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装配图的画法
本节只介绍在AutoCAD中画装配图形的方法和零件序号引线的标注。关于装配图的其他知识,请用户参阅国家标准和有关制图学的知识。
在AutoCAD中,如果事先已经绘制了非标准件的零件图,可以直接由零件图进行装配,得到装配图。其基本方法如下:
例题:将图5.32中的零件装配为一体,并标注序号。
图5.32 将全部需要参与装配的零件视图复制到同一个窗口
在AutoCAD中,画装配图的基本步骤为:
准备非标准件的零件图(必要的视图)→由国产软件中引入我国标准的标准件图→组装同一视图的零件(标准件和非标准件),一边组装一边根据制图标准对装配图的要求进行更改→图形完成后,标注尺寸公差→编制零件序号→制定技术要求→插入标题栏和填写明细表。
下面的例子着重介绍了一个装配视图的组装过程和零件序号的标注方法。
1.装配零件
1)将要参与装配的全部零件的同一视图图形复制到同一个窗口。
如图5.32所示,是将参与装配的零件的主视图,包括:基座、衬套、挡圈、轴、皮带轮、垫圈和螺母等,复制到了一个窗口。
2)进行装配。
①将衬套装入基座孔中 单击“移动”图标→框选衬套→捕捉中心线与衬套右端面的交点→将其移动到与基座孔中心线和右端面的交点重合→改变衬套填充线的角度为0°,得到图5.33。
图5.33 装入衬套
图5.34 装入轴
②将轴装入衬套孔中 单击“移动”图标→框选轴→捕捉轴中心线与右端第一个阶梯左端面的交点→将其移到与衬套(基座)孔中心线和右端面的交点重合→修剪被轴遮挡的线段,得到图5.34。
③装入挡圈 过基座左端面作构造线→单击“移动”图标→框选挡圈→捕捉挡圈中心线与右端面的交点→将其移动到与构造线和轴的中心线的交点重合→删除构造线,修剪被轴遮挡的线段,为了简化装配图,还可以删除配合部分轴阶梯左端的倒角线,得到图5.35。
④装入皮带轮 为简化装配图,预先删除皮带轮孔两端的倒角线→单击“移动”图标→框选皮带轮→捕捉皮带轮中心线与其右端面的交点→将其移动到与轴的中心线和轴配合段左端面交点重合→删除被轴遮挡的线段→将轴上键槽转到与孔的键槽同向,并且在其中加入键。画图的时候,轴上键槽深度和键的高度应该查阅有关标准→为能看到键在此视图上的全形,应该将轴进行局部剖,然后填充剖面线,得到图5.36。
图5.35 装入挡圈
图5.36 装入皮带轮,并加入键
⑤装入垫圈 装配图中的垫圈,一般是不剖的,如图5.32所示,垫圈是从另外的软件中引入的,原来已经剖切。为简化装配图,可预先将剖面去掉。
过皮带轮左端面作构造线→单击“移动”图标→框选垫圈→捕捉垫圈中心线与其右端面的交点→将其移动到与皮带轮左端面和轴的中心线的交点重合→删除和修剪多余线段,得到图5.37。
⑥装入螺母 单击“移动”图标→框选螺母→捕捉螺母中心线与右端面的交点→将其移动到与轴中心线和垫圈左端面的交点重合→修剪被螺母遮挡的线段,得到图5.38。
图5.37 装入垫圈
图5.38 装入螺母
2.添加零件序号
图5.39 画零件序号引出线
画序号引线 进入尺寸标注层→单击“快速引线”图标→响应S,回车→在引线设置对话框中作如下设置:在“注释”卡中,选择“无”项,在引线和箭头选项卡的箭头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点”项→确定→单击格式菜单→标注样式→弹出标注样式对话框,此时,在当前标注样式下,系统自动生成“样式替代”,单击“修改”按钮→在符号和箭头选项卡中,调整“箭头尺寸”(即引线“点”的大小)→确定→关闭(关闭“正交”和“对象捕捉”)→从各个零件分别引出一根引线,用临时捕捉最近点的方法,使引线终点在参考线上→删除三条参考用的构造线→在一条引线的端部画一段水平线,如长度为10(标注零件序号用)→用复制的方法得到其余的水平线段→填写零件序号,得到图5.40。
说明:1)三条构造线是参考线,以便使序号的引线终点均处于对齐位置。
2)编制序号时,应该沿一个方向进行,即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以方便查找,最后得到图5.40。
图5.40 标注序号后的装配图
3)此例旨在介绍装配过程,装配的工艺性并没有考虑。此外,采用零件图组装成装配图的方法,大大简化了装配图的绘制过程,但将必然出现“重线”的现象,这并不影响打印效果,而且,在装配图中不可能出现更多的编辑,因此是允许的。画零件图时,仍然应该贯彻“不重线”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