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7.2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文精神

7.2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文精神

时间:2023-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居议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还关注住区人文条件,包括文化生活、精神风貌及民族习俗、文化遗产等方面。人居宣言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及其大会所确立的主题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城市环境和住区的发展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文化的可持续是城市实现可持续最为基本的因素。

7.2 可持续发展观的人文精神

7.2.1 可持续发展观与人居议程中的人本主义

环境与发展相互依存、密切相关,是不可分割的一对矛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其概念是1987年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发表的布兰特报告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对这一定义作了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这一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是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关注也体现在《人居宣言》和《人居议程》上,这是在“以人为本”思想领域下,建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第一份全球性文件,详尽地阐述了人类住区及住区环境建议,维护及实现可持续化的途径。

《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发表于1996年6月14日,在《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下,参加伊斯坦布尔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审议并通过了大会所确定的两个主题:“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日益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两个全球目标:既保证享有适当住房和使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有效率。人居议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还关注住区人文条件,包括文化生活、精神风貌及民族习俗、文化遗产等方面。人居宣言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及其大会所确立的主题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城市环境和住区的发展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的必由之路,《人居宣言》亦明确提出:“我们怀着焦虑的心情注意到住房和人类住区条件在不断恶化。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城镇是文明的中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及科学的进步。我们必须利用我们住区所带来的机遇,保护其丰富多彩的形式,以促进全人类的团结。”在《人居宣言》和《人居议程》中也明确指出:“人是我们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因此我们所采取行动实施《人居议程》时,要以他们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深入人心,作为该思想的核心人和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人类自身的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图7.1)

在分析了上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后可以得出如下认识:可持续人文精神与新文脉主义主张的文脉可持续发展精神是一致的,尤其是在《人居宣言》和《人居议程》中提到的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物质环境层面,还包括人类住区的精神文化层面,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人居宣言》提出的对人类住区“保护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的重要性,这更说明了文脉战略也是人居环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img98

图7.1 从“井的变迁”和“无限吃有限”两幅漫画,体现了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来源:《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7.2.2 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意义

文化的可持续是城市实现可持续最为基本的因素。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城市本身就是文化遗产”。城市是物质财富和文化资源的聚集地,文化的创作活动也最为频繁地发生在城市并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和影响。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创造活动的结晶在历史发展中被逐渐保留,它记载着城市的历史,独特的文明,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

①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意义,其原因首先在于文化遗产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优秀的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都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城市生活中,文化遗产是城市市民的“集体记忆”,所有人都生活在过去的“文化积累”之上。对城市文化而言,一切发展和创造都是建立在对过去文化、智慧的集成和总结之上,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图7.2)。

随着各类新的文化遗产类型被认识、重视,各类文化遗产在城市中相互交织融汇,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三种新的趋势:一是保护对象呈现出由“单体”向“群体环境”再向“整体”方向扩展;二是保护的范围呈现出由“点”向“线和面”再向“系统”方向扩展;三是保护的领域呈现出由“物质”向“物质和非物质”再向“综合”方向扩展。正是这些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发展趋势,推动着“城市遗产”概念的形成,也使城市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现在逐渐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果只停留在具体的、互不联系的物质形态上,那么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就将会被割断,一处处文化遗产就将沦为“文化孤岛”。

②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意义,要最终落实到把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中所展现的城市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珍视发扬文化传统来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化。应该把文化遗产和文脉中所蕴含的历史的、科学的、艺术的价值,融入人们的生活、社区的发展,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给大众以精神的、情感的、美的享受和启迪。这些体现在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中的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市民,使城市文脉代有传扬。直接表达着民族的、地域的个性特征,具有广泛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民间文化遗产往往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img99

图7.2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居环境的重要构成

来源:收集整理

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哲学、历史、文学、宗教、艺术、天文、地理、经济、民俗等众多门类学科的内容,不仅如此,文化遗产还寄托了国家、民族和文化群体的普遍情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证据,是活态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今天应当努力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视野与职业范围,以新的观念,对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探索更积极、合理、有效的途径,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更广泛、更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更丰富的物质保障,使文化遗产真正为社会公众所共享,更有力地推动文化遗产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时,唯有文化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保留下来,它是我们民族独立品格的历史凭证,也是我们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和力量与智慧之源。”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并非我们独享,还应完整地将它们移交给后代,未来世代同样有权利面对这些文化遗产,同样需要与历史和祖先进行感情和理智的交流。遍布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蕴含于其中及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文脉体系,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宝贵财富,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关系,实际上就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忠实实践。在人居环境的建设中应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有保护和发展文脉两者并重,使城市永续利用,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有效延续城市文脉应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可持续的主题目标之一。

7.2.3 中国城市文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时代精神

1)“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稳定文脉关系的典型表现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逐渐成为现在所熟知的哲学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审美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的精神境界,在《庄子·齐物论》中论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区别不复存在,是一种极高的“天人合一”境界,“庄周梦蝶”也是其“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典型最生动的表现。同时“天人合一”还是中国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城市或建筑与自然、人与城市或建筑的自然和谐,这种规划设计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并延续至今,应该看作是文脉思想的精髓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中环境观的重要内容。虽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有其封建迷信的臆说成分,但究其本质意义上讲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居住环境选择营建实践经验的积淀和总结。可以认为,中国风水学说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生动具体表现,是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规划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以现代建筑文化观来审视中国建筑文化,可以认为营造学是中国古代房屋建筑学,造园学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景观学,风水学则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学。这三者构成中国古典建筑规划理论体系,而风水思想及其风水文化则是贯穿其中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

风水理论是文脉显性构成的经验总结。按风水看大地法“地理五常”——龙、砂、穴、水、向的五大基本构成要素的要求,典型的风水环境模式可以阆中古城为代表,可用如下要诀来归纳其主要特征:

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层层绕。

金水多情来环抱,朝案对景生巧妙。

明堂宏敞宜营造,点穴正位天心道。

水口收气连环套,南北主轴定大要。

这种体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德者美人的居住追求观念,深入民间,化为风水方术而流行于川内各地。看风水,相土尝水作为场镇选址的第一步,包括布局规划营建莫不以风水为本。按上述风水要诀,形成选择吉地的操作要领原则,即“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前置朝案拱卫相对,曲水冠带环抱多情,明堂宽大形如龟盖,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气脉水口关锁周密,向南而立富贵大吉”,这些原则都是生活实践和审美经验的总结(图7.3)。

按上述要诀和原则一一观照阆中古城山水环境格局确如英国李约瑟博士赞美的中国风水形象是大地的“宇宙图案”,这种人居选址作为大地“大地人工景观”,其意义在于:一是将自然生成的山水环境用人文精神来点化自然,并与营建的人工环境相结合,使自然环境拟人化,人工环境自然化;二是以生态关联的自然性求得共生,以环境容量的合理性求得共存,以构成要素的协同性求得共荣,以景观审美的协调性求得共乐,以文脉经营的延续性求得共雅;三是培育山水环境美学观念,灌注人生哲理文化内涵,以期“天人合一”,地杰人灵,追求最为吉祥和美的人居环境,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价值和为生之道,以达成物质与精神相协同的理想文明境界的升华。

img100

图7.3 风水观念中的山、水、城文脉关系

来源:四川民居,李先逵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稳定的文脉关系始终存在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这应成为一笔宝贵文化财富并为今天的城市文脉发展所借鉴利用。

2)“天人合一”可持续精神的时代意义

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反对将人和自然对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体系中,如《中庸》系统阐述的中和理论体系,“天人合一”所提倡的与自然和谐思想与可持续精神是一致的。现在西方现代文化也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也看到“天人合一”可持续观具有的时代精神,证明“天人合一”所展现的文脉与可持续思想完全可以用于当今城市建设,特别在人居环境建设中采用中国文脉思想及文脉战略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要纠正“征服自然”观,确立“适应自然”观。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活动急剧地改变着自然状态,减少生物多样性,释放多种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进入地球的生物循环系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结构造成了极大破坏。“征服自然”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盲动,并没有驾驭和掌握自然规律而是扰乱了自然运行的秩序,使自然变得更加难以适应和利用。相对于人类目前的生产力,自然的力量依然强大,所以还需要确立“适应自然”观,在适应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次,“天人合一”所展现的文脉与可持续思想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就是要求生态与文态建设并重的发展思路。如果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的显性层面,文态环境就属于隐性层面。文态环境作为一种城市的高等资源,具有独特性、垄断性、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文态环境的优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直接相关,是城市文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不仅在物质上关乎人类是否能永存于世而不至于资源枯竭,也关乎人类精神家园的健康,城市文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天人合一”可持续思想的具体运用。

最后,“天人合一”可持续精神的时代意义还体现在从开发自然资源为主到开发人力资源为主的转变。不能一直靠“天”,还应靠“人”,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除了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提高其综合利用效率,以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目的。还应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通过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量合格人才,使社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