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程序段格式
(一)程序段格式
程序段是可作为一个单位来处理的连续的字组,它实际上是数控加工程序中的一句。多数程序段是用来指令机床完成(执行)某一个动作的。程序的主体是由若干个程序段组成的。在书写和打印时,每个程序段一般占一行,在荧光屏显示程序时也是如此。
程序段格式是指程序段中的字、字符和数据的安排形式。在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用过固定顺序格式和分隔符程序段格式(也叫分隔符顺序格式)。现在一般都使用字地址可变程序段格式,它称为字地址格式。对这种格式,程序段由若干个字组成,字首是一个英文字母,它称为字的地址。字的功能类别由地址决定。在此格式程序中,上一段程序中已写明、本程序段里又不必变化的那些字仍然有效,可以不再重写。具体地说,对于模态(连续有效)G指令(如G01),在前面程序段中已有时可不再重写。在这种格式中,每个字长不固定。例如在尺寸字中可只写有效数字、省略前置零或后置零。各个程序段中的长度(即字符个数)和程序字的个数都是可变的,故属于可变程序段格式。下面列出某程序中的两个程序段:
N30 G01 X88.467 Z47.5 F50 S250 T03 M08
N40 X75.4
这两段的字数和字符个数相差甚大,但除X坐标有变化外其他情况不变。当今的数控系统绝大多数对程序段中各类字的排列不要求有固定的顺序。即在同一程序段中各个指令字的位置可以任意排列。上例N30段也可写成:
N30 M08 T03 S250 F50 Z47.5 X88.467 G01当然,还有很多排列形式,它们在数控系统中执行都是等效的。在大多数场合,为了书写、输入、检查和校对的方便,程序字在程序段中习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如N、G、X、Y、Z、S、T、M顺序。
(二)加工程序的一般格式
加工程序一般由开始符(单列一段)程序名(单列一段)程序主体和程序结束指令(一般单列一段)组成。程序的最后还有一个程序结束符。程序开始符与程序结束符是同一个字符:在ISO代码中是%,在EIA代码中是ER。程序结束指令可用M02(程序结束)或M30(程序结束返回)。在使用中,执行M02指令结束程序时,自动运行结束后光标停在程序结束处;而执行M30指令来结束程序时,自动运行结束后光标和屏幕显示能自动返回到程序开始处,一按启动按钮就可以再一次运行程序。虽然M02与M30允许与其他程序字合用一个程序段,但最好还是将其单列一段,或者只与顺序号共用一个程序段。
程序名位于程序主体之前、程序开始符之后,它一般独占一行。程序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规定的英文字母(多用O)打头、后面紧随若干位数字组成,数字最多允许位数由数控系统决定,在使用说明书中可以查询到,常见的是两位和四位两种;另一种形式是,程序名由英文字母、数字或英文、数字混合组成,中间还可以加入“-”号。程序名用哪种形式是由数控系统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