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四节复合形固定循环

第四节复合形固定循环

时间:2024-10-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使用G90、G92、G94时,已经使程序简化了一些,但还有一类被称为复合形固定循环的代码,能使程序进一步得到简化。使用这些复合形固定循环时,只需指令精加工的形状,就可以完成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全部过程。例2.6 用外径粗加工复合循环编制如图2-13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循环起始点在A,切削深度为1.5mm(半径量)。指令功能:G72与G71均为粗加工循环指令,而G72则沿着平行于X轴进行切削循环加工的,其余的与G71功能相同。

第四节 复合形固定循环

在使用G90、G92、G94时,已经使程序简化了一些,但还有一类被称为复合形固定循环的代码(G70~G76),能使程序进一步得到简化。使用这些复合形固定循环时,只需指令精加工的形状,就可以完成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全部过程。

(1)外围粗切削循环(G71)

指令格式:G71 U(Δd)R(e)

G71 P(ns) Q(nf) U(Δu) W(Δw) F(f) S(s) T(t)

指令说明:式中Δd表示背吃刀量,即每次切削深度(半径值),无符号;

e表示退刀量;

ns表示精加工形状程序段中的开始程序段号;

nf表示精加工形状程序段中的结束程序段号;

Δu表示X轴方向精加工余量,直径值;

Δw表示Z轴方向的精加工余量。

指令功能:切除棒料毛坯大部分加工余量,切削是沿平行Z轴方向进行,见图2-12,A为循环起点,A→A′→B为精加工路线

img46

图2-12

img47

图2-13

注意事项:

①使用循环指令编程,首先,要确定换刀点、循环点A、切削始点A′和切削终点B的坐标位置。为节省数控机床的辅助工作时间,从换刀点至循环点A使用G00快速定位指令,循环点A的X坐标位于毛坯尺寸之外,Z坐标值与切削始点A′的Z坐标值相同。其次,按照外加外圆粗加工循环的指令格式和加工工艺要求写出G71指令程序段,在循环指令中有两个地址符U,前一个表示背吃刀量,后一个表示X方向的精加工余量。

②在使用G71进行粗加工循环时,只有含在G71程序段中的F、S、T功能才有效。而包含在ns→nf程序段中的F、S、T功能,即使被指定对粗车循环也无效。

③在A→B之间必须符合X轴、Z轴方向的共同单调增大或减少的模式。

例2.6 用外径粗加工复合循环编制如图2-13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循环起始点在A(46,3),切削深度为1.5mm(半径量)。退刀量为1mm,X 方向精加工余量为0.4mm,Z 方向精加工余量为0.1mm,其中点划线部分为工件毛坯。

O26(见图2-13)

N1 T0101   (选定1号刀具并建立工件坐标系)

N2 M03 S400   (主轴以400r/min 正转)

N3 G01 X46 Z3 F2.0  (刀具到循环起点位置)

N4 G71 U1.5 R1 (粗切量:1.5mm)

N5 G71 P6 Q14 U0.4 W0.1 F2.0(精切量:X0.4mm Z0.1mm)

N6 G00 X0  (精加工轮廓起始行,到倒角延长线)

N7 G01 X10 Z-2  (精加工2×45°倒角)

N8 Z-20   (精加工Φ10 外圆)

N9 G02 U10 W-5 R5 (精加工R5 圆弧)

N10 G01 W-10  (精加工Φ20 外圆)

N11 G03 U14 W-7 R7 (精加工R7 圆弧)

N12 G01 Z-52  (精加工Φ34 外圆)

N13 U10 W-10  (精加工外圆锥)

N14 W-20  (精加工Φ44 外圆,精加工轮廓结束行)

N15 X50   (退出已加工面)

N16 G00 X80 Z80  (回对刀点)

N17 M05   (主轴停)

N18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2)端面粗加工循环(G72)

指令格式:G72 W(Δd)R(e)

G72 P(ns)Q(nf)U(Δu)W(Δw)F(f)S(s)F(t)

指令功能:G72与G71均为粗加工循环指令,而G72则沿着平行于X轴进行切削循环加工的,其余的与G71功能相同。见图2-14。

指令说明:其中参数含义与G71相同。

例2.7 编制如图2-15 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循环起始点在A(80,1),切削深度为1.2mm。退刀量为1mm,X方向精加工余量为0.2mm,Z方向精加工余量为0.5mm,其中点划线部分为工件毛坯。

O27

N1 T0101  (换1号刀,确定其坐标系)

N2 G00 X100 Z80  (到程序起点或换刀点位置)

N3 M03 S400  (主轴以400r/min 正转)

N4 X80 Z1  (到循环起点位置)

N5 G72 W1.2 R1  (外端面粗切循环加工)

N6 G72 P8 Q17 U0.2 W0.5 F1.0

N7 G00 X100 Z80  (粗加工后,到换刀点位置)

N8 G42 X80 Z1  (加入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N9 G00 Z-56  (精加工轮廓开始,到锥面延长线处)

N10 G01 X54 Z-40 F0.5 (精加工锥面)

N11 Z-30   (精加工Φ54 外圆)

N12 G02 U-8 W4 R4 (精加工R4 圆弧)

N13 G01 X30  (精加工Z26 处端面)

N14 Z-15   (精加工Φ30 外圆)

N15 U-16  (精加工Z15 处端面)

N16 G03 U-4 W2 R2 (精加工R2 圆弧)

N17 Z-2   (精加工Φ10 外圆)

N18 U-6 W3  (精加工倒2×45°角,精加工轮廓结束)

N19 G00 X50  (退出已加工表面)

N20 G40 X100 Z80 (取消半径补偿,返回程序起点位置)

N21 M30   (主轴停、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img48

图2-14

img49

图2-15

(3)封闭切削循环(G73)

指令格式G73 U(Δi) W(Δk) R(d)

G73 P(ns) Q(nf) U(Δu) W(Δw) F(f) S(s) T(t)

指令功能:封闭切削循环就是按照一定的切削形状逐渐地接近最终形状。这种方式对于铸造或锻造毛坯的切削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方法。G73循环方式如图2-16所示。

指令说明:Δi表示X轴上总退刀量(半径值);

Δk表示Z轴上的总退刀量;

d表示重复加工次数;

其余与G71相同。用G73时,与G71、G72一样,只有G73程序段中的F、S、T有效。

注意事项:封闭切削循环的特点是刀具轨迹平行于工件的轮廓,故适合加工铸造和锻造成型的坯料。使用G73指令时,首先要确定换刀点、循环点A、切削始点A'和切削终点B的坐标位置。分析图2-16,A点是循环点,A'→B是工件的轮廓线,A→A'→B为刀具的精加工路线。

例2.8 编制如图2-17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设切削起始点在A(60,5);X、Z方向粗加工余量分别为3mm、0.9mm;粗加工次数为3;X、Z 方向精加工余量分别为0.6mm、0.1mm。其中点划线部分为工件毛坯。

img50

图2-16

img51

图2-17

O28

N1 T0101   (选定1号刀并建立工件坐标系)

N2 G00 X80 Z80  (到程序起点位置)

N3 M03 S400   (主轴以400r/min正转)

N4 G00 X60 Z5  (到循环起点位置)

N5 G73 U3 W0.9 R3

N6 G73 P7 Q15 U0.6 W0.1 F1.5 (闭环粗切循环加工)

N7 G00 X0 Z3  (精加工轮廓开始,到倒角延长线处)

N8 G01 U10 Z-2 F1.0  (精加工倒2×45°角)

N9 Z-20   (精加工Φ10外圆)

N10 G02 U10 W-5 R5  (精加工R5圆弧)

N11 G01 Z-35   (精加工Φ20外圆)

N12 G03 U14 W-7 R7  (精加工R7圆弧)

N13 G01 Z-52   (精加工Φ34外圆)

N14 U10 W-10  (精加工锥面)

N15 U10   (退出已加工表面,精加工轮廓结束)

N16 G00 X80 Z80  (返回程序起点位置)

N17 M05

N18 M30   (主轴停、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4)精加工循环(G70)

指令格式:G70 P(ns) Q(nf)

其中ns和nf与前述含义相同。指令功能:由G71、G72和G73完成粗加工后,可以用G70进行精加工。

在这里G71、G72、G73程序段中的F、S、T的指令都无效,只有在ns~nf程序段中的F、S、T才有效,并且在程序段中不能调用子程序。(5)深孔钻循环(G74)指令格式:G74 R(e)

G74 X(U)_ Z(W)_ P(Δi)Q(Δk)R(Δd)F(f)

指令功能:可以用于断续切削,走刀路线如图2-18所示,如把X(U)和P、R值省略,则可用于钻孔加工。

指令说明:e:每次沿Z 方向切削Δk 后的退刀量。另外,没有指定R(e)时,用参数(No056)也可以设定,根据程序指令,参数值也改变。X:B 点的X 方向绝对坐标值。U:A 到B 的增量。

Z:C 点的Z 方向绝对坐标值。

W:A 到C 的增量。

Δi:X 方向的每次循环移动量(无符号)(直径)。

Δk:Z 方向的每次切削移动量(无符号)。

Δd:切削到终点时X 方向的退刀量(直径),通常不指定,省略X(U)和ΔI 时,则视为0。

f:进给速度。e表示退刀量;

Z(w)表示钻削深度;

Δk表示每次钻削行程长度(无符号指定);F表示进给量。

img52

图2-18

img53

图2-19

例2.9 如图2-19所示,运用端面钻孔复合循环指令编程。

G50 X60 Z40

G00 X0 Z2

G74 R1

G74 Z-12 Q5 F0.5 S250

G00 X60 Z40

(6)外圆切槽复合循环(G75)

指令格式:G75 R(e)

G75 X(U)_ Z(W)_ P(Δi) Q(Δk) R(Δd) F(f)

指令功能:用于端面断续切削,如把Z(W)和Q、R值省略,则可用于外圆槽的切削。见图2-20。

指令说明:e表示退刀量;

X、Z表示终点坐标值;

Δi表示X轴方向的移动量,无正负号;

Δk表示Z轴方向的移动量,无正负号;

Δd表示在切削底部刀具退回量;

F表示进给速度。

img54

图2-20

img55

图2-21

例2.10 如图2-21所示,运用外圆切槽复合循环指令编程。

G50 X60 Z70

G00 X42 Z22 S400

G75 R1

G75 X30 Z10 P3 Q2.9 F1.0

G00 X60 Z70

注意事项:应用外圆切槽循环指令,如果使用的刀具为切槽刀,该刀具有两个刀尖,设定左刀尖为该刀具的刀位点,在编程之前先要设定刀具的循环起点A和目标点D,如果工件槽宽大于切槽刀的刃宽,则要考虑刀刃轨迹的重叠量,使刀具在Z轴方向位移量Δk小于切槽刀的刃宽,切槽刀的刃宽与刀尖位移量Δk之差为刀刃轨迹的重叠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