的数据库支撑,使得资料的采集和信息的交流易如反掌,这些技术发展的结果必将使人们的思维模式趋向一致,城市和建筑也会越来越没有地域特征。同时,这些技术的采用导致新一轮的“集仿主义”,就如同20世纪初摄影和考古的发达导致折中主义一样(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像那个年代了),世界各地的新奇建筑式样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集仿。技术的强势地位逐渐模糊了地区差异,城市特色消失面孔苍白,有的还走上了极端。如世纪之交流行于北京的“巨型结构游戏”,是一种技术膨胀化表达的极致。以中央电视台新楼为例,CCTV称其为“智窗”,但老百姓称其为“大裤衩”。怪诞的建筑造型颠覆了人们心中传统的审美原则并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反对者极端地称其为“建筑课的最佳反面教材”。且不论这种“北京游戏”将把技术膜拜引向何方,但值得思考的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技术已经把建筑学领域带入了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自由之国”,面对技术这柄“双刃剑”,是选择化技术“能为而必为之”还是“能为而有所不为”?[11]在展示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该如何兼顾人类自身的情感表达?如何做到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技术真的可以不顾及人的情感而无所顾忌的自我表达吗?

不然。体现了东方整体思维的《北京宪章》指出,“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人的因素”,并进一步说明,“只有把技术功能主义的内涵加以扩展,使其甚至覆盖心理领域,它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是实现建筑人性化的唯一途径(阿尔瓦·阿尔托)”。另外,程泰宁和张开济先生也认为:“在创作中,技术只是手段,有意无意夸大技术对创作的影响,对创作反而不利。”[12]这些理论曾表达了技术的发展必须与情感的需求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观点。在另一层面上,《北京宪章》就认为:“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区建筑学只是地区历史的产物,恰恰相反,地区建筑学更与地区的未来相连……”这两段论述的含义如果做一个叠加就会很清晰:为了实现人性化的建筑,达到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不同区域的建筑形式(地域主义)的形成,在享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应合理表达当地文脉关系,地区文脉表达也就是地域主义精神再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未来建筑学的发展主流是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对新技术的地域化表达。现代技术的地域化表达,是一种现代意义下的地域主义技术观,这也建立了正确的技术观,而不是对技术盲从的态度。在这种正确技术观的引导下形成了方法论,即“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Think global,act local)”,即要求在建筑创作中,对技术的采集要“着眼于全球的思考,在技术的使用上要“立足于地区的行动”。

最后,重倡地域主义,其现代意义最终将落实于行动。秉承地域主义和全球化“一体两面”的思路,运用新的“着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区的行动”技术方法,形成“形式追随文脉”的创作理论,引导下未来的城市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