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OSI与TCP/IP
虽然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但是它们的差别却是很大的,不论在层次划分还是协议使用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它们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1.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对照关系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概念,但OSI采用的是7层模型,而TCP/IP是4层结构,如图1-8所示。
图1-8 TCP/IP模型与OSI模型对照图
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定义,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而OSI参考模型不仅分了两层,而且每一层的功能都很详尽,甚至在数据链路层又分出一个介质访问子层,专门解决局域网的共享介质问题。TCP/IP的互联层相当于OSI模型网络层中的无连接网络。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功能基本类似,都是负责为用户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通信服务,也对高层屏蔽了低层网络的实现细节。所不同的是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是建立在互联层基础之上的,而互联层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所以面向连接的功能完全在TCP协议中实现,当然TCP/IP的传输层还提供无连接服务,如UDP;相反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是建立在网络层基础之上的,网络层即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又提供无连接服务,但传输层只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2.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优缺点比较
OSI参考模型的抽象能力高,适合于描述各种网络,它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方式,先定义了参考模型,再定义各层的协议,由于定义模型的时候某些情况预计不足,造成了协议和模型脱节的情况;TCP/IP正好相反,它是先有了协议之后,人们为了对它进行研究和分析,才制定了TCP/IP参考模型,当然这个模型与TCP/IP的各个协议吻合得很好,但不适合描述其他非TCP/IP网络。
OSI参考模型的概念划分清晰,详细地定义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关系,优点是概念清晰,普遍适应性好;缺点是过于繁杂,实现起来困难,效率低。TCP/IP在服务、接口和协议的区分上不清楚,功能描述和实现细节混在一起,因此TCP/IP参考模型对采取新技术设计网络的指导意义不大,也就使它作为模型的意义逊色很多。
TCP/IP的网络接口层并不是真正的一层,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划分上基本是空白,而这两个层次的划分是十分必要的;OSI的缺点是层次过多,增加了实现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