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畅想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城市的作用及变化的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化理论和设想,产生了一系列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论,其中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思路是:决定未来城市的发展的不仅是经济和科技等力量主导,文化走向对城市发展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城市发展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未来城市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原有的脉络关系,很多未来城市发展的各种创新理论实质就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创新,总结梳理之,提出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畅想。
8.1.1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之探索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主要有信息城市、全球城、山水城市、步行城市、无汽车城市、健康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地方城市(文脉城市)等。不同学科基于不同的角度,如经济技术、交通环保、环境景观、可持续发展等提出的未来城市理论,都具有相应的哲理理念即文化观念的指导,这其中不乏文脉思想的影响。
1)信息城市(Information city)
信息城市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种未来城市模式,是纯粹从新技术角度提出的未来城市理论。很多专家认为城市发展主流方向是信息城市,说明信息技术对未来城市社会的影响。信息城市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但普遍的看法是:城市中占主要地位的产业和从业人口的主要产业都是信息产业、城市中主要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基于信息技术,可称之为信息城市[1]。
由于信息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和信息服务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城市在未来完全是可能的。尽管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但是作为一种未来城市理论,信息城市社会存在巨大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理想的城市目标。且信息城市理论缺乏有关城市的物质规划和解决现代城市弊病的独特理念,信息城市并不是人们有目的地针对城市现实问题而设计的未来城市。因此,可以把信息化作为未来城市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成为更具包容性的其他未来城市理论的一个特征。
2)全球城(Global city)
全球城市是在经济贸易全球一体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未来城市概念。全球城是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经济功能和相关服务功能都是全球性的,城市的经济和服务影响也是全球性的,超越了城市的地域和行政界限。
虽然理论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全球城市大家族的一员”,但现实中大部分城市的功能和服务都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区域性的。因此,全球城只是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城市功能和结构出现新的适应性变化,这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解决城市弊病的良方和一个美好的城市未来。因此全球城理论也不是人类理想的未来城市理论。
全球城是在政治经济领域对全球施加影响的城市,本身对城市形态及文脉关系演变并不会起到创新性的引领。一方面越是全球化的城市,在保持地域性建筑文化和本土特色方面可能会更严格,或在文化上呈现一种多元共生的、复合化的文脉关系;另一方面担心的是,文化全球化对城市特色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加深。
3)山水城市(Shanshui city)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于1990年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其理论可解读为倡导在现代城市文明条件下人文形态与自然形态在景观规划设计上的巧妙融合;山水城市的特色是使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城市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规划意识源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追求相契合的山环水绕的形意境界,继承了中国城市发展数千年的特色和传统[2]。但是与其他未来城市理论相比,山水城市更多的只是一种构想,这方面的探索实践也很有限,而且缺乏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一套完整思路和可行方案。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的确能够给予人们以新的启示,但是面对当代城市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特征,如何将中国传统的山水城精华应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还需要艰辛的探索。因此,山水城市作为未来城市理论本身并不完善,还处于构想阶段。
目前,山水城市理论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3];鲍世行认为“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生态学哲理”[4]。但反对者认为:“山水城市论”的独创是以“人造的山水”营造有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的城市景观,而“人造的山水”则是该理论的致命伤,因为其违背自然规律,在当今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更是逆水行舟[5]。
但在新文脉理论创新方面山水城市理论有进步意义。山水城市将文脉显性构成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组合关系加以强化,并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意蕴的影响下,创造出新型自然文脉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生态文脉观。
4)步行城市(Walking city)和无汽车城市(Car-free city)
城市交通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问题,针对城市交通问题提出了许多设想,产生了相关的未来城市理论,其中突出的是步行城市与无汽车城市。
这两个未来城市的理论设想都具有一定的极端性。步行城市是以步行交通为主的城市,现代城市中把局部区域作为步行交通是可能的,但把步行作为整个城市主要的交通手段,完全排斥机动化交通显然不现实。无汽车城市认为小汽车给人类带来了环境、社会和美学方面的问题,如窒息街道生命、毁坏社区结构、封闭人们、给其他的道路使用者带来危险、破坏城市美丽、噪声干扰生活、产生空气污染、浪费能源和自然资源、耗竭了国家的财力等。鉴于此,无汽车城市提出了把小汽车和货车赶出城市的口号[6]。其城市设计目标是高质量的生活、高效地使用资源、快速的客货运输,并针对城市的客货运输系统都提出了一套建设和运行方案。无汽车城市提倡者们最推崇的城市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威尼斯是个小汽车很少的城市,发达的水上城市交通运行良好,满足了出行需要。
步行城市和无汽车城市强调了城市交通方式的变革。但城市问题远不止交通设施和工具的问题,城市的功能也不仅是交通,这两类城市理论并没有对其他城市问题提出系统的对策。事实上,一个城市即使没有小汽车仍然可能存在许多弊病,因此该理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有发展潜力的未来城市理论。
从文脉创新理论来看,这两类城市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步行交通形成城市空间和区域的小型化特征,可以避免城市因为大量交通而产生的冷漠隔阂(交通造成的冷漠隔阂在美国的许多城市尤为明显),同时步行区域内尺度适宜,文脉关系和谐,而且,这种传承的文脉关系容易得到强化,形成一些文脉重点区域,如标志物等文脉精华,成就一处引人入胜的人居环境。步行城市(区域)的文脉创新应看作是未来城市小型化或小尺度化的一个趋势,重点强调人的观赏尺度和交往距离,是宜人的居住区域。
5)健康城市(Healthy city)
健康城市最初是从现代医学角度提出的未来城市理论。但其理论内涵已远远超出了医学,源于对“健康”概念更丰富的认识。《渥太华改善健康宪章》(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6年发布)认为:“健康的基本条件和源泉是和平的生活,有寓所,能够受到教育,有食品,有收入,处于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可持续地使用资源,处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之中。”健康城市又称“健康社区”,健康城市(社区)实践活动也很多。世卫组织在欧洲成功建立了30个城市的网络,即著名的健康城市项目。在加拿大有近100个健康社区,在美国城市如西雅图,这类项目的效益也十分明显。
健康城市旨在根据各国城市的不同情况,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里的健康包括城市居民的健康、城市代谢的健康和城市系统的健康三方面。显然健康城市的理念已经突破了医学的局限,不仅强调城市给予人的健康,也强调城市系统的健康。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看待,诊断其病症并进行医治,从而获得城市意义的健康。
健康城市的标准之一:延续城市未来与过去,体现了文脉的思路,这意味着文脉传承是健康城市标准。该理论把城市视为一个活的生命有机体,提出了城市代谢的健康,这类似黑川纪章“新陈代谢”理论。健康城市之文脉创新体现在把城市文脉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文脉内部系统各要素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进行健康地、持续地、不间断地更替,良好的新陈代谢过程推动文脉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系统的健康。这实质上也是文脉生态化和有机化观点,具有较大的创新意义。
6)可持续发展城市(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y)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指导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理念几乎被引用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城市研究领域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包括不同层次的含义,既有全球的也有国家和区域层次的,更有地方和局部层次的。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全球和国家的要求,其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反映在城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从规划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内涵相当丰富,而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是可持续发展世界观在城市区域水平上的具体运用,它反映了城市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是实现真正的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而对城市提出的现实要求。
文脉的可持续发展是文脉课题的核心价值之一。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文脉的可持续体现在文化的可持续之上。在文脉创新方面,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文脉的可持续化,历史上很多城市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文脉的断裂、错位、取代等不可持续的现象,因此文脉的可持续性作为建立一个文态优良城市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新文脉主义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7)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和绿色城市(Green city)
生态城市(社区)是源于现代生态学发展起来的城市理论。城市生态研究一直得到国内生态学界、城市规划界和其他相关领域的重视,随着国内外城市生态研究的深入,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也就具有必然性。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7],其理论从最初的生态学原理在城市中运用,逐渐发展成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 [8],对城市弊病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对于生态城市的涵盖范围,罗斯兰德认为“生态城市”包括了以下所有理念[9](图8.1)。
从图8.1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理念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相关理念并存。该图不使用箭头,不用线条,没有边界,但它仍应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图示,象征了生态城市复杂的系统和应用范围。由于生态城市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看待城市,因此,生态城市理论具有极强的融合性和极大的发展空间,从其诞生之时就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十分丰富。有专家认为,自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生态城市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接受”[10],该理论已成为未来城市的主要理论流派。绿色城市有时就是指生态城市,但是绿色城市更多地强调生态城市的生物特色。
图8.1 生态城市概念的含义
资料来源:王如松《城市生态学》
虽然生态城市更多的是用生态学原理关注城市综合的生态问题,实际上也包含了一种朴素的文脉创新观。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文态环境是构成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形成良好城市人居环境的两个基石,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文态环境并不是两个封闭的环境体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协调发展的一对“双生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良好人居环境的形成,需要城市生态和文态环境的并重。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中虽然没有单列的文态城市,但显然生态城市的理论也需要城市文态环境的支撑,并且生态城市本身也包含了文态环境很大部分的概念,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然会促进城市的文态环境。生态城市的文脉意义,具体就表现在城市文态环境及文脉生态这两个方面。
8)地方城市(文脉城市)(Regional city─Context city)
地方城市是源于区域主义规划流派而产生的未来城市理论[11]。该城市理论认为:现代城市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略了城市的文化属性,忽略了城市社会结构和居民文化价值观念的相对稳定性,忽略了不同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城市文化风格多样性。在城市建设中,该理论首先强调保护和修复具有地方性、文脉意义的城市历史地。其次应从地区的文化变迁出发,关注地区发展需求和地方环境,体现出地区传统中仍有活力的部分与全球化的现代文明所提供的最优部分进行“创造性综合”。
地方城市反对技术绝对化,把保护传承城市文化作为第一要务,关注城市文化多样性,并且该理论并非是僵化保守、静止不变的,而是强调创新,在保护和修复地方文脉传承地域文化,明确地提出把地区传统中仍有活力的部分与全球化的现代文明所提供的最优部分进行“创造性综合”,这实际上是新文脉主义关于文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思路,足以带来文脉的巨大创新。地方城市(文脉城市)虽不是最理想化的未来城市,但在保护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突出地域特征、彰显民族文化等方面无疑是一个理想的未来城市范本。
8.1.2 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畅想(生态文脉城市)
1)各种未来城市理论之评析
各种未来城市理论,应该能够为人们带来一个革除现代城市弊病的全新城市未来。信息化城市和全球城市尽管是最时髦的未来城市理论,但它们只属于城市物质形态构想,而非从城市文化规划出发。文化的一面往往是针对现实的缺陷提出的,这对城市未来是最有意义的。所以,这里首先排除了信息城市和全球城市作为未来理想城市理论的可能性,他们只是理想的未来城市理论一部分。而其他未来城市理论或设想(如步行城和无汽车城)都是针对特定条件下城市问题而提出的,没有考虑现实中城市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过于注重城市的物质环境规划,对城市社会功能有一定的忽略,按照这样的观念来看待有关未来城市的理论,也会发现这些未来城市理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山水城市构想提出的时间很短,还缺乏完整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支撑。山水城市从传统哲学和古典山水画形态发端,是具有一定的浪漫情怀的未来城市理想,但其对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属性、功能布局论述较少,偏重城市的山水文化意境追求,对城市功能性缺陷的思考偏弱,因此和其他更具现实性的未来城市理论相比,尚显稚嫩。况且该理论在当代城市的实践不多,更缺乏来源于实践形成的丰富、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把山水城市作为一种系统的未来城市理论还为时尚早。但是理论界有一种看法,就是把山水城市视为生态城市的一种,如黄光宇认为:“山水城市与生态城市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可以说山水城市是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的一种提法”[12]。
无汽车城市和步行城市都过于强调或排斥某种交通方式,这些设想从局部的交通方式角度来变革城市,谈不上系统的未来城市理论。而且通过革新的、有效的组织,如小汽车共用等,小汽车方式本身可以有效地促进公交的使用,减少小汽车的负面效应。因此,这些理论也不是完美的未来城市理论。
健康城市和生态城市是值得重视的城市理论。健康城市把城市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而生态城市也把城市视为所在生物区域的一个有机体,两者有相似之处。健康城市更多的是从生命个体与整体环境的关系来看待城市,而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城市,两者的视角有大小之分和是否全面之分。相比较而言,生态城市的概念更全面一些,生态城市概念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能包括健康城市,尤其是近来生态系统的健康研究也已得到充分重视。
生态城市理论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待城市系统。城市系统各个部分是紧密关联的,城市与其外部环境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都是紧密联系的,城市系统内部的联结和与外部的联系是极其复杂的,应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来分析这种复杂的关联是最合适的。生态城市理论能够为人们找寻城市问题症结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并提供解决城市复杂问题的有效对策。因此,生态城市目前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是人们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是生态城市最大的理论局限在于:没有看到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的可持续乃是核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生态和文态并重的基石之上,片面强调城市生态而忽视文态建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存在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城市理论也可以作为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未来城市理论的一部分。
2)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畅想(生态文脉城市)
①地方城市(文脉城市)理论的局限性。地方城市是针对世界性城市特色危机而提出的城市理论。该理论是对城市功能主义至上、技术至上造成诸多弊端的一种改良,强调地方城市特色及地方文化保护。应该说在保持城市文化特色和传承文脉方面,地方城市(文脉城市)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城市弊病和未来发展战略的许多问题都是具有共性的东西,这些地方城市理论没有做完全的解答。另一方面,地方城市所强调的城市特色的确是理想的未来城市理论所应包括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地方城市文脉的理解是狭义的:其一,在低技术策略下的文脉发展没有符合城市文化迅猛发展的要求,对高技术策略的影响走向缺乏明显的判断。其二,生态观与可持续观的缺失使地方城市狭义的文脉理论故步自封,可能正好为全球化反对抵御特色和民族风格提供口实。其三,自后现代开始,狭义的文脉理论没有构成系统各要素的内在有机联系方面没有做系统整合,对其典型运动过程和演化规律更是闭口不谈,这些理论缺陷都是地方城市需要借助其他理论进行发展充实的缘由。
②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生态文脉城市)。既然现有的各种未来城市理论都存在局限性,那么未来理想的城市范本应该是怎样的呢?地方城市(文脉城市)理论的局限性并不妨碍其理论的演进发展,借鉴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城市部分先进理论基础上进行理论交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二高”生态文脉城市的畅想,即高科技+高情感=高文化的生态文脉城市,也就是广义的新文脉主义城市。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论建构:
第一是高情感城市。新文脉主义突出城市的文化性,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首先是因为人是城市和建筑的中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高技术必须与高情感的平衡,高技术表达是基于人类文化的技术表达,否则,技术也就失去了人文支撑而走到了尽头。其次文脉的承继与弘扬是今后城市文化建设的基调,应成为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检验的标准和原则,也是现代化城市文化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新文脉主义的主要内涵和核心价值观。
第二是高科技城市。新文脉主义在突出文化性同时,注意到科学技术发展是时代趋势。积极把科技因素纳入新文脉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理论克服了旧文脉思想局限性而更具时代包容特征。广义而言,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科技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所创造丰富文化形式中的物质文化范畴,理所当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其次城市或建筑是当时社会经济、技术的表达,对技术的研究应放在建筑文化的动态过程之中。在新世纪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其成果必将反映到城市和建筑中去,这些科技含量明显提升的建筑,也必然在文脉关系上带来新的变化或创新,进而直接影响到新文脉主义的发展演进。
技术的自然属性容易为人理解,而它的社会属性却经常被忽视,实际上技术的应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制约,这些因素甚至影响到技术发展的方向。技术必须考虑众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如《北京宪章》所言“技术与人文相结合”,这是正确、全面的技术观。
第三是高文化的、可持续的生态文脉城市。高情感城市和高科技城市都只能是理想未来城市模式的一个方面,广义的新文脉主义城市在其基础上,注意到生态城市所蕴含的可持续、极限原则;注意到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城市的逻辑辩证;注意到城市文脉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可持续化,不仅是在富含文化氛围、健全的城市文态环境下的可持续,还应进行生态的可持续化,从而进行系统的理论整合梳理,超越狭义的地方城市(文脉城市)理论,提出未来的新文脉主义城市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新文脉主义城市的重要支撑。在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城市的逻辑辩证上,吴良镛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隐含着极限”,而生态城市的首要概念就是存在极限,基于此国外一些学者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称为“生态城市”,还有学者认为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形态。
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虽然也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征,目前,仍然过多强调技术在改善使用资源和利用能源效率方面的作用;而且由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模糊性,易被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政治家们所利用,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幌子”。而生态城市由于其鲜明的极限制约前提,则不易出现这种情况。其次,从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的特征来看,生态城市必然是可持续的,而可持续的城市至少不能说就是生态城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包容了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未来城市形态是适宜的。这是因为:一是生态城市强调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子系统,城市活动必然受到系统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系统的生态极限是城市活动的最高限值,否则强度过高的城市活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安全,因此在生态系统极限范围内进行活动的生态城市必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二是生态城市把城市置于生态系统之中,把人的活动看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强调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各种生命系统对稳定生态系统的意义,把人类活动统一到生态系统的复杂循环之中。
故而,包含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生态城市,加上高情感与高技术城市的概念,形成了生态文脉城市理论,即广义的新文脉主义城市理论。这个理论在微观层面上不仅包含了新文脉主义的理论构成和核心价值观,而且具有极限含义的生态可持续观念也同样适用于文态的可持续。在宏观层面上,广义的新文脉主义城市理论从城市文化角度来看社会发展变迁,体现了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的要求,代表了人本主义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基于此,我们有信心得出如下结论:理想的未来城市应是广义新文脉主义城市,即生态文脉城市,是最和谐、健康、合理的未来城市模式。
我们期待着新文脉主义城市的来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