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文脉的演化机制
文脉作为一种历史持久,由社会传递的文化形式,并非是过时的产物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文脉像一条流动的河,根植于人们的不断实践和创新中。文脉与其他关系体错综复杂、变化无穷。文脉与历史、地域关系、人文关系及社会结构、习俗禁忌等都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彼此间表现为致性密的结构逻辑,使文脉体系呈现出一种开放状网络结构,不断吐故纳新,在时间长河中推动自己向下一个“文脉切片”演进,形成文脉链。
在文脉链发展中存在一些典型运动过程,如文脉的延续、断裂、错位、取代、融合等,那么文脉演化机制的内在规律是怎样呢?这需要模拟文脉典型的运动过程来说明,对文脉演化机制的模拟就是分析文脉典型的运动过程,从各种变化纷繁的文脉现象中掌握其变化的实质,以掌握文脉的演进规律。
4.5.1 演化机制的模拟
1)选取“文脉切片”是演化机制的内容和基础
前文已论述过“文脉切片”,其显性和隐性要素都包含了丰富的城市和建筑文化、技术等信息,是文脉演进过程一个阶段的代表,也是所在时代历史信息的真实体现。在演化机制的模拟中,如何选取“文脉切片”,即在城市或建筑中,选取典型意义的切片(区域、个体)加以分析论证,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选取“文脉切片”应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信息特征明显性原则,从而形成分析论证的内容和基础。如平原城市的简洁大气,山地城市特色的构建方式,滨海滨湖城市的人文雅趣,关隘城市的历史变迁等,都代表了文脉变化发展历程,特征性十分明显。如截取某城市某个区段,分析此区段的年代、形式,富含哪些文脉信息,以此总结一个“文脉切片”,即分析某时段文脉特征如何,又是如何演变到下一个“文脉切片”的,即下一个区段的,来分析文脉的演化机制(图4.18)。
图4.18 文脉切片图
来源:自绘
2)价值评价、适当优先是演化机制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是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评价。评价文脉构成要素的价值,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城市文脉关系中,准确地捕捉到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使传承更具目的性。被判定为有价值的文脉要素往往是同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合的积极因素。评价即意味着“取舍”,“取舍”的对象并非只是传统和历史中富含的信息,还有文脉构成要素在当时特定环境中的政治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取”与“舍”本身不是绝对的,它是一种探求,是一种“扬弃”,是努力探求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意韵的思想指导下以何种方式去挖掘城市传统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
价值评判原则是根据文脉的主要特征作为评判原则,即原真性与变异性、时代性与多元性、整体性与有机性、动态性和连续性。价值评判标准是考察其文化价值以及其能否被优先表达,包括历史与环境价值。历史价值是文脉要素自身的文化价值,环境价值是城市的空间意义,也就是空间精神、品质价值。也就是说,城市中任何一个物质元素(比如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都具有历史价值和环境价值。然而,具有历史价值的同时能否具有环境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要素与现存或未来的构成要素之间,在未来的空间和时间上能否体现一种完整的城市文脉的意义。技术价值以及其能否被优先表达。如前述中论证的技术价值是影响文脉走向的重要因素,技术上的每一次变革或飞跃,都会带来相应的文脉关系的演进。政治取向以及其能否被优先表达。如前述中论证的社会变化与文脉的活跃性,政治取向和政治结构变化也是影响文脉演化的深刻内因。
第二是适当优先原则。“文脉切片”在自身的演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技术、政治等因素的强烈影响,从而制约着文脉的演化机制并影响到文脉走向。所谓适当优先的原则就是指:在文脉的演化进程中,其构成要素的价值,无论是显性要素还是隐性要素价值的放大或者缩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文化、技术、政治这三个方面对其的评价,并且这三个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受到的社会影响不一从而有不同的优先权,使得某一要素特征价值被急剧放大,别的要素价值被缩小乃至消亡,由此形成那个时期特定的文脉关系表达(图4.19)。
图4.19 价值判断,适当优先原则
来源:自绘
如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文脉关系体现了用古罗马文化对抗基督教义的文化优先权,古罗马建筑形式被急剧放大。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文脉关系体现了技术优先,放大了技术理性而忽略了人性的要求。殖民主义建筑风格的文脉关系体现了外来统治集团的政治优先意识,外来建筑风格取代了本地的文脉关系等。文脉演化机制的方法和手段就是首先要对文脉切片中构成要素的价值进行评价,以及判断其是否具有优先表达的权利。文化、技术、政治这三个价值评价、适当优先的演进方法和手段也可以解释在文脉切片的演化进程中,因受到某一个评价标准适当优先的影响,文脉出现的断裂、错位、取代、融合、延续等文脉典型的运动过程,实际上,这三个方面也是相互影响的。
3)“精英因子”理论是演化机制的途径和核心
文脉的运动过程实质是“文脉切片”内各构成要素在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演化机制是这个过程中对各构成要素进行甄别、筛选的结果。由于文脉构成要素中存在积极、有活力的因素以及失去活力的、消极的因素,同样也存在着能否被表达(执政)的问题,这和帕雷托社会结构分层的精英理论在理论结构和内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完全可以对其借鉴进行文脉“精英因子”理论表述:城市、建筑文脉的传承,优秀建筑文化基因的延续,主流是对构成要素中积极部分的传承,也就是其中有活力的、代表精英的文脉因子的传承;那些失去活力的、消极的因素则予以淘汰。文脉的“精英因子”也可以理解为优秀的文化基因。和帕雷托的精英理论一样,文脉的“精英因子”理论同样是根据两个条件,一个是自然差别,精英的文脉因子和非精英的文脉因子,另一个是现实差别,都存在着能否“执政”或被表达的差别,两个条件进行交互分类便得到相同的理论图式。这就是文脉的“精英因子”理论,但这个借鉴来的理论比帕雷托社会结构分层的精英理论已有明显的不同和进步。
由于现实的文脉现象比社会结构复杂得多,也更为多变,因此不能进行简单的理论借鉴,还必须加以适当的创造和扩展,才能更全面和准确地解释复杂多变的文脉现象。帕雷托把精英与非精英视为天赋能力差别,精英与非精英之间是不可相互交换的,并且他们的流动线路也是不可逆的单向流动,其核心是通过保持一种不可逆的单向流动来保持社会的平衡与稳定,而精英则是这种流动的动力。文脉精英理论在理论借鉴和扩展上,否认精英与非精英因子之间的天赋差别,认为文脉精英因子存在现实的差别,就是能被表达和不能被表达的差别。也否认帕雷托精英理论单向流动的规律,认为是一个双向流动且可逆的过程,流动的动力除了来自于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之外,也来自价值评价三个方面的影响,技术、文化、政治因素的不同优先放大相应的文脉因子的价值,形成特定的文脉关系表达,从而形成文脉精英与非精英因子地位的双向可逆转换,这是一个双向可逆循环流动的运动过程,其能否被表达的地位是可逆互换的。这也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文脉的演化机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受到某一要素优先的影响,精英因子不能得到表达,或非精英的文脉因子却大行其道(欧陆邪风盛行),以及非精英的文脉因子在科技发展的促进下成为精英因子(技术化倾向),或精英文脉因子的退化等复杂的文脉现象。
在文脉“精英因子”理论图式中,A,B,C,D分别代表能被表达的文脉精英、不能被表达的文脉精英、能被表达的非文脉精英、不能被表达的非文脉精英,以及其双向可逆的流动过程。这是重要理论的合理拓展,文脉的“精英因子”理论发展了帕雷托社会结构分层的精英理论,是理解文脉演化机制的途径和核心(图4.20)。
4)“三位一体”的演化机制模拟
对文脉演化机制的模拟需要以“文脉切片”理论模型为内容和基础、以价值评价、适当优先为方法和手段,以及借用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精英理论”进行合理拓展的文脉“精英因子”理论作为演化机制的途径和核心,形成“三位一体”的演化机制模拟。其理论逻辑关系如下:
图4.20 帕雷托精英理论和文脉“精英因子理论图的比较
来源:自绘
“文脉切片”包含了文脉表征与内涵的各种构成要素,是演化机制的内容和基础;经价值评判后的文脉各构成要素在演进过程中受到文化、技术、政治取向的优先放大,本来是不能被表达的“精英因子”形成新的能被表达的“精英因子”,或“精英因子”在经价值评判后受到文化、技术、政治取向产生合理收缩而成为不能被表达的“非精英因子”;相互交替,形成新的“文脉切片”予以传承。这个模拟过程是从理论设想模型,经由价值评价、适当优先的动力机制到文脉“精英因子”理论运用的全过程,是“文脉切片”及“价值评价、适当优先”和“文脉精英因子”三位一体的科学整合。这种“三位一体”的文脉演化机制模拟程序环环相扣,可以较好地解释文脉的各种运行状态,以期总结出文脉的演化规律(图4.21)。
文脉演化机制的方法和手段就是首先要对“文脉切片”中构成要素的价值进行评价,以及判断其是否具有优先表达的权利。帕雷托的“精英理论”表述了社会(政治)系统中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通过天赋能力和自然差别,以及掌权与否的差别及其运动规律来解释社会结构中政治系统的更替变化;正因为“文脉切片”中的各构成要素也存在精英和非精英的自然差别,也存在表达与不能被表达的现实差别,对“精英理论”借用、再创造和扩展形成的文脉“精英因子”理论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文脉“精英因子”在自身能否被表达中的双向可逆的运动规律,解释复杂多变的文脉形态,不断演进发展形成新的“文脉切片”,从而产生文脉的典型运动过程并形成文脉的运动规律。
例证: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文脉切片、文脉链分析
第一切片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天安门建筑群传承了历史优秀的文脉“精英因子”,经价值判断后文化要素被不断放大,传承了中国古典优秀的建筑符号基因,包括御街千步廊还存在。表达了那个时段的“文脉切片”原型,完全地保留了明清紫禁城的文脉特色,属于那个时段的文脉切片(图4.22)。
第二切片阶段:1949年后形成了新的“文脉切片”。“文脉切片”保留了天安门、前门等传统建筑文化基因,受到政治优先的影响新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但在价值判断基础上,高素质的建筑师(梁思成等清华组)富有传统的建筑文化血液,在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造型和细部时,提炼了相应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新的时段的切片,新的“文脉切片”仍然和谐,没有产生大的突变,整个场所形态仍然较为封闭,还没有形成天安门广场(图4.23)。
图4.21 三位一体演化机制模拟运行图
来源:自绘
图4.22 保留了千步廊的天安门切片
来源:长安街——过去、现在、未来
第三切片阶段:政治影响逐步放大,适逢10周年新中国成立大庆,为建设天安门广场拆除了周围的墙楼(令人遗憾),新建了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又进一步扩展了历史基因。建筑师们传继了优秀的传统文脉“精英因子”,提出了新的、发展了的文脉象征,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依然传承了中国建筑基因,使其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与传统的城楼相互协调,成为第三切片并由此形成文脉链,天安门广场的现代中国精神标志显现(图4.24)。
第四切片阶段:毛主席纪念堂也体现了政治因素的放大,但其修建也承继了传统古典建筑符号,副阶周匝的廊柱格局以及重檐顶切合了广场新建筑群的文脉关系。毛主席纪念堂的建成是在这一文脉链下一个切片时段,形成新的但又是统一格调的文脉传承关系,最终完成天安门广场总体格局延续至今,成为新中国文化精神集中表达的实际载体典型的场景格局,是延续这一历史环境,文脉链形成的范例(图4.25)。
第五切片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剧院的出现体现了技术和政治因素的双重放大关系。技术放大的夸张化表演使国家大剧院在形象、体量、色彩等各方面与现有文脉关系相去甚远,造成了文脉的冲突断裂;决策层的政治因素使得“北京的巨构游戏建筑”出现在了本不该出现的传统历史地区,脱离了文脉链破坏了这一北京核心历史环境,使得天安门广场的文态环境大受伤害,受到了普遍的非议,公众讥讽其为“水泡蛋”,这也绝不是偶然的。尽管争议还在继续,但至今获得的认同感却每况愈下(图4.26)。
4.5.2 文脉的延续
1)理论阐述
延续是文脉发展一种健康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对被表达出的精英文脉要素(文化基因,也就是主要的、健康的文化精神和相应的载体)的延续,是“文脉切片”各构成要素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中没有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稳定的文脉发展关系。稳定的文脉延续是城市保持风貌与特色的重要手段,任何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其文脉始终处于不断延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不可能冻结在某一个时段,建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英国建筑学家G.迪克斯认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街区总是既有新建筑又有旧建筑,而如果全是某一个时期的建筑,只能说这个街区已经停止了生命[26]。”吴良镛也强调:“要树立任何改建并不是最后的完成(也从没有最后的完成),它是处于持续的更新之中的观念。”[27] (图4.27)
图4.23 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期的天安门切片
来源:长安街——过去、现在、未来
图4.24 天安门广场形成时期的切片
来源:长安街——过去、现在、未来
图4.25 毛主席纪念堂时期的天安门切片
来源:长安街——过去、现在、未来
图4.26 国家大剧院破坏了天安门的文脉环境
来源:《采访本上的城市》
图4.27 鲁迅纪念馆、浙江美术馆体现了文脉的良好延续
来源:程泰宁作品集
2)演化机制模型分析
从“文脉切片”“价值评价、适当优先”以及文脉“精英因子”理论开始,形成文脉延续的“三位一体”的演化机制模拟图示(图4.28),从中清晰地推断:某一阶段典型特色的“文脉切片”各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进程、技术的进步,在“价值评价、适当优先”过程中优秀的文化构成要素的价值被放大并被优先予以表达,故而使得能被表达的文脉“精英因子”要素不断加强和充分自我表达,在新时代条件下,构成文脉的显性及隐性表达并未被异化,形成了整个城市风貌及特色的稳定、延续并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文脉切片”也不断地被赋予时代的含义,健康地发展到下一个“文脉切片”。如浙江美术馆、绍兴鲁迅纪念馆、上海新天地、厦门鼓浪屿(图4.29)等都体现了文脉的良好延续发展过程。
3)例证分析
辽宁闾山山门的文脉延续分析:
在辽宁闾山山门的建筑设计创意中,独特的设计思路产生的既现代又传统的造型语言,使其内涵远远超越了一座大山的通道与门户,成为闾山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载体与丰碑。与其说闾山之门是一座建筑物,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它以建筑的外形承载了当地历史人文精神的内核,以一种艺术的语言诠释了建筑的场所精神和深刻的文化韵味(图4.30)。
闾山山门是文脉延续的典型代表,这种文脉的延续性首先体现在对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高度提炼与二次表达上。在山门的造型中,两两相对的四只“手臂”同时向前伸出,在即将交叉的一点上戛然而止,定格成一幅剪影和一件镂空的雕饰。这剪影是一种真实的虚空,虚空成一个可供游客自由进出的门洞,这雕饰又是一种幻化的实体,实体就是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的轮廓。独乐寺山门是辽代建筑的杰作,在这里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精神被高度提炼成一个剪影符号,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镶嵌在山门之上,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图4.28 文脉延续图示
来源:自绘
图4.29 鼓浪屿延续了良好的文脉关系
来源:自摄
图4.30 辽宁闾山山门体现文脉的延续
来源:自摄
文化是文脉的隐性构成,文化内涵的提炼表达是文脉延续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山门这种文化内涵的二次表达富有深刻的文化哲理。通过格式塔完形心理学来变化的山门图底关系,这些深深凝结在建筑上的虚与实、表与里、阴与阳、正与反、方与圆、点与面、古与今、朴与华等此消彼长、相克相生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张扬和阐释了什么是经世济用的儒,什么是虚空朴拙的道,什么是智慧圆通的佛,而这三种精神的印迹正是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文化的根。
这种文脉的延续性还体现在一种阶段性的递进,没有简单的停留在过去,而是用现代的建筑语汇整合了文化内涵,形成了新时代的文脉格局与象征性的联想。四个钢筋混凝土的悬臂梁,合抱着一个独乐寺山门的剪影,在平面上从不同的方位交汇于一点,不再是简单的古典语汇表达,用现代的材料和造型语言已形成了新时代的文脉格局。而造型也极富象征意义,那从四个不同角度同时伸出的“手臂”是要完成怎样的一个动作呢?是两两高举的酒樽,还是相见恨晚的喜悦?是低头的耳语,还是在交换一个激情的盟誓?
辽宁闾山山门,一个承载了如此丰厚内涵的建筑,造型上又是如此简单,如此质朴!以有形寓无形,以有限寓无限,展示了一种“大象无形”“大道至简”的气魄和风度,是体现文脉延续性的时代佳品。
4.5.3 文脉的断裂
1)理论阐述
断裂是文脉运动过程的一个极端现象,这个过程主要是指“文脉切片”中的构成要素,无论是显性要素还是隐性要素,被强大外力所破坏甚至一笔勾销,从而造成文脉断裂的现象。文脉的断裂现象突出表现在对旧城改造的破坏上。城市的旧城,特别是众多的历史街区,是城市之根,文脉之本和风貌之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在旧城改造中,对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许多专家说的“临界点”上[28],造成了许多文脉的严重破坏甚至断裂。如重庆临江门码头的空间文脉形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已经完全异化,对容积率的追求盲目地拔高建筑,丧失了老重庆的生活场景,改变了原来优美的区域空间形态及文脉特征。如同文明的断裂,因战争或自然灾害等原因,文化停止了发展造成了某种文明的消失,其结果也必然导致文脉的断裂。如古代埃及是历史上文明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古埃及文明的消亡,古代埃及和现代埃及之间的关系非常曲折和遥远,无论是人种还是文化都有很大的距离,建筑形象也当然就产生了巨变。
2)演化机制模型分析
从“文脉切片”“价值评价、适当优先”以及文脉“精英因子”理论开始,形成文脉断裂的“三位一体”的演化机制模拟图示,从中清晰地推断:某一阶段具有典型特色的“文脉切片”各构成要素中建成环境要素因为各种原因,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影响被破坏,使显性要素不能自我表达,其隐性要素中的文化内核也荡然无存而出现的文脉中断的现象(图4.31)。
图4.31 文脉的断裂图示
来源:自绘
3)例证分析
重庆西沱古镇的文脉断裂分析:
西沱古镇曾经是重庆三大古镇之首,历史上是因盐业转运而兴,号称“长江上游的一颗明珠”。不同于川江沿岸城镇街道平行长江等高线布局之常态,古镇街道垂直于长江而建,形成长约2.5千米直至山顶的石阶街道。从江中遥望,宛如云梯直上云霄,是故又谓之“云梯街”。其最大的特色是云梯街在垂直等高线方向上下起落,随意潇洒,空间变化极为丰富有趣。街道两侧的各种盐号,土家客栈也是随台拖厢,順坡披檐,错落有致,其优美的空间形态传承了川江山地一种起落自由、无拘无束的空间形态。入夜,万家灯火齐明,垂直石阶街道又如“火龙探江”,蔚为奇观,是代表山地空间文脉特征的范例。但是近年来为了码头煤运的需要,领导决策修建了一条宽敞的公路顺等高线盘旋直抵码头,曲折蜿蜒反复穿过整个云梯街,以极其粗暴的方式将这条火龙腰斩为数段,昔日令人心动的城镇形态完全消失,连续自由的山地空间文脉形态荡然无存,令人心痛(图4.32)。
图4.32 文脉的断裂——面目全非的云梯街
来源:自摄
4.5.4 文脉的错位
1)理论阐述
错位是文脉一种局部病变的运动过程,一般而言文脉的错位是为了满足某种人为的商业利益或猎奇目的,其他异质文化要素和现有文脉环境中文化要素错误的叠加和置换,从而带来一种文化的错觉和文化时空的混乱(图4.33)。
图4.33 文脉的断裂,重庆临江门的变迁
来源:《城市地理》2008年5—6月重庆直辖十年特刊
2)演化机制模型分析。
“文脉切片”在演进过程中,其隐性构成中的文化要素在物质、信息、能量交换过程中与其他异质文化暂时错置的现象,从而产生的一种失衡和局部病变。但文脉的错位不同于文脉的融合,表达了文脉切片中文化构成要素与其他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中有所收获更促进自身更好地传承。也不同于文脉的取代,文脉的错位在经过实践价值识别后,有可能纠正错位而坚持原来的文脉发展,而文脉的取代则表示文脉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图4.34)。
图4.34 文脉的错位图示
来源:自绘
3)例证分析
“欧陆风格”的文脉错位分析:
文脉的错位显现了一种理论上的媚俗和实践中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就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部分大城市中短暂盛行的“欧陆风”建筑。“欧陆风格”在形象上以欧洲古典建筑构件为拼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释放一种文化烟幕宣传其商业价值,造成一种文化时差来满足当时新富阶层的文化饥渴,用文化错置的方式来虚构一种文化处境来抬升文化身份。“欧陆风格”的根本目的是对利润的追逐,其实质是文化的错乱。
第一,“欧陆风格”是宣传商业价值的文化烟幕。
古典主义与住宅建筑早有姻缘。自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古典风格逐渐成为宫廷和各门府邸的建筑模式;18—19世纪,古典住宅再次成为时尚,新兴的资产阶级“平民”也可以拥有富丽堂皇的柱廊和山花,古典主义住宅仿佛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到了20世纪,古典风格的豪宅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使它等同于“高尚生活”。然而建筑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实际上并不能改变或提高住宅的质量,如果古典的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尚有文化启蒙的意义,今天这个“美丽的传说”其目的只在于使消费者相信一个“好看即好住”的“美丽误会”。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一份住宅项目报告中,开发商有一段精彩的叙述:“国内民众普遍认为西洋古典建筑形式是一种高尚、豪华的形式,是他们十分欣赏和乐于接受的建筑形式,我们的观点就是要顺应他们的审美观,以求自己的项目能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向往。”很明显,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有赖于这种“美丽的误会”来维系双方的“蜜月”。为此,开发商不惜大量采用柱廊、凯旋门、山花等建筑符号以吸引客户,甚至连楼盘的称谓也冠以外国城市之名,“罗马花园”“爱丁堡府邸”等名称不绝于耳,被打倒了几十年的“崇洋媚外”成了“热门”。显然开发商正是利用古典风格作为文化烟雾进行商业宣传(图4.35)。
第二,欧陆风格与文化时差。
“文化时差”是指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处于不同发展时期(时区)。此时建筑却通过表象形式,例如“古典风格”把欧洲的过去和中国的现在“虚化”在同一“时区”。尽管古典的形式已不再是欧洲当年的建筑潮流,但是它的“美丽传说”仍在中国流行并且“整旧如新”,这种媚俗建筑模仿高雅文化的形式,却不彰显其真正的文化价值,虽然可以在市场上获得高额的利润,但并不代表其文化价值的提升(图4.36)。
图4.35 丽江的欧洲街是典型的文脉错位
来源: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图4.36 英国的唐风建筑同样也显示了文脉的错位
来源:方可,媚俗的欧陆风建筑
在希腊罗马时代,神庙是神的住所;在工业时代又成了银行的办公楼,因为钱是资本主义之神;在西方国家,很多神庙式的古典建筑成了国家行政中心,成为了国家权力的代表,于是这些建筑式样被抬高了,认为拥有这些式样就是文化和身份的象征。20世纪80年代重开商品经济大门,政策催生出一批“先富阶层”,随着内地城市住宅商品化,“先富阶层”形成商品房住宅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个“先富阶层”是城市中产阶级的雏形,尽管其文化尚未成形,但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单调的冷漠的住宅形式已经不适合他们的要求。更由于“先富阶级”得益于对西方的开放政策,由此对西方文化情有独钟,在这种情况下,以“欧陆风格”为名的建筑就暂时成为其文化寄宿处,并且这些古典柱廊或凯旋门式的建筑语言,正可以表达他们经济上的成就感以及对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渴望。
“欧陆风格”这种媚俗建筑通过建筑的空间和形象,来虚拟一种文化处境,令使用者产生文化空间转移的错觉,使其感到置身于优越的文化环境,认为自己的文化身份得到了提升。但由于没有真实的文化环境的支持,这种建筑空间造成自欺欺人的幻觉难以维持,而这种对古典主义的爱好,只是作为对经济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炫耀,而不是对文化财富的真正追求[29](图4.37)。
图4.37 文脉的错位——兰州版洪崖洞“黄河天街”效果图
来源:作者翻拍、重庆晨报2012年7月6日
第三,欧陆风格与文化错置。文化错置是指文脉切片中隐性构成的文化要素,当异质客体文化和本土主题文化在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时发生的主客体的错位的现象,也就是客体文化侵占了主题文化位置。文化位置的颠倒使双方丧失对各自文化处境的判断能力,混淆了各自的文化定位。文化错置文脉错位的“欧陆风格”建筑,在其发展上必然有其局限性。首先,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国外得不到欧洲文化的支持,在国内也没有中国文化为根基。“欧陆风格”可以不断地复制,却难以成为有生命的文化。类似“欧陆风格”的情况并非史无前例,18世纪的英国,建筑商曾出现过“中国风格”的热潮,从王公贵族到富贾殷商,对“飞檐翼角”的楼亭水榭无不趋之若鹜,其热衷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现在的“欧陆风格”。其中以英国著名建筑师哈夫盘尼设计的许多中国式的大宅最具影响力,然而如果中国人见这种“华风建筑”(Chinese Taste Housing),一定会哑然失笑。如果我们比较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格”和20世纪中国的“欧陆风格”会发现两者相似之处,由于“画虎画皮难画骨”,因此“画虎不成反类犬”。其次,文脉错位的媚俗建筑是建筑上的“假冒伪劣”产品,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认识水平的提高,真正的欧陆风格将为中国大众所了解,而中国民族建筑文化也将重新发扬光大,假冒的东西必然会被抛弃,作为文脉的内容和灵魂,中西方文化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不会发生主客体文化错位的现象,文脉错位的“欧陆风格”一类建筑也必将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从而使文脉回归正轨。
文脉的错位的实例还有福州中洲岛建筑群,庞大的商业、餐饮、娱乐建筑群体量臃肿,在福州的中心区又以欧式风格出现,建筑语言混杂凌乱,反映了一种文化上的媚俗与错置,属于典型的文脉错位现象。中国河北的“福禄寿喜”大楼,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低俗部分被放大,也是一种文脉的错位现象(图4.38)。
图4.38 文脉的错位,福州中洲岛
来源:自摄、翻拍整理
4.5.5 文脉的取代
1)理论阐述
取代是文脉典型运动过程的一个特殊现象,文脉的取代往往通过战争、殖民化或宗教传播等强烈的政治、军事手段来实现,以政治、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的现象。
2)演化机制模型分析
“文脉切片”各构成要素在传承过程中,其隐性构成中的文化要素在物质、信息、能量交换过程中被其他异质文化替换,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异质文化为主的、新的文脉关系,使隐性构成的结构性调整和彻底改变,显性要素转而表达异质文化的现象,从而使文脉的发展走上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和轨迹。文脉取代的例证较多是殖民主义风格,从文化的角度,应该对这种风格予以客观评价和辩证分析,一方面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侵略象征,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文化的交流,如某些沿海城市近代建筑加入了外来文化的元素,使这些城市文脉呈现多元的特征,经过实践沉淀后可以作为文化吸纳,并形成自己的文化特征予以传承(图4.39)。
3)例证分析
例证一:青岛城市建筑的文脉取代分析。青岛城市建筑中现有的文脉关系并非当地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内容,是一种文化的杂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日本人分别占领所进行的“建筑风格移植”,以及民国时期分别进行的古典复兴、折中主义、中国传统形式、现代主义萌芽建筑实践的结果(其中德式建筑为青岛建筑主基调)。占领者通过殖民化手段输入文化观念,在建筑城市中使用占领者的文脉符号和建筑语言;控制权的更替导致传统建筑符号回归,反复以往,经过时间的累积,逐渐形成了现有的文脉体系。有学者将其总结为:青岛城市风貌特色美在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整体景观,在于“一栋一式,楼楼有别”,在于“盘山曲径,凭栏观海”,在于“东方瑞士的异域风情”,并将青岛城市所展现的构成美、色彩材质美、山海美、人文美、环境生态美(这五美实际上都属于文脉的显、隐形构成)并称为业已成形的“青岛风格”。“青岛风格”实质就是整体的青岛城市文脉体系的展现(图4.40)。
这种文脉的取代具体在建筑上如青岛市公安局大楼,结合地形,平面采用局部变形后的巴西利卡形式,屋顶采用双折线斜坡红色瓦屋顶(斜度变化),加以老虎窗等造型语言,配以大开窗的黄色墙面,形成完全不同于本地风格的异域特征。青岛市总工会大楼,则具有较强的殖民主义建筑风格,方正的单斜面红色瓦屋顶,横三段纵三段的立面构图形式,单外廊等造型语言也使建筑异域风格明显。但是,这些建筑领域的外来文化符号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当地文化融合,已逐渐形成了青岛现有的新的健康的城市文脉环境,予以传承(表4.1)。
例证二: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脉取代分析。
哈尔滨最早的城市建设以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俄罗斯开发远东计划形成的,城市建筑更多地受到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影响,因此其建筑特征不可避免地表现这种外来文化,形成独具特色、不同于汉文化的哈尔滨城市文脉关系。
图4.39 文脉的取代图示
来源:自绘
图4.40 文脉的取代——青岛欧式建筑
来源:自摄
表4.1 青岛文脉的变迁、成形 来源:自绘
续表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建筑群充分地展示了这种文脉关系的取代。在中央大街上,看不到汉民族传统的建筑符号及语汇,取而代之的是以石构建筑为主的东正教建筑风格,等臂十字的平面关系、穹窿、山花、老虎窗、巴洛克式的精美石刻装饰、立面强烈进退形成的凹凸关系等建筑语言形成了中央大街的文脉关系,同样也经过时间沉淀后形成并影响着当地的建筑文脉走向(图4.41)。
图4.41 文脉的取代——哈尔滨欧式建筑
来源:自摄
4.5.6 文脉的融合
1)理论阐述
融合是文脉典型运动中一种积极健康的过程。文脉的融合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合力作用,体现了文脉发展“在传统中学习,在相互借鉴中收获;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30]的科学方法,是文脉演化机制中最为健康、合理和最具生命力的形态之一。
2)演化机制模型分析
“文脉切片”中各构成要素在传承过程中,其隐性构成中的文化要素与其他异质文化要素进行合乎比例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这一过程以文脉本土构成的文化要素为主导,对异质文化进行合理的汲取,同时本土上文化利用其他文化对自身进行局部修正调整的过程,从而使本土构成的文化要素更具活力和表现力。同时,由于对外来文化的采集,多元文化形成合力,使得文脉的显性表达——信息、物质、能量被逐步放大,文脉的生命体征更为明显(图4.42)。
文脉融合是文脉演化机制中最具生命力的形态。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历史上,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文化存在交流和融合,“博采众长,在借鉴中收获”,多元文化的融合才能形成更大的发展动力,文脉的融合过程就是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也使得文脉自身更具表达能力,传达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使城市形态和建筑更加生机勃勃,形成如布拉格这样的城市博物馆,文脉关系相互协调,异彩纷呈。
图4.42 文脉融合图示
来源:自绘
3)例证分析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文脉融合分析。
多元文化并存交流从而使城市形象大放异彩的例证亦不在少数,其中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便为一例。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表达了不同的文脉关系,传递了当时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它们相互协调、交流融合从而产生新的城市精神并形成新的文脉关系。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建筑群可以得到印证,在这个“欧洲的客厅”上我们认识到,所谓文化的交织、文脉的融合而又相互协调原则下所释放出来的惊人的美,绝不是一种空洞的美学理论和虚幻的理想(图4.43)。
圣马可广场建造持续了近一千年。广场周围建筑的风格多样:圣马可大教堂是属于拜占庭风格,旁边的总督府表现出哥特建筑风格,在总督府对面的图书馆属于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风格。使用的材料也变化多端:广场地面几何形式的图案由彩色大理石铺砌,大教堂的立面采用了金碧辉煌的马赛克镶嵌,总督府的席纹实体墙面采用的是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和砂岩,钟塔塔身以红砖构成,而后面的图书馆立面则采用白色大理石。如此丰富的内容及风格多样的建筑作品,如此众多的文脉信息融合,连同那些从世界各地弄来的建筑部件和雕刻,在一个广场上协调地相处,取得举世公认的浑然一体,高度和谐的效果,释放出无与伦比的美并形成了城市文脉的最高律动和绝唱(图4.44)。
图4.43 文脉的融合圣马可广场
来源:自摄
文脉融合催生出新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建筑文化,并形成辉煌崭新、令人激动的城市文脉关系。在这个广场上,充分地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表达在文脉构成上,其显性的建成环境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取得了合乎逻辑的体量效果:广场上各建筑之间在高度和体量上相互呼应,在比例和尺度上精巧配合,大教堂的复杂体形与图书馆简洁而严谨的古典形式相对照,垂直的钟塔赋予广场以生动的轮廓造型,并与周围的水平线条形成强烈对比。在隐性文化要素上,各建筑表达的文化信息以历史线索为牵引,同城市的生长过程吻合,表达对地方文化尊重的同时,文化的融合也符合历史的演变规律,并不觉得各文脉形态的冲突与矛盾,反而正是这种符合历史演变规律,体现城市生长过程的文化融合会使得表现出文脉融合自然、生动,浑然天成。
文脉的融合也可以界定在固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差异的建筑文化系统在同一地区或城市并存,而相互交流影响形成的文脉关系,或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基因丰富自己,或共同结合衍生出新的杂交文化形态,成为一个新的建筑文化形态。近现代一些中西合璧风格的优秀建筑也反映了文脉融合的力量,如前文所述的广东开平碉楼就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条件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碉楼建筑风格。四川省大竹清河场也体现了文脉的融合。
图4.44 布拉格城市博物馆充分展现了文脉的融合
来源:作者翻拍
【注释】
[1]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宋春华.技术·环境文化[J].建筑学报,2003(1).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6.
[5]张毅.探寻西安古都风貌保护之路[N].经济日报,2005-03-03(15).
[6]向欣然.现代建筑有地域特色吗[J].建筑学报,2003(1).
[7]郭明卓.如何理解“地方特色”[J].建筑学报,2004(1).
[8]杨国权.论建筑的地域性[J].建筑学报,2004(1).
[9]邹德侬,刘丛江,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现状、局限和前瞻[J].建筑学报,2002(5).
[10]某些学者对此有不同解读,如:刘湑,杨钊.变异的地域建筑[J].建筑学报,2004(1).
[11]宋春华.技术环境文化[J].建筑学报,2003(1).
[12]引自“繁荣建筑创作座谈会发言摘登”中张开济先生和程泰宁先生的发言,参见建筑学报,1985,4.
[1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135.
[14]吴良镛.论中国建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J].城市规划,2003,11:15-160.
[15]刘润忠.社会结构与和谐发展[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4):5-7.
[1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任军.20世纪俄罗斯(苏联)建筑历程[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12,33(6).
[18]弗吉利亚斯·弗姆.道德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9][3]季塔连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20]王翠兰.原始宗教与民居小议[M]∥李先逵,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五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1]注释:对火神的敬畏进而产生种种禁忌,不能跨越,不能践踏,不能吐痰和向火塘丢杂物,甚至不能触动火塘上的三脚架等。小小火塘方寸之地,成了家庭的中心,火的兴旺是家庭幸福的象征,是家庭繁荣的精神支柱。家人围火塘议事、待客、用餐、按长幼秩序就座,与火日夜相伴。火塘是住房的心脏,建新房时对如此重要的神灵区,位置的选择是一件极重要的事,不是寻找便于使用的地方,而是找一个让火神自在满意的位置,取悦神灵以保佑家泰人安。新房建成后,第一件要事就是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老人或祭祀安置三脚架,如此方能代表一个家庭的诞生,也得到寨内成员的认可。火塘的设置一般分低火塘和高火塘。低火塘是高度与室内居住面平,高火塘是高于室内地面约七八十厘米。低火塘又分单火塘、双火塘和多个火塘形式,双火塘一个煮饭,另一个煮猪食;而西双版纳哈尼族的双火塘则较特殊,分别为女火塘和男火塘。佤族房屋内有三个火塘,分别为主火塘、客火塘和鬼火塘,主火塘是家庭用火塘,煮饭烧菜、取暖照明,终年不熄;客火塘为客人来时使用;鬼火塘仅是祭鬼时使用。基诺族、独龙族的大家庭内有多个火塘,数量与小家庭数目相当。
[22]王小东.特定环境及其建筑语言一新疆国际大巴扎设计[J].建筑学报,2003(11).
[23]王小东.播种的历程——新疆国际大巴扎建筑群创作补记[C/OL] .中国建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9—26)[2012—10—16].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5809668.aspx
[24]王小东.播种的历程——新疆国际大巴扎建筑群创作补记。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5809668.aspx
[25]王小东.播种的历程——新疆国际大巴扎建筑群创作补记。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5809668.aspx
[26]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6.
[27]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6.
[28]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
[29]方元.“欧陆风格”的媚俗建筑[J].建筑学报,2002,2.
[30]温家宝.2009.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C]∥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